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不懂你说的话

孩子不懂你说的话

作者: 易佰分学习馆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00:59 被阅读0次

        在许多次的讲座和报告中,我都会向所有的家长们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您和孩子说的话里,什么词或什么话您使用的次数、重复频率最多?

        请你在这里写出来:(                    )

        很多家长会写:快、认真点、细心点、做作业去、去问你爸、你小心点……

        现在,请家长您自己再仔细看自己写的结果,有什么感觉?

        在沉寂片刻后,很多家长举起手开始说了,每一次的调查结果都很接近,最高频率的词是“认真点”,其次是“快点”,还有就是“你真笨”。

        有一次做这样的现场问答的时候,非常巧,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也来了。当我把这几个词写到黑板上以后,就问这个小孩:“这位小朋友,爸爸是不是常常和你说‘认真点吗’?”

        小孩说:“是。”

        我又问道:“那么是什么时候说的更多呢?”

        小孩说:“我写作业的时候,还有早晨去上学的时候,还有去考试时说。”

        我说:“噢,是这样的。那你是不是真的明白你爸爸说的认真是什么意思吗?”

        小孩想了想:“就是让我认真点吧。”

        我又问道:“那怎么就可以认真点呢?”

        所有的家长都很安静地在听我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这时候孩子一脸茫然但很坦率地说道:“我不知道。”

        寂静,还是寂静,然后家长们互相私语了起来,但我分明可以听到很多诧异的啧啧声。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现在可以再仔细看看自己刚才写下的内容吗?当然也好好琢磨一下孩子到底懂不懂您常常说的“认真”?

        结论很明白:孩子其实是不懂的!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的孩子啊!不管是什么道理他都懂,比你还明白呢,他就是不给你好好干啊!”

        不客气地讲,您的孩子还是不懂,要真懂就不会不干了!

        我在与家长和孩子大量的接触中发现,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孩子听到家长说“认真点”这个词的时候,真正能够明白怎么认真学习的,真正认真去学习的人是凤毛麟角,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碰到过!就是这么夸张,但这就是事实。反之,那些语言里“认真点”少的家长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倒很不错,这也看起来很夸张,但这却是事实!如果您不相信的话,可以在您的四周调查一下!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就是这些家长通常并没有告诉孩子怎么学习才算是认真,怎么做才是认真,而往往只是用"认真解释认真"!好像是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有说。孩子怎么会明白如何做才算是认真啊。就这样,一个汉语里非常好的词汇就被我们的家长给用坏了。

        家长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把认为孩子不懂的事全都替孩子想了和做了,补给孩子思考和实践的机会;相反,对那些以为孩子懂的事情缺乏要求和指导,实际上孩子对此恰恰不懂。许多家长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理阿赫感受,比如有一天和孩子外出采购回来,到了家门口时,妈妈手里拿着许多东西,却要用其中的一只手拿钥匙,身体倾斜着很费力地开着门,而孩子在旁边若无其事地看着。很多母亲就觉得孩子不懂事、没有爱心,其实孩子往往是真的“不懂”。因为从来没有对孩子做过必要的要求,孩子当然习以为常,视若无睹了。虽然在学习上说过很多的话和要求,但却从来没有详细地做出说明,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

        认真也是如此,家长总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如何认真,其实孩子真的不知道如何认真。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对孩子做要求的时候,喜欢单方面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感受、愿望及想法。这种主观上的自以为是,就是习惯性地对孩子的漠视。这样做不仅说不清问题,也很容易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这种主观的行为特点,似乎也是东方人的特点。许多看起来很听话的孩子表现为——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本身的意义,考虑更多的是家长对“做这件事情”的感觉,而不是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感觉。不大会想“我该不该做”,而是考虑“家长是不是同意”这种依赖心很强的孩子表现得是如此乖巧,但自主性、独立性、创造能力却被强有力地束缚了。

        相反,那些看起来很不听话的孩子行为乖张,由于总是陷入与家长的对立情绪的漩涡中,不能正确理会家长的意图,结果丧失了许多大好时机,最后后悔也无济于事了。就像那个出租车司机说的那样,等大了的时候才知道父母的话是对的。这类家长我经常碰到,但遗憾的是他们却不能从自身的教训中总结出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家长通常有两个特点。

        一是由于这样的家长与孩子对话交流缺乏足够的耐心,这与家长自身的教育文化程度没有太多关系。家长的表现往往很主观,认为孩子对这么简单的事情一定是很明白的,所以只是主观地提出了要求和愿望,但具体怎么做却又疏于指导!可是做事情不是只靠愿望就可以实现的。何况还只不过是家长本人单方面的愿望。

        二是说“认真点”往往是针对学习,而学习到底该怎么进行,自己心里并不太清楚,清楚的又往往是偏颇和不完整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理解。“认真点”、“一定要认真”给孩子更多的信息只不过是主观意愿的表达,缺乏对客观行动过程中的明确指导。孩子们怎么能知道如何“认真”,如何实现“认真”呢?

        在家长对孩子说“认真点”的时候,孩子常常会回答:“是,知道了。”而脾气大点的孩子会说:“知道了,你烦不烦人啊。”其实孩子从来都不知道。即使大点的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也知道怎么实现“认真”,但是,往往在听到“认真”二字后,心理上引起极大的厌恶和反感,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也不去做,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典型体现。

        让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每天都做的“洗手”吧。

        我们的家长通常往往只是不耐烦地对孩子说,你要认真地洗啊,不要马虎啦之类的话;或者是打了香皂了吗,洗手背了吗之类支离破碎的问话,却疏于具体明确地指点孩子该如何作为,这是许多家长的通病。其实只需要父母对孩子耐心地做一次这样的讲解:首先你要把手湿了,然后用香皂在掌心打一打,再把香皂放回皂盒,两只手互相地搓一搓,当然还有手背、关节等处,如果指甲里有黑泥,你可以再抠一抠,然后用水龙头冲掉手上的泡沫,最后用手掬点水把龙头冲冲。噢,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的确需要说好一阵的,但是孩子听了以后,就知道了怎么做才算是洗手。(如果您连这一点都没有“认真”去教孩子的话,那就太失职了,如果教了,你的孩子就会“认真”地去做事了)。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复杂,把许多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的人是我们的家长,原因就在于家长缺乏耐心地、全面地、科学地去解释和指导的习惯。

        所以,要想达到正确理解“认真”的意义,正确执行“认真”的目标,同样需要我们的家长耐心地、全面地、科学地给孩子讲解“认真”,对“认真”做出具体的要求。

        有一次,我在给某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做学习训练班的最后一堂课的时候,家长也同时在场。我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告诉我,赵老师最讨厌的一个词是什么吗?”

        大家集体回答:“认真。”

        我呵呵地笑了,看到家长脸上诧异的表情,我便觉得甚有意思。

        我又问道:“哪位同学告诉我,为什么我最讨厌‘认真’二字?”

        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赵老师讨厌‘认真’这个词是想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要按照它的要求,把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做完整了,这就是‘认真’。而不是把‘认真’总挂到嘴上,却不能体现在行动中。”这个同学那么流畅的回答令家长们都很惊讶,因为这个学生还是班里最小的孩子。

        后来我在一本管理科学方面的书里看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他曾公开地表示“讨厌质量”,但他著名的六个西格玛流程的主要焦点就是在提高质量、速度以及效率。最后的结果就是通用从每百万次35000个故障降低到了每百万次不到4个故障。这个质量管理的控制就在于不是从主观上对质量进行期望完成的,而是靠对质量实现的具体环节进行控制完成的。

        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也如此。“认真”是形容词。形容词更多表达的是愿望和性质。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是需要用名词和动词表达和解释。

        和“认真”一词相仿的单词还有,“努力啊”、“细心点”等。可什么是努力?怎么努力?怎么做才是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对的?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想的似乎就很不足了。可我们的孩子在表达要“努力学习”决心的时候,通常表现不过是把嘴唇闭得很紧,还把拳头握得很紧,可结果又怎么样呢?正如许多家长说的那样,我们的孩子就是只有三天的热度!毕竟努力不是握拳头,认真不等于下决心。

        比如还有那些“要仔细”、“不要粗心”的话。我们同样需要诘问自己,什么是仔细?怎么做是仔细?您和孩子是否做过详细的说明呢?如果有的话,您的孩子不会粗心到现在!很多人似乎能说明白什么是粗心,但却基本没有人能讲清楚什么是仔细。

        事实证明,越是频繁空洞地使用“认真”、“努力”、“仔细”等词汇,越是说明家长教育认识的苍白,教育手段的无力。与其如此,趁早把这个词从您的头脑里遗忘吧!

        好了,各位家长朋友,先把这个口头禅改掉吧,做好家长从抛弃“认真”二字开始。希望从现在起不要和你的孩子说什么“认真”了,在需要的时候,请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多长时间做完就OK了。

         和“认真”二字说再见,这是给您的第一个作业。

◆附:其他应该慎用或禁用的词汇

        A:“快点”一词也体现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草率和缺乏耐心,比如孩子起床比较慢,或者作业写得拖拉,您不妨给他规定个时间,如“几点以前必须做完,不然会取消……”

        B:“你真笨”这种带侮辱性的字眼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而没有来由的“你好聪明”之类的话所起的副作用和“你真笨”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词也是被禁止的!

        C:“不要粗心!”的话基本等于废话。还有类似“仔细看题”,“小心摔倒”等。——原作者:赵雨林

相关文章

  • 孩子不懂你说的话

    在许多次的讲座和报告中,我都会向所有的家长们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您和孩子说的话里,什么词或什么话您使用的...

  • 不完整

    只有我懂你,但也只懂二分之一。懂你的赤子心,不懂你的孩子气;懂你的苦痛,不懂你的泪水;懂你说出口的话,不懂你话后的...

  • 学思 || 让孩子真正听懂你说的话

    沟通是一种能力,特别是像现在这么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效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着你的社会交往。沟通的重要性...

  • 孩子多大能听懂你的话?

    你认为孩子多大能听懂你的话? 大多数父母都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在跟孩子沟通和日常相处中认为没必要跟他们说那...

  • 同类重要吗

    曾经以为:重要。 如果有这样一个或几个人,能够懂你,不仅秒懂你说出的话,而且还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藏在心中的念想,...

  • 温柔而有边界

    对孩子说的话 1. 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你自己的专家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 你的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

  • 樊登读书《自驱型成长》摘抄笔记

    对孩子说的话 1. 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你自己的专家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 你的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

  • 自驱型成长

    对孩子说的话 1. 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你自己的专家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 你的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

  • 如何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

    第180期的《罗辑思维》是黄执中主讲的《你如何听懂我说的话》个人觉得讲的非常精彩,要怎么将一个问题讲述清楚,同时别...

  • 对孩子说的话

    孩子丰富多彩而又繁忙紧凑的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好多值得一生怀念的人和事都留在了记忆里,从天真无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不懂你说的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sn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