
我时常想,要不要放弃这无聊的工作,离开这无聊的单位,虽然这种想法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每当我困顿于不情愿却又必须的加班、很扯淡却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很讨厌却又不得不虚与委蛇的领导同事等时候,我这种想法就变得尤为强烈。
我知道,作为一种情绪,它本身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不过是人面对困境的自然反应。但是,一旦这种情绪上升到行动层面,就不能不对它进行必要的控制,否则的话,肆无忌惮的发泄,带来的只能是对自己一地鸡毛的反噬。
其实我也明白,当前的工作让你不顺心,若假定你能离开,后面遇到的环境就一定能让你顺心么?恐怕大概率是未必的。如果不能在逆境中找到慰藉自己心灵的方法,痛苦的根源就会永远深植在你的内心,今后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仍然会感到痛苦不堪。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几个是轻松舒服的,每个人都面临着升职、家庭、婚姻、养老、育儿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候,当你不与社会主流观念同频共振时,还会遭受社会无情的鄙视和闲言碎语的攻击。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要经历的一切。

我以前曾经认为,如果你以前觉得不快乐,现在觉得不快乐,那么将来也大概率会觉得不快乐。这已经不是快乐好不好寻找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本身对快乐的期待和寻找能力问题。快乐源于内心,与别人无关。到现在,我仍然相信上述观点。
曾经有一个同学,上大学时认识的同班同学。大学一起读书四年,后续又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他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当聊起天时,就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以嘲笑领导为乐,以谴责不公为业,抱怨是他情绪的主基调。工作以后,交流频率变低,但每次交流,这种印象始终如一。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我的同学过得并不差,体制内公务员的工作,江南有名城市的房子,两个可爱的孩子,是很多人仰慕的对象。即便如此,他仍然感到不满,后悔了选择现在的工作,感到真的十分累,但是碍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又不能随意的离职或者换工作。
我理解他的情绪,也完全认可他的抱怨,并且也不反对他的各种观点,但我觉得如果他能把心态调整一下,过得会更加快乐。
也许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看他感觉看的明明白白,到了我自己头上却经常固步自封无法自拔。我不也是天天一边抱怨一边干活么?不也是既对现实充满了不满又不得不负重前行么?抱怨不也是我内心的情绪主基调么?这样不行,既改变不了现实,还让自己感到很难受。
《古兰经》我没读过,但我知道里面有一句著名的话: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转换成中国人的话语环境,那就是:既然不能改变现实,那就学会接受现实。

多么浅显的道理,但不经过反反复复的心理折磨和思想斗争,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人生智慧。有时候即便觉得理解了,其理解的程度亦有深浅之分。
所以,不要去抱怨现实的困境和职场的不公,它无法带来问题的解决。当你觉得烦乱的时候,静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再出发,把错的标出来,把对的留下来,一步一步的校正自己的生活航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