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外惊艳的一本书是樊锦诗老师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逛网上书城时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想起曾经听过的“敦煌的女儿”的故事,遂购之。阅读这本书则是因为连续两天看了相对枯燥的《曾国藩传》看不进去,想换换口味,便随手抓起了这本书,结果就再也放不下了——连续三天,每天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本书一共十三章,分别是成长经历、大学时光、实习经历、莫高窟历史、敦煌学术、劫难岁月、守护敦煌、石窟艺术、文物保护、文物管理、抢救文物、考古报告、莫高窟精神。自传由樊锦诗老师口述、顾春芳老师撰写,行文流畅,内容翔实,有故事,有历史,有文献。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读起来相对轻松,不枯燥,有干货,排版合理,字号行距都合适,阅读体验很好。
敦煌守护人的故事是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了解到的,“敦煌的女儿”让我记住了有这么一位听从内心,始终坚持守护敦煌莫高窟的老人。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樊锦诗老师,一个质朴而纯粹的人,自诩“长在这棵敦煌大树上的枝条”。
从樊老师的讲述中,我看到了那个学术纷呈的时代里第一代考古人对考古事业的不懈努力和孜孜追求,比如始终潜心做学问的宿白先生,比如“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苏秉琦先生;我看到了第一代莫高窟人在各种困境中艰苦卓绝的坚守,比如为了艺术舍弃一切的常书鸿、段文杰院长,比如“在自己心灵的召唤下”始终坚守莫高窟的樊锦诗、史苇湘……
阅读本书,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亲历了考古学者们抢救文物、守护莫高窟的辛酸苦难,看到了穿越十几个世纪的莫高窟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对莫高窟的向往,源于学生时代从课本上看到的介绍,从此一直憧憬着未来能亲自到莫高窟去看看——这个愿望终于在前年实现。然而由于缺乏对莫高窟文物和历史方面的相关知识,走进每个窟参观时虽然有讲解员提供详细的讲解,但是对文物的认知仍属碎片化,而且当时只能参观8个窟,本身对文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和系统化,即使身临其境,内心震撼于眼前的壁画和雕塑精美绝伦,大脑的认知还不能转化成更深刻的知识。所以,莫高窟之行的收获就是观影体验特别震撼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和莫高窟的宁净。殊不知这背后是这群敦煌人的苦苦坚守和努力争取。而今,通过樊老师的讲述,我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演化,学习了莫高窟文物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是如何忠于艺术,抢救、保护文物并最终将现代科技运用于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看完后内心澎湃不已,感恩历经沧桑的敦煌莫高窟遇到了这一个个听从内心,为了艺术而克服千难万险的纯粹质朴的坚守者,感恩这一个又一个为了守护人类文明而选择了“黑道”的可爱可敬的传承者。数十年艰辛,而今硕果渐现。面对外界的赞扬褒奖,樊老师说,“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
莫高窟有2000多身彩塑,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第259窟北魏时期的禅定佛——这身佛像恰好也是樊老师的最爱。看书的时候我是拿着禅定佛的图片对着文字一起阅读的,越看越佩服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技艺。禅定佛双腿盘坐,双手交握,双眉自然垂落,嘴角微微上翘,甚至眼角也微微向上散发出笑意。再一细看,发现佛像其实满脸都散发出自然而轻松的笑意,不止眉眼和嘴角,好像鼻子、脸颊、整个面部,都散发着淡淡的笑意,一种由内心发出的喜悦的情绪。神奇的是,每次看着这尊佛像,我都不由自主感到内心平静,空净而澄明,整个人变得空灵而轻盈,万物皆静,只有心里的花朵缓缓地开,嘴角不自觉地微微扬起……每看一次,总有这番愉悦的体验。不知是佛通万物,还是与佛有缘。我想,只有兼具高超的雕刻技艺和虔诚的心灵的艺术家才能生动地刻画出这种跨越千年而依然灵动的内心澄明和无念清净。
书中介绍壁画修复技术的部分,让我看到了敦煌人的求实求真。“壁画修复是一项及其精细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智慧和耐力的工作。有时候一天只能修补一小块壁画。工匠的生命就在这样缓慢的注射、粘贴中度过。就像敦煌研究院临摹壁画的画家一样,他们每一天就是在模仿古代画工的笔触,以求接近那最准确的真实。时间一分一秒在缓慢的工作中流走;几十年光阴过去,不知不觉,黑发已经变成白发。”正是敦煌人的这种求实求真的精神,我们才能得见历经千年风沙还保存得如此完好的莫高窟遗产。七十多年来,打不走的莫高窟人被写在了敦煌研究院的墙上——“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书已毕,而感悟不绝。敦煌,我还想再去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