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的小镇,太阳早早不见了踪影,天地之间留下一片灰蒙蒙的清冷,仿佛是一个人的心因为某种原因受到冲击无法放晴一样,有些压抑、有些沉闷、有些无奈。
这些日子,心中一直装着一些事情,或许在今日也就有了初步结论。这个结论后面,还要跟着时间,跟着结果,跟着许多人的努力,才能在未来的某一日,迎来阳光普照。可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我想未来的日子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样子。
写作第六年,每一次我开始写小说的那个日期到来前后,总会莫名想到那个傍晚,那个一家三口晚餐对赌的热闹场景。我在2018年12月8日那一场对赌中以绝对优势胜出了,可是我的内心却没有一丝喜悦。或许,这六年来,我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早已经把过去的自己弄得支离破碎,又用时间的胶水,在上天的注视下,完成了自我重塑。
这六年来,我从一个有娘的孩子,变成了在死亡面前,永远需要自己去担当,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最后一天的坚强女人,这或许就是一种成长,是一种自我救赎后的平静。
这六年来,我从第一部情感类小说《静静的天空》开始,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小说创作的不归路。我怕自己陷在“爱情与死亡”这个永恒的主题下,从第二部小说开始,就已经向武打、纪实、玄幻、魔幻、铁路、青春、乡村等题材作品前进。感谢老天爷赋予我的能量,让我在每个类型题材创作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找到了灵感,每一部已经完稿的小说,就是我人生中的一张张银行卡、一张张绿色通行证。是的,我因为2000多万文字作品走进了作家的队伍,成了别人眼中令人羡慕的、转型成功的退休人员。因为有这个爱好,所以生活也就少了焦虑、烦闷与无聊。人活着,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我十年前曾幻想着可以拥有,如今果真就拥有的状态。
这六年来,我与全球人类共同经历了从2020年开始那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我们生在华夏,被我们的祖国庇佑着,也就有了一直到2022年底的三年共同生活经历。在这三年时间里,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我无从考据,可是我自己的生活却完全是从未有过的样子。我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每天在各种故事场景中畅游着,有痛苦、有欢乐、有叹息、有思考,唯独没有的就是退缩。选定一件事情去做时,想好了就画条线奔跑是我的特色,一辈子每一件事都如此,当习惯已经成自然时,就会觉得这个事儿就是我的事。特殊三年,我的收获可以用“历史之最”来形容。虽然不是赚钱最多的历史之最,但是我敢说,从2020年初到2022年底的三年,我赚足了我丰足的内心世界,以及我与世界的“神游”历程。实际上,我与世界的交往才仅仅是一个开端,这个开端我满意,我相信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我也很满意自己的选择与用心。
这六年来,我在写作之余的生活中,饱经了生活的沧桑与上天降落的种种考验。我在写人性的同时,也经历着生活中人性的种种考验。我痛苦过、迷茫过、犹豫过,可是,我还是选择了放过自己,放过别人。我知道我不放过别人,其实就是难为自己。失去的一切,刚好是我不完美的一生的某种提醒,也是我累世福报中欠缺的内容。如果用“因果”说话,我想我欠别人的,我这辈子就都还完了。假如还有来世,假如我还拥有一个会思考的灵魂,我就是一个快乐的孩童、一只快乐的小狗、一只无忧无虑的飞鸟、一只在山间田野爬行的小蚂蚁,我想要那种简单的快乐,哪怕与世界格格不入,我也只想要我本心住着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因为不欠,所以不见。
这六年来,我身边的小孩,已经从懵懵懂懂的鸭蛋头中学生变成了满头自然卷发的英俊少年。从少年到成年,仿佛只是年龄的差异,而实际上正是孩子心智成熟的关键时刻。昨天,他还在少年的队伍里学习基础知识,踏着时间的风火轮,转眼间,成年的他已经为自己生活之路做了选择与安排,在命运的齿轮转动下,终将回到命运的改变中。如果在“早一点”或“晚一点”的选择“困境”中必须让我们选择一个答案时,我们共同选择了“早一点”。
孩子在成长中给我的感动,总是来得莫名其妙,有时候会让我觉得心安理得,有时候又会在想起来时惹出为娘的眼泪。人生该走的路,一点都不能是跨越式的。说“人生可以跨越式成长”的人,不是骗子就是励志的专家,实际上他们成长的经历,比任何人都曲折,这中间也包括我。人世间的路,处处是坑,别怕,该跳的时候跳进去,该爬出来的时候爬出来,等你重新上岸时,你的人生就已经开始走上坡路了。我的孩子有无限可能,因为他经历的事情,比同龄的孩子经历得要多一点,他成长的速度也自然比别人要快一点。
回头看,我们一家三口人都输在人生路上的某个学科,但是我们并不认为那个学科存在就不合理,只是我们不擅长而已。既然我们在某个学科上不太擅长,那么一定就会有我们擅长的学科存在。比如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天神合一”,比如大伟在钢铁和餐饮行业中因特殊的三年被迫转行到大健康产业后的“一鹤冲天”,都是老天爷用特定的场景告诉我们必须转变,因为转变过后的人生,才是我们的天命。我想我们的小孩,也会在各种变化过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命,并且乐此不疲、全速前进。
写作第六年,我从繁华都市的寂寞写文人,转变成人口稀少的寂寥小镇常住户,并以这个区域为起点,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创造出乡村题材三部曲《密·接》《李军宝的烦心事》《牵绊》,并以我所居住的乡村为背景创作了《秋惑》与《刺痛》。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用深入生活的创作习惯收集素材,用文字记录他人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小幸福。
写作第六年,我终于在2022年5月,与路局有了对接,这为我的铁路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在原有的《轨道年华》《线路工》《单机转线》等作品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桥隧哨兵》与《上水兵团》,后期还会有其它作品展现。其中《桥隧哨兵》已经在喜马拉雅录制完毕,即将上架喜马拉雅并全网推广。
写作第六年,在2023年11月7日,我拥有了“从容小主文学院”,虽然是“无中生有”而来的一个学院,却是在我几经折腾下曾经的几个小主文学群的变形。为了防止自己脑袋一热解散群体,在这次文学院建设中,我主动让出群主的位置,让出院长的位置,只担任顾问与客座教授之职。小主只想让更多对我充满敬意的文友,有一个安静写文,随时可以交流的团队存在,这是一个家,有爱、有温暖、有互助、有动力,你想要的和文学有关的东西,这里都有。文学院现在设有两个班级,一个是千天班,就是原有的“从容小主不写就出局1000天800字打卡群”。一个是骐骥班,只要你有想写作的心,哪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每天写,也给偶尔写的你提供一个温暖的班级,大家相互鼓励前行。两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班主任,都有各自写作的目标和任务。写作的核心要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字:写。
写作第六年,因为从容小主文学院的建立,小主已经从小说创作的全神贯注状态,勇敢闯到小说理论总结阶段,也算是为小主文学院临时编撰教材的状态。目前小主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何时用教材说话,那只是时间和小主的选择问题。
写作第六年,小主的心境已经变得不喜不悲、怡然自乐的状态。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仿佛都与我无关一样。我喜欢这种状态,我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即使在这种状态下,我知道我是一束光,我也愿意把我的能量拿出一部分,传递到宇宙中,把能量变成各种光波,传递给喜欢我,爱着我,与我同频的每一位文友。
写作第六年,小主的作品需要回头看了。特别是在编撰《从小白到长篇小说作家》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作品还有提升的余地,原来从实践到理论是懵懂的状态,从理论再回到实践时,那就是清晰的顺手可为的状态。我喜欢这种感觉,无论怎么把控,都可以实现人生目标的状态。
长篇小说写作第六年,我的作品已经全网花开。明年上架作品将会更多一些,保留在我手中的作品,与我放出作品的比例相比,只占四分之一。前期之所以让作品慢慢地在市场上行走,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让自己可以一直写下去,避免因为流量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搞乱自己的心。如今这个状态,已经没有人能让我心烦意乱。在你拥有作品船队时,你就已经拥有了无限可能。我身后的作品运营团队,快马加鞭正在制作每一本小说。即使慢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赚钱又不在一时,因为出名又不是我渴望的,因为被模仿、被学习也不是我追求的,只有继续写下去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
《我们的五年》已经完成20多万字,我知道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还缺很多,我会继续按照心中的想法修改第三稿,直到这部作品让我满意为止。
写作第六年,我需要做补充工作的稿件不少,儿子一个历史阶段学习的结束,意味着有关他的作品,都要画上最后的句号了。句号的后面是重新开始,他在大学时期的生活与学习还会用另外一本作品继续记录下去。我从前的作品,包括童话、散文、杂记、日常生活记录等等,大概一千万左右的文字需要整理,这些都需要时间,需要心情。
从容小主文学院以“从容小主”笔名命名,LOGO由文学院核心管理团队设计完成,于同年11月26日正式启用。LOGO诠释:从容小主文学院因从容小主而聚,聚是一团热情火,散是满天璀璨星。文学院是写作爱好者的文字乐土,致力于以文聚心,用文字耕耘日月,静待岁月花开,共享文学盛宴。
LOGO以纯白为底色,用淡雅金黄色系勾勒。色调简而雅,视觉温暖干净、圆满心静,共情大爱和希望!
上方是文学院院名“从容小主文学院”,下方以汉语拼音重书院名,彰显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文字乐土”是文学院理念,倡导笔端快乐书写的精神追求,共享内心平和喜乐之精神境界。
在文学院这片广袤肥沃、包容兼并的土地上,用心播种文字,滋润慰藉心灵。坚守初心净心,坚持笔耕不辍。写着写着,文字梦想之花就会开满乐园。正如LOGO正中的莲花,那是文字净土上盛开的理想之花,纯洁丰盈、芳香四溢、耀眼瞩目。
天道酬勤,开花结果,一切自然而然。莲花开了喜获莲子,麦穗熟了丰收麦子。看那LOGO中金色麦穗,粒粒饱满,颗颗发光。在文学院这片沃土上播种文字,文字熟了,收获的是精神食粮。
地球是圆的,文字世界是圆梦的。LOGO圆形设计,吸引同频人,同心筑圆,共享文字喜乐,共圆文学梦想!
写作六年,从容小主从当初孤身一人持文字之剑上场写长篇小说,到身后拥有自己的文字团队、声音团队与运营团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过渡,更是生命在“文字开关”被打开后的自我升华。
感恩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无论你用哪种方式曾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小主都双手合十,谢过!
至于长篇小说怎么写,送给大家一句老子说的话:“众妙之门,玄之又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