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将军,你会立刻想起怎样的字眼?不怕牺牲、两眼杀气、满脸冷酷……难道他们就没有温度与柔情?答案肯定是有的。巴顿将军在战场上敢于流血,在家书中却无限温柔。他坦言:“所有人在参加战斗时都会胆怯。”他敢于承认人性的弱点,却不会无情地扼杀人性的优点。他还说:“胆小鬼是那些任由怯懦主宰自己的人。”如果组建敢死队的话,巴顿将军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因为在死神面前,他不会用行动书写“退缩”二字,所以他才是真正的战神,。这也许就是将军的威武之处吧。不屈的是他的头颅,不挠的是他的筋骨。铁汉便是这般刚柔并济,不乏温度,不乱阵脚,能够拿捏得住分寸。
生活是第二个战场。面对凄风苦雨的考验,你是撒腿就跑,充当逃兵,还是握紧拳头,勇敢冲锋?一般的人或许会选择前者,但郑英老师注定不是一般的人,她选择的却是后者。
最有说服力的一件事情,莫过于挑着挑子给学生上课:她一头挑着道法课,另一头则挑着数学课。在中学时代,郑老师是个数学才女,曾经取得过高考数学147分的辉煌战绩。有道是:“学得好,不一定教得好。”初当班主任的她,由于数学老师怀孕而休假了,郑老师就一个萝卜占了两个坑:一个坑里讲着道法,另一个坑里讲着数学。似乎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坑里的文化课都讲得风生水起,旗鼓相当。一时之间,她竟然成了在数学课上道法讲得最好的老师,在道法课上数学讲得最棒的老师。
都说:“一心不可二用。”而她却用了,用得精益求精,用得无与伦比。比数学老师还数学,这才是真正的道法老师的威力。
在数学课堂内外,她究竟使用了什么绝招呢?起初,是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去找好题。找到好题以后,学生就可能会有署名权。好题一旦被郑老师出试题时选用,就会署上该学生的芳名。这样一来,好景就长了,就演绎成了“好题高高兴兴地上学去”的盛景。
在兴趣的强大驱使之下,数学园地里出现的奇观就是:“以前学生害怕难题,大都畏而避之。现在难题却害怕学生,全都敬而亲之。”表面来看,是教师推动着学生在学。实际上,则是学生推动着教师在教。道法是一条腿,数学是另外一条腿,用这两条腿在讲台上走路,郑老师走出了“教母”的风范,简直可以与教父相媲美。
这段经历,给郑老师的教育感悟是:“有了三四月的耕种,才有了九十月的金黄。”这个故事,给郑老师的生活启迪是:“挑战是化了妆的机遇,前提是你愿意战胜自己。”
“人皆会怯懦,面对挑战可以推着自己去克服。”她如是者说。确实,面对困难,你向前推自己一把,就是阵前的勇士。倘若你往后拽自己一把,你就是落荒的逃兵。
与其夹着尾巴逃跑式地做人,不如挺起脊梁战斗式地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