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78668/f828ad26e30b6188.jpeg)
文 / 苏苏苏陶陶
贺兰辞一袭青衫,长身玉立,手持一笺书信,低声念道: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是数日前参加兰亭诗会,偶遇的一位公子给他的。
当时一众学子就大燕该不该“闭关锁国”展开辩论,他记得自己当时听到这话,心中一时激动,言辞就有些激烈。
“……自是不该闭关锁国,我大燕国土辽阔,所临海域也广阔,先前市舶司一年所交赋税是国库的三分之一,若是闭关锁国,不仅会影响大燕的经济,也不利大燕水军大发展……”
如此洋洋洒洒的发表了一番看法。
他是寒门学子,除了一身才学和满腹经纶,身无长物。
诗会中有几人见他青衫洗的发白,对他的一番高谈阔论很是有些不屑,其中一人还以轻絮暗喻,说他身无倚仗,不知天高地厚,妄想以此引起世人注意。
好在贺兰辞这些年际遇起起伏伏,心性倒是练出来了,并不因此伤怀。
只是到底索然无味,就中途离了席。
这笺诗就是他走时,一直静坐一旁的一个公子给的。
之后几日他忙着参加贡试,就将这事丢到了一边,今日收拾桌案偶然看到,这才想了起来。
只是到底也没懂那公子是什么意思。
贺兰辞想了一阵毫无头绪,就放开了。
没几天,贺兰辞中了进士,又一路斩关夺隘,在殿试中,因策论出色,被皇帝钦点探花御赐琼林宴。
也是那日贺兰辞才知道那日递他诗笺的是当今圣上,当日皇上听他一席话,深有感触,就起了惜才之心,这才递了一纸诗笺给他。
他这柳絮,也因着圣上的赏识,平步青云,成了翰林。
一朝成了探花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更有当朝权贵登门,欲招揽他为女婿。
昔日嘲讽贺兰辞的人再见面时,都已纷纷换了脸色,探花郎前探花郎后,好不解气。
贺兰辞本着初心,为国尽忠,君臣二人颇有些惺惺相惜,亦君亦友,开创了大燕有名的盛世“嘉元盛世”。
而贺兰辞最后也官至首辅,成了一任贤相。
后世寒门学子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常以他为榜样,一时大燕竟掀起一阵向学热,当然,此乃后话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078668/dcdc430dafb9f86a.jpeg)
本文由苏苏苏陶陶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