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在《白说》的序里说,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不过,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推翻的说法;当我们打开这本书,读着读着便不难发现,不管他姓什么,这本书都非“白说”。
《白说》全书包含有五部分内容,分别以岁月、价值、沟通、态度、时代为题。白岩松说,这些文字都是和青年人沟通交流时的内容,用时髦的话说:像心灵鸡汤。
然而,心灵鸡汤,在这年头是特不招人待见的文字。确也是,书中很多东西比较适合年轻人去读,今天我把它拿出来,是想就自己感兴趣,或者说引起我共鸣的话题,来略述感悟。
首先说“无用之大用”。白岩松说,中国人不做无用之事。认为“闲书”无用,“闲逛”无用;而那些与升官有关的,与发财有关的,与出名有关的,等等指向性、目的性、功利性极强的事,则被人们看作“有用”之事,是人们感兴趣的。于是乎,为了这些有用的东西,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昂贵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比如钻戒。比如艺术品。在这里,作者提到了著名画作《富春山居图》,此乃一个迟暮之年的寂寞文人,用了六七年的时间完成的。之后,作家黄公望因感叹自己年老无用,逐将此画赠与一个名叫“无用”的僧人。而今,几百年过去,当年那些有用的达官贵人不知哪里去了,而这幅无用之人所作的无用之画却是得到后人的无比珍视。此乃“无用之大用”。
再来看“忙”与“闲”。白岩松说,我们为名忙,为利忙,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原本为了这些事情忙,是因为觉得它们跟幸福很近,可是后来把幸福都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