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1) 穷的力量
周维旭上高中的时候,妈妈的病就已经很严重了。妈妈是肺源性心脏病,那时候医疗条件不是说差,四处求医,治疗无效,那是家庭主事人没有钱,对自己的安慰。确切的说,没办法弄钱给妈妈治病。要是有钱,把妈妈带到大城市大医院,还是能治好的。
爸爸是不爱管闲事的人,是独生子。主要原因是,爷爷非常关心和喜爱爸爸。所以,好多种家务活,都让爷爷包干了,爸爸干的效果不是太好,农活更不能干到位。因为,爷爷是农业能手,没有给爸爸更多的机会去农田里锻炼。爷爷随着年龄的增加,没有种地的力量了,该到爸爸干农活的时候,他没有种田的经验,因此种庄稼没有效益。
爸爸是读书人。旧社会农村里有些人让孩子读书,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学道教学派阴阳行道。爷爷努力供养爸爸学文化就是为了这个。爸爸不愿意学习阴阳,在爷爷的要求下,也只能去学习,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当然效果不会好的,因此,道教艺学,爸爸学了个一塌糊涂。
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解放后,在村党支部当会计几十年。觉悟高,学的传教手艺,也没有得到实习,等于爷爷白培养了。
爸爸是地地道道的贫下中农,优秀党员,五十岁退出村干部,在生产队蔬菜园里种了十多年蔬菜、西瓜。
爷爷去世后,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就逐渐下降下来。
周维旭小时候就跟“穷”字打交道。十岁露头就学着理财、做生意,每到放假,就在大山里挖草药。读高中时,放假,他就出去做生意,到外面行艺。尤其,使用油漆手艺,很有能力,还在他乡写字画,得到一点收入。
做为一个贫穷家庭里的青少年,利用自己的能力赚来一点点薄利润,就觉得只有去发挥自己一技之长,还是来钱快。这样一来就把赚钱放到了第一位,把学业放到了第二位。自己赚来的钱为娶妻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雪 上 加 霜
他和二哥在一起住家。二哥,帮他搭了娶妻子的平台,姐夫马彥章帮他出了部分彩礼,妻子是汪家姑娘,叫汪永芳。
汪永芳在娘家,就得了先天性的心脏病,不是十分严重,她和家长都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
她二十岁那年,嫁到周家两个月的时间。因怀孕心脏加重负荷,病倒在床,数日不起。对于,从小就缺钱的丈夫周维旭来说,幼小的心灵中就落下了母亲有病的疤痕,此时又遇上了病妻子,使他无法自拔。凭他的个性,吃成喝不成,也得治病救人呀!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农村里医疗水平没有领先条件,村医、乡医下不了定义是什么病?周维旭只好四处借钱,带妻子去本县医院求医,以无能为力而告终。两个人又到市医院,也是辅助医治,最后,到灵武精神病医院,令人失望。
钱是什么?只要你带着它,它就会离开你。他没有足够的钱付医疗费。在医学、医疗轨道上,颠颠簸簸。使他学了不少医学知识,积累了极大的债务。九年养成了一个习惯,钱就是用来买药的、治病的。他觉得日用品是那么的省钱。
一九九零年,她旧病没有痊愈,又得了肝包虫。他看着病殃殃的 、愁眉苦脸的妻子,笑着安慰她说:“有我在。别愁了,你就高高兴兴的养病,我一定让大夫治好你的病。”她激动的热泪盈眶,嘴唇颤动着,满面泪痕代替了她的话语。
虽然,周维旭给妻子宽心,但是心里在想,钱在哪里呀?我在哪里去弄钱呢?古人云:“一文钱逼煞英雄汉。”古人虽然这样说,他救妻心切,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爬上了高难度的巅峰。钱是凑到了。去哪个医院呢?
堂四哥周维川在同心县工作,了解县医院能治疗。对于,有心脏病的病人做肝包虫手术,难过麻醉这一关,医生拒绝治疗。周维旭的想法:宁可病人躺在手术台上不愈,也不能躺在床上等死,并且,请专家细心手术,不让专家承担风险。他胸怀宽广,感动了专家、医护人员和四哥。于是,四哥请来了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师。采取递进式、童量麻醉,顺利的做完了手术,终于闯过了鬼门关。身体不得还原,精神不振,夜不能寐。手术成功,不等于病根剜掉。
一九九一年,她肝包虫又复发了。当时的他懵了,不久又振作起来。在全国到处打听:青海医院,新疆医院…… 最后,荣幸地遇到平利县医院院长李小静。李院长说,再不敢手术了,用药物控制可以延续。同时也确诊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院长还说要治好,需要到北京换心脏。
虽然,当时的他已经负债累累,但是,救人的决心没有变,他排查了一下,该见的朋友都见了,该问的乡邻都问了,实在没有潜力可挖掘,自己心也累了坚持不住。眼看着病人一天不如一天,实在不忍心。她知道家里的实力,坚决不让他再折腾。他只好依了她,坚持用药物控制,到了九三年,她彻底倒下了,逐渐的不能自理,连饭自己都无法吃到嘴里,一切都要靠他照顾,就这样又坚持了三年。
汪永芳觉得自己实在撑不住,用同情的眼光,安慰他,用微弱的话语:“谢谢……老公……关心……费心……劳心。……对不起,……希望你照顾好………自己,……老爹、两个孩子……还等着你……照顾,……亲爱的……老公……来世……再见!……”
古历二月十六日。天空飘着淡淡的浮云,灰蒙蒙的,阳光关心着残云,给大地只留下了微弱的光芒。鹅毛大雪从天空悠悠扬扬地飘落下来,猛然间哪里来的力度恨恨的砸在地面上,摔的粉碎,瞬间没了形体,大地全是被雪摔碎的痕迹!
汪永芳眼含泪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两个幼小的孩子、饱经风霜的老公、所有关心她的亲人、帮过她的乡亲,还有这个美丽的世界。享年三十四岁,正寝寿终!
多么年轻的生命呀!十四载情侣轨迹!瞬间化成了灰烬,是何等的心情呀!她去了……她永远的去了!
谁有办法能让该见的人,再见上一面,就一面!周维旭前后五年像个病人似的。对他的负面影响,都没有让他再见上她一面重要!N数债务,他都不在意,这些债务填补了他对她的怀念!他无奈的念叨着一句话:多谢堂四哥,让她多见了几载美丽的世界、柔和的太阳。感谢医务人员的医治以及先进的医疗条件。这句话使他似当年的祥林嫂。
在没有诊断清楚什么病的情况下,他还请山上的巫婆给她治病。由于有姿色,被天不收地不管的一个轻年鬼魂给缠住了。对于这个事情,他请来了不同角色的巫婆,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才把那个鬼魂给赶走。经过巫婆再三折腾之后,她觉得比以前身体轻松的多了,愿意吃饭,也愿意跟人聊天。
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磁场,大家的磁场合在一起产生一种能量,再加病人自己本身有免疫力。而且,向往病情好转的欲望比较强。三项合一,使病人觉得自己的病情好多了。
过一段时间她又觉得身体不舒服,最好的办法,还是请巫婆来折腾一番,她就感觉得舒服的多了,为了让妻子过得痛快,他不怕任何麻烦,多次打这个平台。
马姐夫是乡村医生,他听古人说的话:每个人身上有九分中药。只要加强修养,病情就有好转。实际上的九分中药,也许是这种情况吧!
鬼魂是人们在无奈的情况下的一种迷茫解说。
马姐夫是个热心肠人,帮他也解了很多难题。
(3) 没有用武之地
汪永芳和周维旭组建了家庭后。首先,要感谢姐夫马彥章和姐姐,感谢的主角当然是姐夫。姐夫和姐姐是坐上客,在漫长岁月中“补”字当先!还要感谢二哥、二嫂,在一起过的那些日子,这是人之常情!
由于,汪永芳到家里,两个月后,渐渐的身体脆弱,是大病的兆头。本来家境就不好,经济基础特别差。周维旭为了不连累二哥。这才提出跟二哥分家。
哥俩分家的时候,家里本来就没有啥家底,哥儿俩,按人分红,他得到两个碗、两双筷子。五十斤米、五十斤面。结婚时候用的铺盖。那口做饭锅留给了二哥,他拿出三十元钱给父亲,让父亲赶集买锅,让父亲装面子。他在周瑆家南面一个小窑洞里安了家。
虽然,所处山区,可是,还没有合适的山形挖窑洞。周维旭安家的小窑洞,在中院最南边。这个空位是前辈们修建庄院时空出来的,因为,这里是黄绵土,挖不了大窑洞。到了父亲当家的时候,人口多,住宅缺少,只能在这里挖孔约有十四平方米的窑洞。
这孔小窑洞可有功劳了!大哥住了,二哥住。二哥住完以后,他又住。中院,本来只有三孔窑洞能住人。大爷、四爷、六爷各住一孔。
当时只有四爷的人口多。四爷就是周维旭的爷爷。他父亲请来土匠,在他家北边又新挖了一孔大窑洞(这孔新窑洞的位置,正好在这道老院子的中间,有一座圆溜溜的小山下面,古人把这座小山认为是龙头,庙山正好是龙的身体,为了让这条龙更有活力,就正对这座小山的坡下修了涝池,让龙饮水,所以这个位置就没有挖窑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在这里挖窑洞了,有了这孔新窑洞还是不够住。
后来,又在中院南边挖了这孔小窑洞。让大哥住,大哥住了几年,大哥人口增加了住不下,在中庄门坡下边选了一块平地,箍了两孔土窑洞。把家安在箍窑里。这孔小窑洞留给二哥住。后来二哥人口增多了,在中院里平了一块地,也箍了一孔土窑洞。才把这孔小窑洞空出来,又让周维旭安家。
他是四爷的孙子。周瑆是六爷的重孙子。本来就是同家族。古话说得好,树大必分枝。中院现在分为三大家。周维杰是大爷的孙子,现在还在中院住。周维旭的人口逐渐增多了,这孔小窑洞住不下,只好跟大哥做邻居,也选了一块平地,箍一孔土窑洞,还盖了一间土木结构的二十平方米的房子。把这孔小窑洞空下来,留给二哥。后来,这个大院里就住着周维杰和二哥两家人。
当年,周维旭的光阴过得非常紧巴。可以说是周家湾最穷的,生产责任制时,只分了他一口人的承包地,汪永芳嫁过来,承包地已经分结束,几年后,七口人的吃饭,全靠这一口人的承包土地,亩数不多只有八亩地,如果有水,八亩地,七口人够种了。
贫穷是致富之母。他实在是穷怕了,经常寻找致富机会。后来,听冯士龙讲述南国风光,他从心里默默的下定了要走出周家湾的决心。由于他父亲年龄比较大,妻子又有病,经常带妻子在异地折腾,为了照顾这两个人,他没有条件出去,只能在家里面维持贫穷的生活。汪永芳提议给她找个事情干,他决定办个小卖部。
她是初中毕业生,绝对能承担营业员的工作。有亲朋好友的集资,他很快办起了小卖部。有了小卖部,生活还能过得去。
她去世了,家里面的事儿全靠他料理,又干家务又干农活,还要照顾孩子、父亲,还好他的承包田离家还近,更方便了他照顾家庭。就这么折腾了几年,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才和张耀华又结为夫妻。
虽然,这时候家里面四个孩子,但是,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多了。因为,张耀华把所有的资金投资到原小卖部,小卖部变成大商店。日子虽然好过了,但周维旭出门创业的决心没有变。等孩子们长大点儿了,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再出去外面创业。
商店里的货源再雄厚。覆盖的服务范围就那么大,销费的人员就那么多。经济效益还是有限。孩子们长大,需要一定量的钱,才能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仅有的八亩承包地,还是旱地,靠天收入,一家人的吃饭,恐怕过几年凭这块地靠不住,如果变成水浇田就能供应住。
后来听到马永才说红寺堡也正在搬迁。同时又了解到周瑆在外面这几年干的不错,今天又把小红轿车开回来了,所以他暗地里给周瑆竖出了一个大拇指。虽然是给周瑆点了一个赞,实际上也是他要决心出去创业的一个强烈欲望。
正月十五小年过后,周维旭骑着摩托车,来到新庄集。找到邻村的马永才。两个人到红寺堡了解了两天。只要愿意去红寺堡的人,首先到管委会去报名。
(4) 做羊绒生意。
红寺堡位于罗山西面坡下的一块平坦地带,根据倒塌的旧庄园地址,推测早年有人就在这里住过,风沙比较大,估计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理风沙,后来居住的人们也就逐步离开了这里。其实这块地很有价值,闲着怪可惜的。
一九九九年春天,政府又开工开发,搬迁居住条件差的人们。周维旭随着开发红寺堡的东风,决定来这里发展。到管委会履行了有关手续。
刚来到红寺堡,他不了解,这里有合适的商机 ,脑子里还存在着老家人做生意的模式,老家里人就知道做羊只、牲口,皮毛生意。于是,开了一个羊绒小部。因为没钱,就招了六位做羊绒的同行,实行股份制(相当于现在的股份公司)。星期五下午到星期一早晨,在羊绒经销部上班。羊绒来源于罗山脚下,周围专业养羊牧民很多,羊群也大,每群四五百只羊。每次收绒出发,羊绒铺里只留一个人看库。他是主持人,就带着其他四个人,骑摩托车沿着罗山周围,去牧民家里收绒。每次收六、七百斤羊绒。
看库的人除了看库以外,负责把库房接收当天收回来放绒的地方,提前打扫干净,等羊绒收回来,倒在干净的地上,刚剪下来的羊绒还比较潮湿,放几天就没有水分了,然后总发。
第一年虽然辛苦,但是行情稳定,收益很好,年底结账,每个股份分到两万多人民币。
第二年,根据经济实力,扩大了收羊绒的范围,大多收韦州羊绒铺子里的绒,每次收一微形卡车,约重一千多斤。虽然,操作顺风顺水,大家精神十足,兴趣高涨,但是天不随人愿,年底绒价滑坡,平均每斤付167元收的羊绒,到最后每斤羊绒按45元人民币卖出,赔了五万多元人民币。
(5) 有用武之地
就在二千年做绒生意的同时,新庄集移民搬迁开始了。周维旭办理了户口手续,分得几户搬迁指标,打算哥儿几个都搬迁到红寺堡。
在绒生意赔了的情况下,没办法,只好把分来的庄基地和承包农田都转让出去,还没有还清赔款。又从朋友手里平价转让来几道庄基地,适当加点利润转让给需要的人。把欠账才还清。
二千零一年,红寺堡综合市场四处招商允许开业。周维旭又振作起来,买了两间营业房,做起了建材生意。万事开头难,刚到红寺堡,人生地不熟,进入市场,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货源。只能向银行或者信用社贷款,最后决定在信用社贷了两万元。
经销水泥、沙子、草编制品。由于没有工地(销售方),在加上货源也跟不上,更重要的是还要找销售方,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跑业务,一年下来,才收入了几千元人民币。几乎白忙活了一年,在微薄的利润面前,相比做羊绒生意来说,还有利润可言,他打了退堂鼓,不想继续做生意。
天生的是个穷命人,再怎么努力,老天爷也不会给发财的机会,他认真的回忆了,这些年来他的辛苦,只挣来了点辛苦钱,不算什么。
二千零二年五月份,他住院看医生。也没有更大的病,就是近两年利用农闲时间做小生意,加上平时干农活使力过量。钱没有挣到,小毛病还弄出来不少,具体说吧,就是冠心病、高血压。 要想把这些病看好,还得花很多钱。
家人们也都同情他,大哥、二哥都知道他家里的情况,也知道他这些年来的辛苦,家庭经济状况十分薄弱。现在身体又不好了,只好替他承包了他的承包地,让他在家里好好养病。
他在家里休养了两年,也许是中药调理的有作用,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原状。他想来想去只有做生意再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干。做生意也是重体力活,不想做生意也得做呀。
他不甘于落后,拖着虚弱的身子,单枪匹马又来到红寺堡,一心扑在生意上,吃饭做生意一体化,既是厨房里的厨师,又是生意上的营业员。
他静坐长思了一个星期,决定走访红寺堡所有开发的工地,收集有关信息。认真分析了红寺堡开发的全面情况。结论是:凡是搬迁过来的人,首先划房基地,下一步,必须要用材料建设房子,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要是能及时供应到位的话,那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于是,他决定先让房顶上用的席子及时生产。抓住人们积极向上的的心理,在吴忠拉一面包车牛奶,凡是吴忠板桥乡和灵武胡家堡所有编席子的人,每人给送一件子牛奶,算是加班补助,每张席子奖励10元,然后给每人一千元的定金。定时来收产品。
生产方拿到定金,而且每张席子还有十元奖金。为此,大家夜以继日制作产品,并且生产的产品都达标,达到了他的要求,相当于他开了N个编织小工厂,这样货源有保障,现在全市场唯独他一家有货。
为了让开发工地正常作业。 老板派人来找他合作,他答应合作,条件是,用他的一张席子,必须带一张帘子。老板都高兴的接受了他的条件。这样一来,固原、彭阳、隆德,泾原,西吉,这五个大工地都变成了他的销售点。从此,红寺堡移民建房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他的货。
三天两大车货,只愁货组织不上来。他天天在吴忠、灵武组织货,天天请朋友吃饭,吃饭的朋友也变成了装卸工。
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组件货,就靠人力车,人力车的车厢加上车辕不到三米长,一张席子四米长,把货装在车上,人就没办法让车子前进,车辕里进不去人,只能在车的轴上拴一根绳子,给绳子另一头打上结,挂在人的肩上,人只能偎依到车的旁边,这样重心就在人的另一边,让车子前进时,十分困难。又是石子铺的路面,每前进一步,要出足够公斤的力,才能让车子慢慢的在石子路面上移动。走不了十多米远,衣服全被汗侵透,眼睛被汗水蛰的睁不开,走上三五步就得用毛巾擦眼睛,真是走五步,退三步。
用他的话说:“他这半生,能出力干的活儿哪一项活计都没有组合席子这么辛苦。做席子生意吃苦在组合货上,他吃尽了苦头,能短几年寿命。这些钱真是用苦来换的!当年他挖秦艽时侯觉得辛苦,每当把秦艽背回家时,全身衣服比汗湿透了。可是,那是自由的,速度由自己。组合席子是没有人催,可是,雇来的拉货车在一边等着装厢,不及时的话,会耽误车运的时间,因为客户急等着用货,货,及时不到位,就失去了销售的机会。再说了,拉货的车也有时限,”
货拉到红寺堡市场周维旭的营业场上,一张席子都卸不下来,早有工地(销售点)上派来的人,把货车押到工地上,把全部货(房顶上席子、帘子用品)卸到工地上。这样以来,利润可观,也像个商人了。做生意的人也有瘾,做席子、帘子的生意,利润这么客观,已经不足于他所享有的范围。
他又看好了另一项生意,房子封顶的时候。首先,上主梁、行条、椽子。其次,铺席子、搭帘子、铺草。再次,上泥、挂瓦、上房脊,院子需要砌院墙,墙顶上需要墙脊子。
房脊子和墙脊子,磁瓦,这三种产品还必须要质量好的,而且美观。他经过了解只有四川峨眉山下夹江县,有最好的货。
因此,他乘坐飞机去了四川娥眉山下夹江县。方圆百十里是一个陶瓷世界。他雇四川的车,给红寺堡进来了全国最好的房顶磁脊子,院墙脊子和磁瓦,到现在四川夹江县的磁瓦是独一无二。周边盖庙、盖寺院的都在他的商铺买。这笔生意的利润更可观。
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除了他及时供应草编制产品范围内,其他地方也有人会抓紧时间生产草编制品,市场出现竞争。而且争力特别强的时候,抓紧时间出产品,已经不是覆盖销售点的拿手戏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在产品形体上考虑,既让生产者方便,节省资源;又让消费者省钱,而且用上去美观;又让工人减少工序,得心应手。使经营方式上,得到了二次覆盖面。比如:草编织的莲子,原来只有两种,一种是4x6,一种是4x8,无论消费方,建多大平米的房子,都得买这两种产品。经常出现,用一个不够,用两个多余。这样就出现了材料浪费的现象。消费者多出钱,工人又多了一项对接工序,形象上又不好看,上瓦时也不平整,导致房顶上的泥层不均匀。
为了避免上述不利因素,而且达到独家经营的目,他采取了不断码方式。建多大平米的房子就让生产方生产多大平米的席子、帘子。预计生产4*4、4x5、 4x6、 4x7、4x8、4x10、4x12等多码化产品。
这样有利于四家:第一,房子盖多大,就有相对应的产品,消费者少花钱,产品用到房顶上又美观。第二,生产方节省材料,节省时间,每一张帘子适当的提高了原来的价格,生产方的利润并没有降低。第三,房顶没有接茬,盖房子的工人,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工期。第四,周维旭自然又成了独家生意。
独家生意,哪能不挣钱呢?这样一来,大家都乐意!不利的一点就是他反而更忙了,更累了。用他的话说,“这样忙、这样累,我乐意!”
房屋建设是有阶段性的。为了让席子生意延续。他发现农村人无论到哪里去住,无论住什么样式的房子,都不喜欢住床,喜欢睡炕。炕,就得用席子,每家人修建房子,多半都打两铺炕,卧室和厨房各一铺炕。制造房用席子的生意人,改做铺炕席子,那是轻车熟路。至今铺炕席子的生意,只有周维旭一家在做,在红寺堡还是独家生意。
房屋建设到了后期阶段,周维旭就不去现场收货了,坐在家里用手机遥控,在市场上收、发货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张耀华的肩上。主要原因就是他还得去其他地方寻找商机。
一张席子的重量不是太大。但是面积比较大。张耀华女士,要完成收、发的任务,可不容易,要付出一定的力量。早出晚归,始终坚持。有时候,不刚等天亮就有人打电话要货,她顾不上吃一口食物,就到市场发货,忙一整天,黄昏时分才能回家。这一天都忘了吃饭,最多喝上几口水。整个市场没有多少打零工的。一切程序都要从她手里过去。
炕上铺的席子。客户不多也不及时,但是不定时的会有来客买货,如果一天不开门,就会耽误收入。因此时刻要守在铺子里,等着客户。做生意的人,等客户可是个苦差事,虽然人的体力消耗不大,但是人的精力消耗也是相当可观的。持之以恒,坚持守时,是做生意人的必修课。
虽然生意几次波折。但是,最后还算赢家。日子过得红火,跟在周家湾里过的日子没法儿比。把周家湾里的陈设作为参照物,在红寺堡过的日子,就等于在天堂里生活。
两房妻子的孩子们,在周维旭公平合理的胸怀里,在张耀华慈善、热情的怀抱中,没有彼此之分,家庭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孩子们之间有礼节,交往流畅、舒心。
没有多余的闲钱存放,流动资金客观,固定资产满意。市场生意继续延续,主要营业者就是张耀华。
两房子女都成了家、立了业。他俩都为子女举行婚礼仪式搭了平台!给他们也买了楼房,在学业的哺育下,个个都在合适的岗位上上班。工资收入可观,每对小两口过得喜笑颜开!
如今,周维旭觉得身体有些不给力,在家里颐享天年的同时,也 改变了父亲的生活方式,把老人照顾的有模有样。
父亲骄傲的说:“好条子不用剪,风里雨里长直杆,歹条子苦操作,究竟还是背罗锅!”老人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周维旭有能力,教育只能使人文明,一个人的生活水平还要靠自己的能力和耐心,才能提高。
父亲依靠爷爷生活,爷爷不在世了,而父亲没有生财的能力,导致全家人生活水平低下。其实父亲的理论,只是对某一个人来讲有所匹配。智慧是万能的,它能够让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到所想达到的巅峰!
周维旭创造了今天的财富,与他的知识也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与环境和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当年父亲之所以能过那样的苦日子,也是无能为力。
活着的人有机会能够改变生活方式,享受幸福的生活。死去的人实在是可怜。最苦的莫过于她的母亲。
(6) 忆 当 年
周维旭上中学那时候。母亲咳嗽、心衰、呼吸困难。特别气呼不上来,长期卧床。
父亲,对母亲的病,基本上保持顺其自然,从家庭整个状况全衡,没有什么经济基础。一年到头来,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紧靠农田里收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粮食糊口,一家人的生活水平,足以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来形容。
在周维旭的意识中母亲盖的被子上,有N块补丁,每当视线触及到母亲的被子,心里一阵热流,涌上心头,泪水告诉他,何时把母亲的被子换成新被子?
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放了暑假,他回家路过供销社门口,发现有人卖秦艽,他了解到深山里能够挖到这种药材。11岁半的他高兴地说:“我有能力,为母亲换一套新被褥了。”充着一定要为母亲换一套被褥!他拒绝了同学们相约放了暑假里的活动,同村里的同学们,都过着少年应有的暑假生活。而在太阳还没有升出山头,他就扛起镢头,背上干粮和水,去离家十公里以外的深山里,找着挖药材(秦艽),黄昏时分才回到家,有时候看见同村里的同学们都玩着少年应有的有趣游戏,他拖着疲惫的身子站在旁边看一会儿。此刻也有些动摇,明天不去上山挖秦艽了,懒惰的苗头刚刚从心里产生出来,一种莫名其妙的声音告诉他,“母亲还等着他给换新被褥呢”,多么痛的领悟又回荡在他的脑畔,再次坚定了他挖秦艽的决心,他毫不动摇的天天如此,持续挖了五十多天,也就是一个假期。
那时侯每斤干秦艽一角五分钱,只有乡政府设立的供销社收购。供销社离家二十公里路,去供销社,要经过好几道沟,爬几道大山。路道崎岖陡峭,又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他只好背着干秦艽去供销社卖。用秦艽卖来的钱给母亲换了被、褥,了却了他的心愿。坚定了他的信念,原来钱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这么难挣来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苦中苦,哪能有甜中甜。
他用勤劳的双手,挣来了人民币,给妈妈换了新被褥。虽然是件小事。在童年时代,他认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原来苦一点还能挣到钱!有钱人的钱,是否也是这么挣来的?他认准了勤劳和决心就能致富。
他,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情,认为这是他一生做的最有意义的事,达到了敬孝。也奠定了他以后一定要发家致富的决心。他感觉到做了那么多次的大生意,都没有童年时期挖秦艽那么费劲,而且有意义。每当,挖到天黑,几乎都没有把同样的动作停下来,才能挖五六十斤带叶子的湿秦艽。然后,从很远的山沟里背回家,那才叫累呀!拿着一把比自己个头还高的镢头,抡一天也不知道累,只觉得时间过得这么快,天黑下来了,总认为自己挖的秦艽太少了,当把秦艽背在背上,走在路途中,总觉得路程是那么的长,家是那么的远。一步一步往前挪着步子,常常额头上的汗珠子掉在地上,地面上印出蚕豆大一片湿,周围还围着米粒大小的圆点,自己索性两脚平行而等长的站在原地,好奇地看着汗珠子掉下去,砸在地面上的花印儿。那个过程是那么的艰辛。把秦艽背回来,还要把叶帽用剪刀掐掉,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六斤湿秦艽能干一斤。代表了足够的劳动价值。
他给哥们儿笑着说:“没有童年挖秦艽的经历,当年为母亲换新被褥的决心,也没有他今天的奋斗力。估计跟当年父亲过的生活水平差不多,还得吃豌豆面馍馍。父亲当年就是读书人,只知道当他的会计。”
一九七四年,他刚十五岁,这年是个大旱年。农田里几乎没有收入,大家吃的红薯面,玉米面,还是政府从远处调来的救济粮。看着母亲久病不愈的身体,还要跟着家人们一起吃粗粮,没钱领着母亲去大医院治病,给母亲一点细粮食吃的能力都没有,他寒心地哭了。
于是,找父亲、哥哥们商量,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商量的答案:都说没办法。他思考了一会儿,决定去比周家湾地里条件好的邻居村借点小麦。周围的邻居村,只有计嘴子生产小队地理位置比较好,遇到大旱年他们的洪漫地也许多少收一点粮食。他想去找到生产队长也许能给病人借一点细粮。他的想法告诉给家里人,大家都比较忙,而且还很顾面子,估计去哪里借也是白去,大哥认为周维旭年纪小,让他出去试一下,有可能还能达到借到粮食的目的。周维旭没有觉得自己小,放弃了胆怯的心理,就亲自到计咀子生产队,找到队长计强邦。计强邦以同情的心理借给他二斗四升小麦。
母亲流着眼泪、吃着面条。他鼓励母亲好好吃饭,病就好得快,身体复原了就能抗住大小的病疾,您只管吃饭,养好身体!别考虑粮食的来历,也别考虑是谁想的办法,对于您来说,谁想的办法都一样。虽然,他在安慰母亲,此刻他的眼泪也从心里流。周家湾地理条件就是不好,都是上张风地,农田又不保墒,收入没有保障,谁也没办法呀!
是老祖先为选择的地方,说实在的也还可以,土质不错就是缺水。让病人吃一口白面饭都觉得心酸流泪!母子流泪的场面,让人不可思议。他泣不成声:“回忆起当年母亲在病中吃到,他给借来的小麦白面饭时,嘴里含着面饭,两眼泪水似泉涌一般,满面而下,像断了线的珠子。至今使人不敢回忆那个场面。心酸!”
他在学校上学,只要上课铃一响坐在教室里,只有老师讲课的声音时,在没有其他噪音的情况下,脑子里一直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回想,闲暇时,母亲给他们讲述她童年的遭遇和痛苦,导致今天的病源,每当礼拜天回到家,亲眼看到母亲那瘦干如柴的身体。他想给母亲买点肉吃,可是,身无分文,老师提高嗓音讲课时把他从忆景中惊醒。脑子里反映出一个问题借钱,有钱的对方在哪里呢?面前讲课的是老师。对,就像老师借钱。为了让母亲吃点肉,他大着胆子,鼓足勇气,找班主任杨增熙老师,老师亲自帮他付给卖肉人的5.2元牛肉钱。
老师说:“我也是肺源性心脏病,娃娃,你有这片孝心,我很高兴。肉钱不用还了, 赶快把肉送回去。”他很感激老师,没有更恰当的语言来谢谢老师,他眼含泪水向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尽管老师说这些肉钱不用还了,可是,他心里总放不下,就这都欠下了老师的情分,还能再欠老师的钱吗?用什么换成钱来给老师还呢?明知道家里也没有钱,他终于想出来了一个来钱的好办法。每天,到吃饭点,可以不去打饭,吃一个干粮馍充充饥,把饭票节约下来,节省了一个月时间的饭票,然后把饭票卖了,才把老师的钱还了。虽然人受了点饿,身体有点瘦,但是不欠老师的债。这比什么都强!让妈妈吃上肉了,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呀!。
吃口细面饭,吃口牛肉,以他的能力能办的到的,一个字儿就是“借”。让妈妈就医,那可是一个天大的难题。这个难题在他的日程表中始终放在首位,他老感觉到有东风可乘。他的第六感觉还真巧。
宁夏附属医院的邵回岗主任,退休后回到乡下,在池家峁村当村医。周维旭知道了这个消息,去大医院给母亲治病没钱,邵大夫到了乡下就等于给老百姓带来了大医院。因为,邵大夫是名医,去大医院不就是找他吗?现在他在乡下,找他就等于去了大医院。周维旭激动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就利用这个机会,带着母亲去求邵主任给母亲治病,医治了四十八天。最后邵主任让他把病人搬回去,病情到了晚期,心功能衰竭。没有一丝希望了。周维旭心里的一团希望,一下子给扑灭了。
母亲,是一个坚强的母亲,也是一个最聪明的母亲。母亲看到孩子的心里压力大,就让他到外面和别人说说话,开开玩笑,缓解一下心里的压力。他不忍心离开母亲,多陪一时算一时。母亲看到儿子,少言寡语,痛在心里!此刻,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借钱给母亲做一套丝布寿衣。其他,埋葬费是大哥和二哥承担的事。七九年古历正月二十六日,母亲病故。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四岁。
母亲 临终前说:“娃娃,你的终身大事要靠你自己了。”还把装在兜里几十年的一个银元,给了他。这是妈妈一生的财产,从牙缝里省下来的财产,一身衣服续穿多年,不换新衣服节约下来的财产。这个银元比相同重量的金子都值钱。至今,他还保存着,清明寒舍给母亲印纸用。目的是深刻怀念伟大的母亲。沉痛悼念她老人家。在他的心里,这个银元就是他母亲的重现,看到这个银元就等于看到了母亲,把这个银元拿在手里,就等于又一次对母亲的孝敬和怀念。
现在他坐在自己建设的漂亮房子里享福,他很坦然。母亲盖上了他亲自换的新被子。在奄奄一息的病情中,吃到了他给的白面、牛肉。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接受了有名大夫的医治,穿上了应穿的寿衣。因此,他感谢自己当年的决策是那么的英明,是那么的真实,使他现在享福的时候是那么的踏实!
当然两位哥哥敬的孝也不亚于他。当时,他和母亲就在二哥家生活,大哥扶养父亲。
一九八一年,古历十月十一日,他和汪永芳结婚,古历十月底,和二哥分家。
分家时,父亲说:“你们兄弟俩商量着分。”
为啥呢?说起来父亲也聪明,因为二哥有贷款八百八十元,还没有还,牲口和农具分开,二哥种地就不方便,想倾向二哥还不好说。所以,父亲说,你们两个商量去。
最后,他自己表态:所有家产归二哥,所有的债务归他,父亲满意。此时,他既没啥吃,也没啥穿。
人在世上,只要干正事活人,任何事都难不倒。
乡亲们听到兄弟俩分家了,冯士杰给周维旭借了四十元钱,李表叔给赊了十个碗,马翠兰给借了两斗二升小麦,这才度过了艰难时期。
一九八六年,他才有能力把分家时,他主动承担的债务,信用社贷款八百八十元的帐还清。还箍了个小箍窑,盖了一间小房子,把父亲接到了他家。
父母亲生了他们姊妹四个人,他是最小一个,除了姐姐一个人没有扶养老人的义务。以乡村的风俗习惯,女儿养不了父亲的老。大哥、二哥完全可以养父亲的老。况且分家时,父亲就随了二哥,怎么说呢,二哥,更有理由扶养父亲的老。因为以前老爹就在大哥身边,有大哥大嫂扶养了多年。现在大哥大嫂也已花甲之年,也需要子女来照顾。
老话说的好:“长子不离父,次子不离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扶养父亲的义务是长子的,扶养母亲的义务是次子的。扶养老人的义务,按其道理说,三子只能是一个辅助者,不是一个主要承担者。可是经济实力老三战胜于老大和老二。父亲来到周维旭家,是经济实力的战利品。
周维旭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分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要,现在每顿饭不愁揭不开锅,就把老父亲接到他家里来,老父亲也好意思过来,也愿意过来到他家。他理解父亲的心理是这样的:父亲认为大儿子和二儿子有特殊原因。大儿子人口多,生活水平也不高,也照顾了他多年。二儿子只有四口人,这个人没有读过书,能力有限。在老人的心理当中认为小儿子最有能力,所以他愿意在小儿子这里比较靠得住,也公平。”
其实大哥和二哥非常愿意让老人在他们家里住下去,在这方面那是老人的事情。他到小儿子家里。这三个儿子的生活水平就相等了。
父亲当年六十岁,人还精神,只要每天早晨烧一壶茶,有个干粮馍或者花卷儿就ok了。一日三餐不是问题,父亲也理解儿子,照顾病妻子。抓着孩子,伺候老人,还经营小卖铺,太忙了。这都是在业余时间做的事情,从早上8:00到下午4:30这一段时间内,他要去农田里干农活。
只要周维旭不在家,老人就寂寞,去外面转悠。
周维旭抓住老人爱玩纸牌(纸牌的内容也是万饼条,约5公分长,二公分宽)特点,邀请来庄间的老人们,在他家里陪父亲玩纸牌。牌纸牌是老年人消磨时间的玩具,听说这种玩法从宋朝时期就开始了,后来有人利用这种玩法赌钱。庄间的老人们来他家,知道他孝敬,愿意给他们搭这个平台,对待老人们热情,烧茶倒水,支灯,设立牌场,想着法子让老人们玩得高兴,这样做,为了不让父亲寂寞。也保证了老人的安全。
父亲得了一次肠炎,光吊针打了二十多天。病好了,不拉肚子了,父亲担心他的病根没有除,怕以后还要发作,周维旭又把父亲送到同心县医院复查了一回,父亲才放下心来。
一九九七年古历九月二十三日在前岳父的督促下,周维旭和张耀花结了婚。结婚前他提的要求就是:一、张耀华必须要照顾周维旭的父亲,二,抓养好周维旭前妻留下来的两个孩子。至于,张耀华生的孩子,张耀华不用担心。教育、上学、就业、结婚,是他的责任。
(7) 难得的儿媳妇
张耀华和周维旭结婚以后,把公公爹当做生身父亲,照料得很到位。
她五更天就起床了,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开始为公公爹做早餐。一般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起床比较早,当公公爹起床时,她把早茶就烧好了。给公公爹端洗脸水,帮公公爹洗漱完,然后搀扶着老人坐在饭桌旁,接着把热蓬蓬的馒头端到公公爹的眼前,香喷喷的鸡蛋汤也端在了老人的面前,新鲜菜拌上两碟子。亲自把馒头用手掰成碎块,泡在鸡蛋汤里,给老人把筷子接到手里,坐在旁边陪着老人把早餐吃完。怕老人被汤烫着了,或者噎着了。
如果今天是鸡蛋汤,明天,就换成牛油茶,调着样儿伺候公公爹。老人吃在口里,香在心里,高兴的说:“我能遇到这么孝顺的三个儿媳妇,大儿媳妇孝敬,二儿媳妇也孝敬,三儿媳妇更孝敬,不知是儿子育妻子有方,还是亲家们教育子女有方,还是我前辈子积了德。”
张耀华与两位嫂嫂,争着伺候公公爹,两位嫂子没有争过她,以两位嫂子年龄大而战胜了她俩。
自从她进周家门到父亲去世,二十年如一日,没有落下一次早餐,一日三餐,餐餐有肉,没有给老人少吃一顿饭,老人从来没有一个人单独坐下来吃饭,每顿饭,她一直陪在身边,让老人吃完那顿饭。
精神可嘉,楷模之举。张耀华的言行,影响了本家族每一个小家,族人们心底里都有表扬她的文稿,新时代的女性值得表扬。
二十年间,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高,逐渐疾病缠身。在同心县医院、红寺堡医院、吴忠市医院都住过院,而且多次住院。周维旭和张耀华夫妻俩配合的很好,交替照顾老人,父亲很满意。
尤其是二零一三年二月到二零一六年九月,三年零七个月,父亲脑梗截瘫在床上大小便失禁,更需要人照顾。
人常说:“祸不单行。”就在父亲脑梗住院期间。张耀华也突然生病了,妇科病大流血,也住进了医院,确诊是子宫瘤,得及时做手术。手术后,她只休息了五十天,又开始帮丈夫照顾公公爹。
每天,公公爹早餐后必须大便,已经形成了习惯。此时,必须得有人专门守侯在老人旁边等一段时间,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不小心,父亲就拉到了床上,被褥糊的没法收拾,只能换洗。而且,身子下面和屁股全糊的是粪便,卫生纸擦完再洗,这都是张耀华亲手操作。从来没有因为面对的是公公爹,她是儿媳妇,不方便之说。特别是公公爹在二哥家,生活方式改变了,在加上从甲地到乙地,肠胃得适应,造成八天没有大便,大便压住了尿道,小便下不来,给插了尿管,引起了生殖器感染,每天都得用生理盐水清洗几次,还要帮着排尿,公公爹不配合。她一个人完不成,必须两个人配合,老人才能排一次尿。时间长达一周,一周以来,父亲才轻松了。
这件事情感动了周维旭,他向妻子说:“谢谢张耀华,把父亲伺候得这么好,你后半生,我一定好好对待你。”
为了照顾好父亲,周维旭撇下市场生意,再没有进市场去,专门帮张耀华照顾父亲三年零七个月。从此张耀华走上了生意的第一线。
父亲于二零一六年古历九月十九日,以九十岁的高龄寿终。
从父亲六十岁到九十岁。三十年来,前十他始终如一日分别陪伴在老人身边,他向父亲承诺过:“尽量达到孔夫子提出的敬孝成度。起码让老人家觉得儿子是顺子。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儿子完全能满足您!”后二十年在张耀华的帮助下,两个人尽了最大的努力照顾老人,顺应了孝道。乡里乡亲都称赞, 在家族里也是个典范。
(8) 担 当
兄弟三人,周维旭是老三,他能做生意,老大、老二没有做过生意。可是,老大的孩子们都有经济能力。自然,老大的经济实力不亚于他。
一九八六年,他在周家湾自然村开小卖铺之后,每年春节,给二哥五百元过年钱。他家的承包地也全部给了二哥经营,地里的收入二哥全部享用。大哥也经常给二哥零花钱钱。
二哥家里困难,他帮二哥给两个侄儿,定了媳妇,完成了彩礼等一系列手续。他动员家族里的侄男过女集资,为二哥的两个儿子,举行了婚礼仪式。庆幸的是,两个侄媳妇儿,每人生了一个男孩。一对男孙子,达到了二哥的心愿。可惜二哥命短了,没有见上他这对孙儿子。
二哥是肺气肿,高血压,每逢春、秋两季,非犯病不可。每次病了没钱治,都少不了周维旭帮,多数都是他亲自拉着二哥去住院,每一次住院费,他出百分之九十,有时候全部由他开支。
二哥于二零一六年古历十月二十七日病故。丧事办完后,侄儿只有三千八百元,只能开支费用的百分之三十,周维旭承担了百分之七十。最感动人的是,他知道二哥去世后,这个家当下就揭不开锅了,他又给二嫂五千元的生活费,当今社会这样的弟弟数他其首。
他顾了小家顾大家。家族里的人遇上事情,他一马当先,该出人力的时候出人力,该用钱时出钱。
他的小爹的孙子把家搬到华西村,爷爷不愿意跟着孙子去,待在家里陪儿子。
当时儿子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教,周末才能回家,那时候还是小礼拜日,父子相逢只一天,儿子上班走了,家里就剩下老人,老人在家里觉得孤单,所以每周末儿子必须回来看望老爹。从学校到家三十公里路,路程倒没有多远,全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步行完三十公里也算不近。老人心疼儿子,为了不让儿子每周回来看他,又使自己不孤单,本人决定离开周家湾。
老人的侄儿很多,了解到老人要离开周家湾,大家都想搬到他们家去住。老人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决定去周维旭那里。于是老人与儿子商量之后,决定去红寺堡待在他身边。
老人决定要去红寺堡有三种原因:第一,周维旭原来一直和老人在一道院子里居住,在很大程度上,父子之间更亲近于其他侄儿。第二,他的父亲是老三,他的小爹是老七,这哥俩相处的好。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哥俩就像一家人。第三,他比其他侄儿有经济实力。更重要的原因,他在开发区居住。老人觉着到了红寺堡衣食住行都比较方便。
老人平时喜欢周维旭,他自小就受到老人的宠爱。父子俩近似于亲父子。成人后的他对小爹也很关爱。帮助老人成立了老年棋牌室。夫妻两主动承担起照料老人,逢年过节,平时改善生活,接老人到他家一起吃饭,小爹衣服脏了,及时清洗,病了及时带老人去诊所治疗,老人不能自理,他就守在老人身边照顾。
他一家人对老人都好。在常人的眼里,就是一家人。老人从心灵深处疼爱他,乃至他一家人。曾经想抱养这个侄儿,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他不光是关心小爹,对族人们都很好。
帮周维杰找工作,发家致富,有经济困难,就给他钱。帮周维汇买房子,帮周维学看病,给周维学的妻子看病,帮周维峰娶儿媳妇。老坟墓出现了意外,他四处打电话找当事人,联系补救的方法,以高姿态感动对方承认错误,并且道歉!。
(9) 正确的决策
周维旭有经济实力。他的经济实力,不是前辈们给他留的财产,也不是别人送给他的,而是他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挣来的。
想当年来到红寺堡,管委会只给每一户人划分一套庄基地。
一套庄基地,尽管没有多少经济含量,但是,庄基地给周维旭帮了很大的忙。
当时好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坚定的信念,分到了庄基地,又拿不定主意 来到红寺堡定居。周维旭抓住这个商机,低价收购了别人的庄基地,又给后来人 转让。这样才把做羊绒生意的亏损补了回来,而且又挣了足够的人民币,有了转换房基地这个商机,使他在经济上来了一个大转折。
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在红寺堡市场盖了营业房,为后来做更大生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套营业房是他立足于红寺堡,使他有了底气,有了资本,也使他有做生意的信心,使他大有用武之地。
他做生意这些年,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做生意先要做人,人品为先,才能有很多的合作伙伴,伙伴欲望多,就是来钱的路子,做每项生意时,给合作伙伴实惠,就有更多的人为你帮忙。公平是做生意的主线,热情是赚钱的途径。公平是做生意人的愿望,买卖无法回避现实的论价,没有必要在分毫上争夺。反之,不是顾客放起,是自己不够面对顾客。给顾客一点实惠,迎来的是再一次的经济收入,有回头客,好运就会来。只有适当照顾消费者,才能有足够的利益。
市场里的营业房,既是他的住宅房,又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接待室,这套房子是他经济思维的结晶。
他在这里卖建房材料。这套营业房就像伟大的母亲伸开了她慈母的胸怀,拥抱了他的一切。他的所有经济都是从这里发展而来。使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提高了生活水平,也乐意帮助他人,改变了以前无修养意识的人。受到小兄弟们的尊重。
老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一定有贤惠的女士。”周维旭前后娶了两房妻子,这两位妻子都对他帮住很大,特别是后方妻子的帮助,更令人不可思议。
(10) 有能力的妻子
周维旭的第二任妻子叫张耀华,原来在甘肃环县南湫乡任教。
后来,下海做生意。嫁到周维旭家,带来了她家全部的资产,加强了周维旭原商店的流动资金。满足了本村人的日常用品。她毕竟是有文化人。完善了丈夫做生意的方法和经验。她认为要想做生意,就要先做人。只有热情对待客人,回头客就多,当然货流量就快。她的赚钱宗旨是:有利润就卖,从不高价卖货。多中取利,顾客更满意,货有合适的流量,营业者就得多下苦,自己辛苦是为了赚钱,也为村民省钱。
几年后赚到了几十万。有人缘,威信更高。她不光能做生意,还会种庄稼。从此这个家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一个穷家到有钱人。
她不光是在生意上出色,而且,孝敬老人,关心和支持丈夫,热爱孩子。
当她来到这个家的时候,公公爹已经七十岁了,她以女儿的身份出现在老人的面前。大力支持丈夫创业。
她懂他,是他最大的幸福。她能读懂他,能走进他的心灵深处,能看懂他心里的一切。这才一直在他身边默默守护,不让他受一点点的委屈。是他有足够的精力,驰骋在错综复杂的商场上。
用他的话说:“妻子从来都没有在他面前说一些恩恩爱爱的话,却做了许多爱他和支持他的事。他走出去不怕老人和孩子受罪。他才放心的去做他要做的事情。”
家里现在有四个孩子,两个孩子是她的,另外两个是丈夫和前任妻子的。她把四个孩子都看做是自己亲生的,一视同仁为先。使孩子没有任何戒避心理。在每一位孩子面前明理为先,情分为次。她做到了人性化的母亲。
因为,周家湾农田土质不错,就是缺水。主要还是耕地面积太少,只有一个人的承包地。七口人不够种。她想应该到不缺水的红寺堡好好发展。
为了在红寺堡做更大的生意。把周家湾铺子打给侄儿。把部分资金投资到盖房子的材料上,部分资金投资到流转庄台子上。
丈夫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流转庄台子还是比较赚钱。所以他平价收购庄台子,然后,寻找机会转让给需要的人,适当挣转让费。这样一来,他的经济数量逐步增加。
周家湾里的田地,还没有舍得放弃。她在家里供养几个孩子上学,照顾老爹,一边种地,还承包别人家的承包地。
古人说的好:“若要发买卖带庄稼。” 他在红寺堡做生意,她在周家湾种地。她有兴趣地说:“周家湾要是有水,确实是个好地方。照看老父亲和四个孩子上学。她不愁,发愁的事是:人畜饮水。过几年孩子长大了,就应该搬到红寺堡,随着时代的步伐,享受现实生活的美。”
穷,是自然存在。富,是人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能力,这个能力放着不用,对自己都无法交代。努力与命运作斗争,梦想就是现实的结晶。他和她努力了,未来的美好不是幻想,而是现实。
(11) 周家大院
孩子长大了,这句话很好说。可是在实际当中,那要有一定的毅力去等待。
特别是在周家湾,一年一年的往过熬,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张耀华没有白费心哦!她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现实,好运就向她招手。只有勇于低头就能清醒认识,前面就有光明,才能够在辛苦的道路上得到满意的成果。她有敏锐的认识,终于赢来了今天的幸福日子。
市场里的营业房,那是他们的经济基地。四个孩子的楼房都非常宽敞,装饰欣宜。这就是他和她辛勤劳动的价值。更令人欣赏的是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座落在红寺堡东城,两条大街的交汇处,坐东向西。
出了红寺堡汽车站门,向右拐约1一百米,进入东西走向的大街。穿过约有1千米繁华大街,到了十字路口。向左拐,进入南北走向的繁华大街。约有五十米,就到了周家大院门口。
大门口两侧绿树成荫。进入现代式的大门。宽敞的大院都被顶级瓷砖覆盖。东面墙上印花巨幅画景图自然跳入眼帘,为整个院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使人无限放开思维的感觉,视野于无际。
巨幅画的南侧有一道小门,从小门走进去,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人看到了巨幅画的尽头,咋一看全是果树?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每棵树在一定的季节里悬挂着硕果,为他的主人而享受。你会把视线慢慢的从树梢落到树根。树根的周围全是种类繁多的蔬菜。
在周家湾里没有这个想往。就是下了苦工种上也不一定能够长出来。每年的降水量有限。地表常常干的裂开了口子。哪里有熟菜可长的机会,根本没有更多的果树成活。大不了有几颗杏树,也没有很好的为它的主子享受。
周家大院的“又一村”,为什么让人看得那么清楚呢?因为,地理位置低于庄院好几米,你跨进那个果园时,只能凭着视线往下看。所以看到他的“又一村”令人惊叹。
出了果园门,看到院子的右侧,占地面积二五六平米的琉璃瓦房,瓷砖贴面,辉煌醒目,饱含着福气。不由得让人急速进去房间里,看个究竟。
打开上方门,耀眼的地毯,使人停住了脚步。视线从地毯移向正面墙上。一幅山水画覆盖了整个正面墙。仿佛听见了潺潺流水声,鸟语声,闻到了花的芬芳之香。这幅巨幅画涵予着生财,象征着聚财。
巨幅画下面有一张现代流行的陈设,上面摆放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幅塑像。主席像两侧,有新疆和田白玉雕制的精美品陪伴。
主席像前两米处,紧靠左墙壁横跨右侧,摆放着现代形的办公桌,桌子上边摆放着主人喜爱的所有。桌子内侧配一把太师椅。
办公桌对面放着一套沙发,沙发中间排放着茶几,茶几上面配有一块玻璃砖,玻璃砖和茶几面中间镶嵌着祖国地图。象征着四海为家、朋友满天下、主人要踏遍祖国各地的雄心壮志。当然,沙发和茶几无疑是招待客人的位置,太师椅只能是主人的坐位。
客厅的右侧墙壁上,设有对称的一对实木门,彩漆装配,只要少少动点脑子,就知道这是他们的卧室。这对门的中间,空墙上正中挂着周维旭和和妻子的合照。整个像面洋溢着二人的恩爱。客厅的四周,装饰新颖,与陈设遥相呼应。散发着慈善的气氛。
走出客厅,就能看到客厅右侧的副客厅,当然装饰不难想象,洋溢着热烈的迎客气氛。那是第二代人活动的场所,确切的说是儿子接待客人的地方。孩子们的欢笑声就从那里传出!
客厅的左侧就是厨房和供暖房。布局新颖现代化装备。为冬天供暖的锅炉布局在厨房的套间里。
当年,在周家湾,到了冬天哪里能谈得上锅炉供暖呢,连最像样的火盆也架不着。
周维旭笑着说:“勤能补拙,劳动是幸福的载体!想当年的住宅,取暖多么的寒酸呀!共产党的政策好,他的帮手好!也为自己点赞!”
客厅对面又是一排整整齐齐的现代式房屋,室内布局新颖。占地面积2二百平米,足够来客住宿。与上房遥相呼应。为整个院子增添了光彩。
车库里有轿车、农用车、运输车,摩托车、电动车。
(12) 能不享受吗
奋斗了多年的周维旭。已经年过花甲。更多的想法就是坐下来让自己也歇一会儿!
张耀华总觉得自己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意。目前,她也接近于花甲之年。她还想着为儿女们做表率,不想让营业房闲下来,仍然驰骋在营业房和周家大院之间。
总的来说。目前,两个人以享受为主,以表率为先。互相偎依在对方的身边,享受着自己的劳动价值。
周维旭父亲辈上,父亲算是在他和妻子不断努力下,走出了周家湾,住上了豪宅,享受了现代化的生活,在生活富裕的条件下,享受了子与父的孝贤幸福。父亲大半生承载于“穷”字,奠定了周维旭的生活富裕。
可见“穷”字在一定程度上,就从它的含义上来说,更有强大的负面力量。时代的步伐让“穷”字当不了家。“富”字永远领先于“穷”字,是人们思维中唯一的产物。“富”字让时代更加美好,让人们的生命延续到更大程度。让人类走向和平,让父爱子孝永远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言行中,让人类达到了更高境界——文明境界。
周维旭的爷爷辈上,乃至于前代。和其他人一样,立足于周家湾,在贫困的日子里苦苦的挣扎。难道这些人没有一个愿意与“穷”字作斗争?难道没有一个人向往幸福的生活吗?这些人难道没有一个人有经济头脑吗?其实不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使人们没有提高生活水平的想法,安全第一是唯一的观念。
周家湾里的周瑆和周维旭等人,被穷日子过怕了,在冯士龙讲祖国南方美景诱惑,是先乘上幸福列车的首位顾客,领先享受幸福生活。
面对现实,周家湾里人醒悟了,离开了故乡,有共产党和政府富民政策的扶持,一大部分年轻人放飞自我,奔向幸福的巅峰。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各个地方都有周家湾里人的小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