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想到一个好名字,因为买了两个很好看很好看的烟灰缸,暂且用烟灰缸和日期来命名标题吧!
CHAPTER ONE
昨天是5月12日周五的日子,并非是黑色星期五,为了放松,放松一周以来的无节制的加班。我和扬姐到后瑞地铁站看《摔跤吧!爸爸》。当然看完后,我说影片很矛盾。
很好看是真的,你在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运用电影所涉及的摔跤理论和技巧去看每一场比赛,场面刺激,有力。因为猜中了过程、结局,并看了比较多的宣传、推荐、影评,因此会感觉影片满满都是套路。
首先就套路问题来说,从失败到成功的描写,我是很认可的。一步步的,需要提升,需要甜头,有了一系列晨跑锻炼、躲避锻炼、被迫剪发、因自大轻浮而失败,最终以罕见的五分技巧取得难过的胜利。这个套路问题是可以被理解的,影片改编自传记,故事等于已经有了一个开头和结尾,导演与编剧等人往里面填补想象过程,因此戏剧性在所难免。
问题是,一遇见套路问题,我本人会千方百计地躲开。后来反省了一下,甚是不对,套路虽然很俗,但不一定不好,它有规规矩矩的因果关系在其中,这是逻辑性使然,但是也可以抖一抖幽默、前后呼应等包袱。
对二姐夫有个很深的印象是:他也一直都把“套路”二字挂在嘴边,默认一些没办法改变的东西,但是他和我二姐都过着自己的人生,虽然套路,也很享受,偶然突破常规。于是,我发现我抗拒套路的理由是,我把套路等同了常规。
其次,看到剪头发的细节是落泪了的。有些影片会说影片中的父亲不尊重女儿的意愿,刻意消磨掉女儿们的女性特征。为的可能是方便摔跤,也可能是以此举动对抗女儿们的偷懒。甚至大女儿吉塔上了体育学院(远离家人家庭家乡,赴外地求学的一个梗),把头发留长、染指甲油、逛街等行为,也以在国际赛上败了首场比赛为后果,直至重新把头发剪短才回到胜利之初。我哭的时候,屏幕上是女儿们刚剪了头发时受屈辱的样子,低着头默默走过大街,接受街坊邻居和同学们的嘲笑欺负。
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如此,从我小的时候到高三,都是短头发,以不影响学习为由蓄短发。所以大学之前我都是头发很短的,头发这件事,我曾经无数次坐在理发店,带着怨恨的眼神看着理发师一点点剪短,埋怨地看,哀怨地看,镜子里还有我父亲的身影,每一次都有。你是能够察觉得到的,我对短发的介意,但是我没有捅破,小学、初中、高中,都觉得自己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一看就看出来了,头发。直到大学,他们俩竟然劝我留长发了。有一段时间,我想把大学的长发(其实也没多长,顶多过肩几厘米,好歹过肩了)马上弄短,以发明志告诉他们我的志向不在工作而在深造。
现在我慢慢不再纠结长短了,只要造型对了、符合脸型就行,那种以头发表示志向的行为实在太幼稚了。
不过由于十多年短发造成的一些女性心理特征和思考方式的失去,最终成了遗留问题,也可能成为一生都需要探索着去参悟(想解决目前看来是无望的)的认同问题了。
你看过一个女孩子热衷于买好看的烟灰缸甚至是愿望是尝遍天下好茶、好酒的吗?不喜欢化妆,会麻烦;虽然会在衣服和发型上面考虑着打扮一下。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人告诉我,长发的正确打理方式与捆绑方式,如果因此而不学,多半是习惯使然,或者为了对抗某种压迫;如果认真学了,那应该是有了喜欢的人吧。
影片还给我带来另一处思考,是关于父亲将个人梦想施加在下一代身上的。这个点要消解掉,影片是采用了两种途径:其一是这种被迫施加的拿到国际摔跤冠军的梦想后来变成了女儿们对摔跤运动的真正的喜欢;其二是为了国家而赢得奖牌、骄傲的高层次荣誉感。先说第一种,这就像是,我的父亲一直很强制地让我学习学习学习,以及好好学习,克制不良的行为,然后我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过上了不错的人生,那么,作为子女的我在长大成人后是分不清该感激还是该憎恨的。他确乎是违反人性地不对,并没有人性化地遵照孩子的意愿、想法,而是大独裁者;但他的理由是父爱,是他食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简而言之就是三毛曾经讨论过的“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而事先帮其绕开”的问题。这是难解,但不需要我解,我的功能是承受,然后走出来,慢慢地学会自己选择。因为按人的平均年龄保守估计,我已经被控制了20年,那么我可能还有40年可活,这40年是可以在某种想法的支持下慢慢变成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影片中国际大赛最后一局对抗赛,其实就是一种“父亲缺席”的状态下完成的胜利。所以,我将尽量保留父母辈给我的好的影响,而去除掉坏的影响。其二就没啥讨论的了,当走到为了国家而努力争取的地步时,我在升旗还有其他活动中已经感受到那种荣誉感了,是真实的激昂。
来谈谈最后一点,是关于女儿用了新的技巧对抗父亲“过时”的技巧,似乎明面上看起来是输了,证明父亲那一套是对的,可能会有人理解为父权永远强大的正确性,永远不犯错、不需要道歉。其实这个环节并不是拿父权说事儿的,并非我在辩解,据说在电影院里看到的影片并非完整,它是一部被删了29分钟的电影,删去了女儿们训练得睡熟了时父亲帮他们揉脚的温暖;并且在大女儿第一次参加国际摔跤大赛失败时,前期她是过上了一种比较不自律的生活,并非学到了错误的技巧。体育学院的教练教的东西是有用的,但这位教练并非能接纳其他人的方式,也并非能按照所有人适合的训练方式来训练他们,他只是比较狭隘、意气用事,影响了他对选手选择的比赛策略的判断。
所以,对于父权是否是不可打败的问题,我觉得是影片处理手段不够细致的问题。当然父亲性格里有固执、好强,这并不影响人物的塑造,很多父亲都这样。我还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得问阿米尔汗本人才能清楚认知到。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