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给自己的进化史
乔家大院背后的故事(三)

乔家大院背后的故事(三)

作者: 几0一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12:23 被阅读0次
    乔家大院剧照

    《乔家大院》是一部晋商的经典作品,描述了祁县乔家堡乔致庸的人生历程,从最初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致仕抱负,到后来不得不踏入竞争的商场,再到后来因纯粹的读书人情怀而遭受重创,最后到事事看破放任山野。

    给我们展示了晋商的发展,也展示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除了商人的身份,乔致庸骨子里面可以说是一介儒生。通常我们意识中的商人,不免会扣上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抠门吝啬的帽子。

    而乔致庸代表的儒生从商,将儒家精神运用在经商这件事上,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

    我们知道,商人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不受重视的,所以流传着“士农工商”的阶级地位排序,由此可见商人地位之低。

    由于生于商业世家,而又是一直耳濡目染着儒家学术,天生对于致仕和经商两种矛盾的身份,会有不同于多数人的看法和见解。

    在《乔家大院》的开始,乔致庸在龙门赶考前对于经商的阐释,已经展现出他儒学商用的认知。

    他谈到:“商旅不行,货不能通南北,物不能尽其用,民不能得其利,民无利则国不富,民不富则国无税,国无税则兵不强,兵不强则天下危。由此可见,这大力发展商业,是富国强国的根本”。

    而也就是这次的机缘,让他得到了主考官胡沅浦的赏识,也才能够在后来的商业道路上的几次关键节点,得到了胡大人的鼎力相助。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而真正的智慧也不是一元论地认定经商就是难登大雅,或者读书人就一定要致仕才能够发挥个人才智。

    正如“一阴一阳之为谓道”,在乔致庸的观念中,两者并不存在冲突,而是同样“道”的不同的表现方式,而最终都是为了能够兼济天下和造福万民。

    乔家大院剧照

    第三、仁义宽厚。

    除此之外,乔致庸的身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儒家提倡的核心“仁义礼智信”,而其中的仁义宽厚更是成为他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可以自然地调和看似两种不同的矛盾冲突。

    在剧中,我们最常看到的场景,就是可能之前还是和乔致庸竞争和对立关系的,待事情过去之后,往往都成为他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在他后来的商业发展都提供了帮助。

    成为对手很容易,但是从对手变成朋友,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就是个人的人格魅力体现。

    那么,乔致庸又是如何通过个人的仁义宽厚,实现自己的人脉网络,以及推动商业版图的拓展的呢!

    乔家大院剧照

    一、忠义仁厚感戴老。

    在刚接手乔家事业之初,本就面临着本家挤兑和伙计跑路的难题,这时候又遭到土匪刘黑七一伙的威胁。初生牛犊的他,带有儒家的刚正不阿气质,更是在村口扬言,当晚要会会刘黑七,对方不来就是怂包。

    虽然接着他召集大院上下皆兵,并且加强训练,但是内心还是有些打鼓。这时候,有人谏言说刘黑七唯一怕的就是他原同门师兄戴二闾。于是赶紧和孙茂才去请戴老出山,但是正好戴老重孝,正在给母亲守孝,自然他们去了多次都没有见到。

    而后跟随戴老徒弟一同上山拜见,戴老自不搭理,每日只顾磕头守孝。

    这时候,乔致庸表现出他个人的态度,就是每日陪同戴老寸步不离。人家磕头,他就跟着后面磕头。人家入夜睡觉,他还是跪立在坟前。没有半句言语,也不出言求助,就是默默地陪伴。

    连续几日,戴老终于先说话,表明自己和刘黑七已有言在先,两个人互不干涉彼此的事情。

    而这时,又是比较考验说话者的说服能力的。既然对方话已至此,强于请求自然也不妥当。

    因此,乔致庸先说了听闻戴老前辈是德高望重和义薄云天的大侠,所作所为都是挽救苍生和平民的忠义之举。而他个人也是如此,自己性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家中上下老小的安危,侠者必然不会见死不救,因此恳请戴老帮忙。

    原本乔的陪同守孝已够仁义,再加上这番言语,无不打动戴老愿意跟随他走一趟。而后,也在解决这一次的危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与镖局结下了情义,并在后续押镖中多次帮助乔家。

    乔家大院剧照

    在这里,我们更多的可能看到戴老是被乔致庸的行为所感动,而其实也取决于乔的说服能力。他并没有死气白咧地请求,而是站在仁义这样的道德制高点,来阐释了侠者所作所为,并且抬出不是自己害怕,而是许多无辜的人需要帮助。

    这不可不说是超高的说服技巧,就像孙子兵法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我要你去做,而是大势和形势需要你。

    这就比较厉害了,本来是自己是弱势的一方,而通过道德转移,让自己化被动为主动,留给对方选择的就只有完成侠义和不顾侠义,而人的行动也通常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理由。

    同样,这给我们谈判沟通中也有启发,不管自己是处于谈判的哪一方,要先听对方说,然后找准切入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抢占你们之间的制高点,给出对方不能拒绝的理由,然后让对方去做出选择,时刻掌握主动权。

    当然,这并不是说是诡辩,而且感动对方并不是说仅仅说的好听就够的,儒家“一以贯之”也是这个道理,你的行动和言语要相对应和统一,并且是坚持始终如一地去言行。

    这也给我们带来反思,都在谈“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做了这些对你好,你却不为感动,还不帮忙。或者我都这样低声下气恳求你了,你还不理不睬。我想也是没有做到“一以贯之”的道理,从乔的身上我们应该有所感悟。

    因此,我想正是乔致庸内心高度认同“仁义”,才能够始终以此作为准则知道所做所说,也正是这份仁义最终成功化解危机。

    乔家大院剧照

    二、仁厚有礼折邱老。

    打败一个人很容易,摧毁一个人也并不难,而能够摧毁却不置之死地,并且能够化敌为友,这就不得不说是高贵的品质和智慧。

    在《乔家大院》中,乔家在包头和邱家“高粱霸盘”的竞争中,最开始就以乔致庸大哥的死结下梁子。而剧情的开端也就以此次事情作为导火索,在最初乔致庸各种诱惑邱家抢购高粱,但邱家老谋深算始终不上钩。

    眼看着银两用尽,这时候在老丈人的资本助力和北京的舆论下,邱老东家信息误判而重金收购高粱,乔致庸也安排大肆将高粱全部抛售出去,最终事情显露,而邱家败势已无法挽回。

    这时候,乔致庸本可以临门一脚将邱家产业置之死地,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次日亲自登门拜访,两个素昧平生的人第一次见面。

    乔致庸上来就先是磕头作揖,向邱老请罪,说在这件事情上是他大哥有违山西商人间霸盘的禁令,现又是自己触犯了老前辈,把他陷入这种境地。

    并说明邱家的今天就是乔家的昨天,如果继续结下心结,那么今天的邱家也会是明天的乔家,因此冤家宜解不宜结,希望在此化干戈为玉帛。

    其后,又是坦言,邱东家在山西商界已是德高望重,是晋商的先驱和表率,希望能够跟随邱老重建山西商人的商业秩序,秉持相互协助、互帮互助、为强国富民经商的原则,避免相互挤兑和尔虞我诈的不正当手段。

    再而,此次前来不仅为了赔礼请罪,更是希望能够收购十万两的邱家爆仓的高粱,以免邱家被再次挤兑。

    此番话出,无不让邱老心悦诚服,自叹:“乔东家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宽广的胸怀”!

    同时,他说:“商业竞争谈判,多是通过权利和金钱威逼,而乔致庸却是站在仁义的高度,用仁义让老朽不得不这样做”。

    自此番事后,乔致庸和邱老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并在此后的多次危机中站出来替他诚信背书,并且也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

    古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在乔致庸的身上,我们自然可以同时看到这两种气质,一方面为了乔家的生意和汇通天下,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为人处世方面,始终贯彻着仁义厚德的原则。

    而在这方面,我们也能从乔身上受到启发:

    真正的强大,不是你谁都可以打败,而在于你明明可以打败,却装作自己没赢。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的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没有永远的强大,关键时刻给别人留点面子,也就是给自己积累德行,也就不会让自己屹立于万众瞩目之上。

    真正的智慧是在于合情合理和融洽,而不是天下之大唯我独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你身边没有竞争的平衡力量的时候,也就是你即将衰败的时刻。

    而如果乔致庸在这件事情上,一举把邱家挤兑破产,我们可想而知运势会怎样发展。

    乔家大院剧照

    三、先胜再败服成大。

    在前面我们讲过,乔致庸在初涉票号行业的时候,本来想号召票号前辈成青崖为代表,联合各个票号共同发展,以实现互联互通汇通天下的大事。但是,最终并没有得到成的赞同。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乔家的大德通票号开业了,即使是在开业当天,成青崖也没有给半点面子,更是带走了很多同行和登门的客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度量之小,以及乔致庸面对的难局。

    不但如此,更是在接下来乔家票号没有生意的时候,接二连三地不断挤兑和为难。情急之处,无奈拿着广盛源过来挤兑的金元宝反过来去广盛源兑换现银。这时,乔致庸也自知这样下去无异于互相伤害,因此只好登门道歉。

    而这时候,两人已经成你死我活的僵局局面,老丈人陆大可当机出面,拿着在广盛源的两百万两银票来兑现,这样一来,直接就是让广盛源兑不出银两而破产。

    但,随机陆大可并没有单方面帮助哪一方,而是为了化解两者的矛盾和僵局,一方面是为了女婿乔致庸的适可而止,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成青崖留足面子。

    之后,又叫来乔致庸当面给成老请罪,是自己一时糊涂才酿成今天的局面,实在是有愧于成老,并希望成老能够给自己机会,在之后能够好好互助做好相与。

    在这场竞争中,在双方力量角逐的最后时刻,我们可以看出,乔致庸其实已经占据主动地位。因为,只需要陆大可稍微用力,广盛源的前途必然是消失。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就在于为什么乔致庸和陆老都没有这么做。其中的道理,也是出自于儒家的仁义厚道,不是不可以打败你,而是能胜而不胜的中庸思想。

    因此,做人做事都需讲究适可而止,要有敬畏的心理,地低为海人低为王,为人处世需保持谦卑,切不可孤高甚傲。

    即使自己再占据优势地位,也要时刻敬畏无形的力量自己所没有察觉。而今天经常谈的危机意识,也是出自此阴阳之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要胜的时候谈败,在败的时候而要不馁阴阳转换的道理。

    乔家大院背后的故事(三)

    而乔致庸身上所散发的仁义厚德的气质,不仅仅说以上的这几件事情上面。

    像祭拜默默无闻和不曾相识的石氏夫妻,感动了是一直等待找乔家复仇的石氏遗孤铁信石,而他本人又是乔致庸的保镖,可想而知,如果乔不仁不义,那么可能早已被害。

    还有就是给原本自己的对头和敌人刘黑七冒死收尸,只因为一句是我把他带出山西,才使得他加入太平军被杀。对待恶人尚且如此情义,可想而知对待受苦受难的百姓更是如此。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乔家毅然收纳难民开设救济粥铺。而且,在每年的春节,都会亲自给挨家挨户地送粮送肉。

    以上种种,我们可能感觉,乔既不像商人,又不像书生,更不是地方官员。

    但是,之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从官致仕才能够为国为民。从乔致庸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怀有兼济天下的仁义之心,都可以在所做的事情上面锤炼自己。

    可能有人会说,仁义是传统文化的糟粕,现在经商讲究利益第一,就是要尔虞我诈和机关算计,就是要和其他同行竞争挤兑,形成一家独大的地位。

    但没有商德的就像没有灵魂的人,是不可能存活的,短期也许能够依靠不义而存活,但终究会因为失去基础和信任,最终殒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大凡基业长青的企业,一面在谋发展,一面在行义事的原因,而所谓的企业使命也必然是利于社会和人类。而对于这样的使命认同度和执行度,必然直接关乎企业的基业长度。

    而之所以乔家和晋商能够流传至今,从乔致庸的身上也可以看出缩影,不得不说根植于仁义厚德载物的传承,更多的道理和智慧各自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乔家大院》电视剧

    百度图片

    百度文库

    《易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乔家大院背后的故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jo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