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学研究吐槽一则

红学研究吐槽一则

作者: 貌甚闲暇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10:59 被阅读0次

    爱红楼却没读过什么红学,近日想看一点相关的书。无奈此地相关书籍实在有限,只借到了一本周汝昌的红楼艺术,一本潘重规的红楼梦新解,还读了读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里红楼的那一章。

    不得不说很失望,虽然有可能我借的这几本本来也就不是什么好书,毕竟此地能有什么好书,除了先生那一本。

    失望在哪里呢?

    红楼梦新解的作者是当年和胡适打笔仗的人之一,上来就抛出他的观点,认为宝玉是传国玉玺,爱吃胭脂更是玉玺需要印泥的明证,而宝钗和黛玉相争就代表明清。整部书就是他所反复提及的“民族搏斗下的产物,民族之士的血泪”。说红楼是写前朝旧事,其中有前朝覆灭被异族统治的大悲哀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从通部书的主题来阐发,其中确有一些关节能够佐证。但要具体说到宝玉就是传国玉玺,宝钗黛玉相争就是明清之争,钗就是金,袭人就是龙衣人,这未免有些穿凿附会过度了,且是先有了这个主意在先,打定主意要找证据,则为了附会而附会,然后把整部书的主题就限定在反清复明上。这就没意思了,且大大贬损了红楼梦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价值。谁说宝钗和黛玉相争宝玉呢?如此低俗!读了几十遍红楼的人还只能得出这么个结论,只能说都是白读了。而宝玉若只是个玉玺,这一大段的情又是为何。

    此书看了第一章已觉大倒胃口,到第二章开始论证起考证红楼梦的方法问题,我倒是有点兴趣了,本以为会从全书主旨出发,没想到完全是记录跟胡适的笔仗,纠结在每一个细小的拆字、隐语上。这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部书哪怕隐语文字游戏隐藏再深,依然应当以全书主体来作为评判标准,隐语需与全书主旨和反复提及的内容主题相合,需要与全书的思想境界、艺术价值、审美偏好相呼应,而不是反而缩小或者贬损。只看到隐语不见全书,岂不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那实在只能说明是解书人的心眼儿太小。

    另外令我失望的地方在于这些文人的那股子自高自大的味道。不管是周汝昌还是潘重规,字里行间都相当得意于自己的见解。周汝昌花了整整一篇序言,从西方文学传统说到我国文学传统来论证自己的题目“红楼艺术”,其中艺术二字看似平常,实则大有深意,诸君不可小视之!更令人大倒胃口的是还找了不知道哪里来的吹捧者,明明都不是红学中人,来吹捧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而潘重规先生也是,大谈特谈自己在香港、新马做的讲座,当年和胡适的笔仗,近年逐渐又受到重视,才有此书云云。内里都是一股子清高自诩,自命不凡,自吹自擂,耀武扬威的意思。实在是油腻至极!

    最近还看了曹文轩的一本文学批评的书,也感觉相当膈应。倒不是像前面两位先生一样自吹自擂,但好端端一本学术性的著作,愣是充斥着“自我”在里头——过多的敏感多疑,自怨自怜,自怜自艾。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位搞文学的偏是如此,所以水平不高。

    可我还是觉得适合文学或者文学批评的人应当是像庄子或是鲁迅先生:眼极冷,心极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学研究吐槽一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re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