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杨金华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据显示,全国2017年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但是在生活中,由大学培养出来的成功大学生确是少之又少,甚至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等于失业。由此思考,为何当代大学生的成功率这么低。以下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首先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只是片面的追求的升学率,而不是素质教育。学生在这一教育体制下只是一味的追求分数与名次,各同学相互攀比成绩。而家长们更是看重孩子的成绩,以成绩为标准,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全方面发展,不输在起跑线上,报了很多家长们认为好的兴趣班学习画画,跳舞,书法等等,而没有问过孩子是否喜欢。但结果有很多就是孩子并没有成为画家或者舞蹈家。他们在本该培养自己兴趣的童年背起了重重的书包奔波在学校,家里与兴趣班。于是这样,孩子失去了与小伙伴自由玩耍与交流的时间,由此变得内向。还有就是与家人的相处时间较多,家人的宠溺也可能会使孩子养成娇纵的性格。很多孩子这样学习生活从幼儿园到高中。到了高中,唯一的目标就是高。学校为了高考能考好就让同学们无限练习高考大纲的题目,但这仅仅是提高了同学们的解题能力,对于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来说还是很差的。可以说,就算是一个物理很好的同学,让他处理跳闸问题或许他都不会。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减缩体育课,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都是只会看书做题的弱书呆子。到了大学以后,没有了高中学习的压力,家人的管束也较少,同学们一下子放松下来。这样往往会形成两种人群。第一种是继续按照以前的学习方式那样读书。还有一种是彻底放飞了自我,整日无所事事。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晚上打游戏,白天上课就睡觉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中国的学生不知道应该学些什么,只是知道听老师的话。虽然很会做题,但是不会学习,学习能力很低,不知道该学些什么。
其次就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很多的家庭在孩子犯了错后,只知道一味的庇护孩子。孩子慢慢的长大后,不敢让孩子去更广阔的世界闯一闯,习惯在孩子们做每件事之前为他们做好打算。把什么都帮孩子做好当成是对他们爱的表现,其实反而是把他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无法适应外部的环境。还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又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然后不让孩子们做无关于学习的事情,这就使得孩子们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好好自理。甚至养成了自私霸道的性格,喜欢发号施令但自己却什么也不会干,就算是满腹经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是,情商几乎为零。而且对于生活中的各种打击也难以承受。在受保护长大的大学生们,不适应社会的生活,难以和别人交流,总想着安逸,在困难来临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无法面对失败。然而,成功道路漫漫且崎岖,挫折不断,这样的人是绝对无法成功到达目的地。
再次来说,造成当代大学生如此情况的原因也不能都将责任推到国家教育体制和父母的身上。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本身,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大学生,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天才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天才。”换一个角度来讲,学生不是一走进大学校门就是合格的大学生,这期间有一个适应过程。从高中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生活、学习、规范有序的高中跨入各个方面都需要自立自理的大学,在心理、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难免会有不适应的现象。初来乍到,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目标上的自我选择、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心理和思想将发生急剧变化。迅速适应这一转变,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是每一个大学新生独立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课题。为了避免大学生受一些问题的捆扰而影响学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