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一直要学习。
【一】
笔友群中蓝妈公号文《母亲的侧影》以及她很多文章,一直在正向影响孩子,她说换个角度,如果闲着整天盯着孩子,督促她做这做那,说她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这段文字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几天也总在反思,自己也不喜欢母亲念叨,自由的发挥多好。
回想有段时间迷恋简书,也是女儿四年级那年,每天晚上都在小卧房电脑上写简书,一篇文章刚开始写要用三四个小时,写时专注投入,通常一篇写完点击发布后,内心雀跃,满满成就感,期盼哪天自己写的文章也能上首页。沉浸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布完还高兴的让女儿看自己写的文章。

那时女儿一人在书房做作业。尽管她说那时她一人在书房做作业,有时抓小黄虫玩,她将一只只小黄虫装进瓶子,看着它们在瓶里爬来爬去......
现在听女儿这样说,没觉得生气,这也是童年时代一个小记忆,晚上台灯柔和的灯光下,学习的同时也会关注灯光下的小飞虫。
后来女儿也喜欢读她的作文给我听,那时觉得女儿的作文语句不通顺,鼓励女儿写睡前日记,洗漱完我就扒在床上写,女儿也扒在床上写,有时她不想写,就鼓励她写一句,通常一句开了头就引发了她的思考,就接着往下写,写了一页多。六年级写了一年睡前日记,初中后她的文章基本通顺了,随着初中老师指点及阅读量提升,女儿作文内涵与高度有了提升,她每次写完作文或日记后还是喜欢读给我听,每次都觉得她写得好,表扬她,有时也提点自己的想法。老师让女儿参加作文比赛,也获得过不错的成绩,印象最深的是获得过一次千金作文比赛二等奖。
现在想来女儿初中作文能力的提升,其中有一个原因应该我写简书的这几年以及平时对她作文的认可与肯定,也不是女儿作文写得多好,是因为我的文学基础处于薄弱环节,总觉得女儿写得不错,比我好。对她影响最大的是老师的引导与阅读量的增大。
那时有家长说,她家的孩子根本不会将作文给她看,看见家长来了,还要将作文用双手盖住,想来可能是家长批评过孩子的作文。
【二】
小溪在她的公号文《多关注优势》中谈到:父母担心孩子骄傲,总是提醒孩子要谦虚。盯着孩子的不足,孩子的存在感就低,存在感低就不能建立强大的活力与动力。而当下的环境,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善意特别重要。引导孩子讲“最好的自己”。
她的这段文字又让我看到自己,很多时候都是想到自己不足,对女儿有时也是这样。这样做直接影响自信心,内心的强大一点点被削弱。
【三】
吉平老师群里在谈电视剧《功勋》,还没看过,群里家长说:信任和尊重就是战斗力,不免想到家长对待孩子,特别是有位家长说:我以前总认为是耐心被磨没了,然后找找源头,可能是信任越来越少了。这句话也触动了自己。
近来接触的育儿理念让自己共鸣、反思。
距离产生美,女儿在校寄宿,我俩希沃留言,晚间她回寝室打电话给我,我倆相互非常热乎。女儿节假日呆在家,就会盯她不足,只希望她快点去学校。都是普通的平凡人,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孩子的不足,营造家庭轻松和谐的氛围,关系融洽,这多好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