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级建设班级图书角开始,我们一直试图推荐好书给孩子们。
怎样才算好书呢?
一本好书,既要符合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不“媚俗”不迎合,能够不断扩宽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自我的认知。
一本好书,就像良师益友能够引发心灵深处的对话,像一面清亮的镜子能够照见自己的悲伤与骄傲,像一盏小桔灯能够点亮和温暖前行的道路。
现在的好书太多了,真是读不完也推荐不完。尽管我在每个年级也会给大家列一些阅读书目,但很难一网打尽、一概而论。阅读如交友,每个孩子的志趣不同,个性迥异,我也一直鼓励开放和多样性。相信读书多了,其义自见,品味也就上来了。
在班级分享图书的过程中,经典好书不必多说,也常常会有一些明显是粗制滥造、批量生产的图书,会在孩子们当中流行。家长们或许认为读书是好事儿,孩子想买什么书都慷慨应允,其中良莠不齐,自然难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为孩子选书。
首先,你会为孩子阅读的图书把关吗?
书是精神食粮,品质好坏,自然十分重要。即便是很有口碑的图书,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孩子当下的阅读需要。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就是自己亲自尝一尝。相信文学是和每个人最本真的情感联结的,一本书能够打动你,也很有可能打动孩子——所以理想情况是,家长自己喜欢读书,和孩子共读书,能够在情感感受和精神世界里保持和孩子的对话,好的书籍就成了特别棒的亲子沟通的桥梁。而经过家长自己阅读的粗筛,也避免孩子被一些语言低俗、粗制滥造的流行书籍所包围。
有的家长说,孩子挑什么书都他说了算,我只负责指哪读哪;也有的家长说,孩子已经能够自主阅读,整天关在屋里闷头读书,根本不和父母交流;又有的说,自己根本没时间看书,就随孩子愿意读啥都行。反正有读总比没读好。
我小时候图书匮乏,确实是逮着什么都读,一点报屁股文章、老家翻出来的族谱、繁体字竖排版的老书……我都能硬着头皮反复去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逼得自己早早跳出舒适区去适应不同的书籍——当然那时候能够出版的大部分都是用心之作,纵有堆砌和凑数的快餐书籍,数量也不会多。
而现在早已过了“饥饿”的年代,在海量信息包围的时代,经典著作读不完,庸俗的读物满天飞,市面上的书也越来越像快餐食品,天然原料少,人工添加多,能够甄别筛选真经假经,也是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啊!
接下来,你会如何为孩子的阅读把关?
我觉得先要通过基本的审美观。
想象你带孩子去下馆子吃饭,刚走进饭馆,你就会留意到门面是否整洁、环境是否卫生,如果一眼望去凌乱刺目的画面,听到嘈杂的声音,身处这样的地方,哪怕山珍海味再有营养,也是吃不下去的。而且多半情况下,画面的粗制滥造就预示了这是商业炮制的“快餐读物”,往往是“编著”的,连正经严肃的作者都没有(一些高级餐厅是要把大厨的名字都贴在菜盘上的)。所以,我们的审美感官是区分好书烂书的第一道防线。
接下来,可以随便翻看几页,感受一下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咀嚼文字,你能感受到食材是否新鲜,是粗犷硬朗的风格,还是精雕细琢的细腻?有一些不那么新鲜的食材,加了很多味精和调料,概念空洞不真实,相信你也能一下子尝出来。更不用说那些暴力油腻的文字,堪称垃圾食品,却很能刺激人的感官,要尽量远离。
确保食材基本健康天然之后,我们就要看看食材的搭配,也就是整本书的结构、故事叙述的逻辑和节奏。这时候我们可以去看看故事梗概和章节目录,了解主题内容是不是“应季”的食物,正好能够应和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情感和思考,篇幅和情节展开的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现阶段的阅读水平——满汉全席虽好,也得孩子坐得住,又不吃撑啊!
最后可以想一想,关于书中的这个主题,和自己的生命经验有没有联结?好的书籍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对话,它能不能触动你,和孩子做一些交流和分享?当然,并不是说读一本书,就要和孩子去归纳总结中心意思,故事的妙处就是不直接讲道理,而是代入到故事情境里去感受,去体悟。
经过“审美-文字-叙事结构-生命联结”这四个层面的把关,基本上一本好书的价值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我们也可以避开很多快餐阅读的陷阱,真正地实现沉浸式阅读。
我不知道这样的“选书程序”对家长们来说是不是有可操作性?我之所以把“审美”和“文字”的好坏放在第一位考虑,是因为把握好这两点,能够快速刷掉一大波“批量制造”的图书。而大部分童书都会强调故事和教育意义,乍一看区分度没有那么高,要细细品读才能体会故事的真实性与深度。
如果家长觉得给孩子买的书太多了,没有时间去一一阅读和鉴别,可以在购买之前,先参考读书网站上的图书推荐,阅读推广人的童书介绍等等,比如我和大家推荐过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还有童书阅读的公众号比如“丹妈读童书”(低阶)、“静观万物皆自得”(高阶)……和孩子一起去童书馆或图书馆翻阅,请那里的老师推荐版本,也是不错的选择。之前在回龙观,科慧老师的“爱丁岛童书馆”就一直致力于把优秀的童书推荐给大家。当大家不确定一些流行读物是不是合适孩子时,也可以在班级群里交流一下,看看读过的家庭是怎么想的。让我们共同来建设健康美好的书香环境。
无论是专家推荐或是同学之间流行,我还是建议家长们,不要随随便便买书,不要让渡教育孩子的主导权。买来书以后,自己要先翻看一下,从“审美-文字-叙事结构-生命联结”这四个层面把把关,对孩子在阅读的书,做到心中有数,也借此更了解孩子内心所思所想。要是一本书买回来之后看着不过关,或者需要孩子更大一些再看,我们也要先收起来,宁缺毋滥。
毕竟,还有那么多好书可以看,生活里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