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的路上,我要经过一个幼儿园。黑色的铁栅栏把它隔成了两个世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常常惹得行人驻足观看。
有一次,园里举行亲子活动——宝宝爬爬大赛。现场热火朝天,孩子们蹶着小屁股拼命地往前爬,家长和老师们则在旁边大喊加油。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瞬时把我吸引住了。
在比赛过程中,当一个男孩爬到一半时停止不前了,扭过头来向妈妈求救。妈妈二话不说,马上跑过去,扶着孩子就到了终点。看到这个情景,有的家长大声喝彩,说不管什么手段,只要赢了比赛就行;有的家长却连连摇头,认为违背了体育精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赞同后者的观点,只有家长适时放手,孩子才会快乐成长。
俗话说,母子连心,孩子出生后对妈妈有天然的依赖性。在三岁之前,妈妈的陪伴很重要,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但是,在孩子三岁之后,尤其是上幼儿园后,妈妈要学会放手,千万别让孩子养成依赖性。
试想,如果那位妈妈当时不去帮助小男孩,孩子可能只是歇一会,看看没有指望,就会继续爬到终点。然而,那位妈妈却做了错误的决定,看似帮助男孩赢得了比赛,实际上让他失去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得不偿失。
我又想起乡下邻居家的一个男孩,上面有四个姐姐,父母对他从小娇生惯养。男孩上小学时就留级,勉强坚持到初中毕业,嚷嚷着读书累,死活不想上学了。
在父母的软磨硬泡下,男孩好歹同意上职业中专。可是,他去了一个星期,就打电话说吃不惯、住不惯、想家了。妈妈一听就心软了,第二天就把儿子接了回来,然后又办了退学手续。
不久,妈妈又让男孩跟一个亲戚学修车,可是男孩却嫌又累又脏,干了几天就跑回来了。就这样,现在男孩快三十岁了,还一事无成,光棍一条。他天天上网打游戏,靠家里养活,俨然成了啃老一族。
有人跟男孩的妈妈说,当初你就应该狠心一点,逼孩子继续上学或者外出打工。她也点头称是,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孩子已经长大了,她想管也管不了了。
父母爱孩子,真心帮助孩子,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父母也要明白,孩子的人生路终究要靠自己走。他只有迎难而上,才能适应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毕竟,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只有父母适时放手,孩子才能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