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始于惊异。世界由什么组成?它来自何处?为什么我们在这儿?原始人类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常常是富有想象力的,然而却是缺乏根据和非理性的。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直到公元前6世纪才产生,当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致力于探究关于世界的统摄一切的理论:世界是由某一种物质组成的吗?是否存在一种贯彻始终的原理?
我们认为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是西方哲学诞生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今天人们依旧在研究他们。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努力把事物带入理智秩序中来——提供(或至少去寻求)一些能够解释为什么事物会如此这般的融贯系统。不过,在苏格拉底之前,已经有一些深刻的思想家——如泰勒斯(Thales)、巴门尼德(Parmenides)、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谟克里特(Democritus)等——提出了对世界本原的各种解释,或者提出了统辖世界的根本原理。
这些早期思辨已经是理论化的,而不仅仅是猜测——但是,真正的科学尚未从中形成。武断的假设、超自然力、诸神、古代神话和传说随处可见。当哲学逐渐成熟的时候,人们才致力于去探知、去发现那些在给出各种解释时所依赖的原理。
于是就有了逻辑的发端。判断是一种能够被诉诸检验和确证的东西。而那些关于如何检验与确证判断的方法,需要辨识与精练。人们必须做关于这些东西的推理,而且人们渴望理解那些正确推理原则。
迈出从混沌的思想进入推理的某种有序系统的第一步,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事业。这项事业的第一导师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建立了一个可以把推理的原则精确形塑的系统。从古到今,理性的思想家们对之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伟大的逻辑学家。
亚里士多德把推理视为一种基于辨识事物之类(classes)的活动。有了类,就可以去识别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进而,就可以对确认这些关系的命题进行操作。亚里士多德认为,推理的基本要素就是分类形成的种类本身,即把事物归入其中的那些范畴。于是,他区分了直言命题的类型(比如,全称肯定命题“所有Xs都是Ys”,特称否定命题“有Ys不是Xs”,等等);以及通过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我们如何直接地进行推理(比如,“如果有Xs是Ys,那么就不可能没有Ys是Xs”)。更为重要的是,用不同的方法联结包含三个词项(即Xs、Ys和Zs)的直言命题,可以构造直言三段论(比如,“如果所有Xs是Ys,并且有Xs是Zs,那么必定可得出有Zs是Ys”)来进行精密的推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