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团圆》,基本上算自传体小说。大家都能对得上号,九莉就是张爱玲。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我就买了一本,那个时候把她的主要作品都读了一遍。
印象里,张爱玲的妈妈似乎不喜欢她,对她不够好,只顾自己追求新潮,几乎不怎么管这个女儿。
今天下午又重读《小团圆》,竟然又看出不同来。今天的我已经不是当年读《小团圆》的我,如今更能体谅为人母亲的心。
书里有这么一段描写:九莉的妈妈蕊秋和姑姑一起去欧洲留学,一走四年,回来的时候先是舅舅家接回去,然后在深夜里回到自己家。
她没有马上奔去孩子睡觉的房间,像个妈妈一样在孩子睡着的脸蛋上亲一下,而是让佣人把孩子喊起来穿戴整齐来见她。
这个细节描写让读者看出来了张爱玲对妈妈的不满。
张妈妈虽然行为上是新式青年,内在的里子却是旧式的,她讲究老幼尊卑。虽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带得少,感情没那么深厚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看到九莉的袜子紧了。可以想见,那是一个母亲久别重逢后把孩子从头到脚地打量。她对佣人说:“哎呦,这袜子这么紧,怎么还给她穿着?”口气里是满满的心疼,这话不正是一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的话吗?
张爱玲去香港读书也是母亲送过去的,虽然经济上拖累了她,她在钱方面抠门了些,想想那个时候的女人,养活自己已经不易,再拿出来钱供养女儿去读书,就算她说点埋怨的话又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她对张爱玲说:“我这辈子已经完了。其实我都已经想着,剩下点钱要留着供给你。我自己去找个去处算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母亲的真实心声吗?
母亲是爱她的。
最后让张爱玲对母亲彻底失望的是那800块的奖学金,被母亲一个晚上打麻将输掉了。
这个事情着实令人心寒,但是母亲不完美就不要她了吗?
张爱玲一生都没有子女,她说:“生什么孩子,生出个死亡。”
“养儿方知父母恩。”无论怎样,张妈妈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一个孩子的母亲。
张爱玲如果有孩子,她就会理解母亲。在当时,母亲给了她能给的。
张爱玲如果有孩子,在书里她就不会那样写母亲,生生地透着悲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