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人该有的服侍
傅瑞姆在他的著作《神学认识论》中开篇中极为重要的谈到神对创造界的三个特性:威权、管理和临在。这三者是有机的组合,构成了真正认识神的三个视角。首先,神在创造界中彰显他的至高威权,这是一个规范的视角下看到了的层面。但是神没有离开创造界,而是具体管理者这个创造界的,这是处境下看到的视角。更且,神还临到在被造界之中,尤其与人亲近,这就是存在性的视角或者叫主体视角所看到的。
我用企业的一个例子再来说明下。在企业中有老板、员工和产品。企业是老板办的,老板自然有权威,但企业要发展,他必须要管理企业把产品做好,可如果他的管理是高压政策,员工不服,效率就影响;但如果老板时常亲临现场,关爱员工,体恤员工,提高员工的福利,那这个厂就活了。所以,权威,管理,临在是一体分不开的。
因此从三个视角看问题,也就构成了整体的深入的综合的看见,让我们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种方法论可以运用到很多的领域,以下就是我运用此方法对传道人的三个视角(职场、社会、个人状况)剖析。
服侍的三视角图:
权柄能力智慧
(职场)
能耐怜悯良善 喜乐平安满足
(社会) (个人)
一个传道人不止在讲台上要有权柄能力智慧彰显(规范视角),他还要走进信徒的生活,这就需要他有能耐怜悯良善(处境视角)。但是,有了如此服侍还是不够的,对他个人来说,尤其在他单处时,他有否因信神而来的平安喜乐满足呢?(主体视角)如果没有这些,他的服侍是苦的,而且不可能做到心甘情愿的。
传道人在讲台上要有权柄能力智慧,也是一个的综合要求。单有权柄的彰显(规范视角),没有能力的实施(处境视角),就如同光打雷不下雨。权柄跟能力是统一协和的,可现实中往往两者是分离的,有能力的没有权,有权的却又没能力。但有权柄能力就够了吗?不行,有了两者,还需要智慧行事(主体视角)。历史上有权有能的坏王皆有,但加上智慧行事的却非常少。这也是三视角的构成。当然,传道人在台上只能传递权柄能力智慧的言语和经验。
传道人在生活中需要有能耐怜悯良善,也是一个综合的三视角要求。生活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能耐是人必须具备的(规范视角),尤其传道人更当如此。圣经也诸多教导(罗5:3,林后13:4、7,雅1:3,彼后1:7)。在能耐施行中,需要人有着怜悯之心(处境视角),宽恕别人的过错;但能生发怜悯之心的,大多这人是良善之人(主体视角)。恶者不可能有怜悯之心。
传道人在自身独处时更当有喜乐平安满足,这也是一个综合的三视角要求。基督徒的人生是个喜乐的人生(规范视角),因为他们在主里满有盼望,而且最终必然应现。并且世上没有任何的权势可以辖制住他,因为他经历了属天的平安(处境视角),神就在他身边,基督就在他里面。所以,他身心灵自然感受到全然的满足(主体视角)。
由此看见,传道人不但只是真理的宣讲者,他还是个生活中的关怀者,并且他还是个时常与神灵交的人。当然,这一切背后的动力就是爱了。感谢主!
注:此文的传道人指蒙召且具备该有的真理装备之人。
201809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