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使用现成的HTML 然后在加载完页面之后使用js来加载数据,这带来了很多潜在威胁。所以今天来看看其他框架是怎么做的。作为参考的框架是playframework。
在Play Framework中,每个请求最终会调用一个开发者定义的action函数。开发者在这个函数中对请求进行处理。也就是控制层的逻辑。在action函数中,开发者可能需要根据请求使用模型层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模板,也就是视图层。之后交由框架处理,将数据加载到模板中,并完成最终输出。一个action函数大概是这样: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extends Controller { public static void stockCommit( String barCode, String name, Long cost, Long price, Integer stock){ if(!(barCode != null && name != null && cost != null && price != null && stock != null)){ String message = "输入有误"; render(message); } Product p = new Product(); p.barCode = barCode; p.name = name; p.cost = cost; p.price = price; p.stock = stock; p.save(); render(p); }
这里的Application 类继承了Controller,定义了stockCommit方法,处理提交库存的请求。一般的控制层的任务便是如此,处理数据,并最终显示页面。
页面由模板文件而来,模板文件中使用了占位符并可能运行一些Groovy代码。模板可能已经编译过,变成单纯的Groovy代码。调用render() 之后,这个模板文件会被执行(使用Groovy解释器)并返回最终的HTML代码。调用层次如下:
Controller.render ->Controller.renderTemplate ->Controller.template //找出actin对应的template名字 ->TemplateLoader.load //根据找出的template名字加载template并编译(如果还未编译的话) ->throw new RenderTemplate(Template template, Map<String, Object> args) extends Result //将找出的template模板交给RenderTemplate ->Template.render( Map<String, Object> args ) //RenderTemplate调用传入的template中的render,得到最终的输出 ->Template.internalRender(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args) ) -->GroovyTemplate.internalRender
这里关键一步便是Template.internalRender(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args) )。 这个函数里面,准备了Groovy运行环境,并最终将模板文件执行(此时的模板文件已经被编译成Groovy代码)。最终执行结果是一个String,便是最终要返回给用户的页面内容。此后这个String由框架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内容返回给浏览器。Play Framework的框架核心部分很有意思,网上有相关描述,这里不说。
可以看到,Play Framework的页面是在一个请求到来之后才生成的,在生成之前相关数据已经准备好,并嵌入到页面中。这其实是大部分框架的作法。这么做的特点是:
1. 业务逻辑在后台执行。
2. 每次都需要运行模板文件并生成最终的字符串。
相比之下,公司的作法是:
1. 在请求来的时候找出对应页面(HTML),并返回给用户.
2. 页面包含JS代码,在页面加载完成的时候立即执行,调用后台Java代码,收集数据并填补到页面上。
这么做的特点是:
1. 页面加载分为两步骤,先加载整个页面再加载数据。
2. 所有页面会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生成,被调用的时候只需要读取并输出即可。
在有些时候,有些控件会根据数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由JS控制的,这样一来用户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运行JS来改变这些控件的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页面是原先就有的,所以必须提供“最大级别”的控件集合,然后再在客户端进行限制。这实际上相当于没法控制(客户端可以自己编写JS代码并在当前页面上执行)。
而由后台动态生成页面的作法就不同了。先有数据再有页面,页面的最终效果由数据决定,传送到客户端的都是“恰当级别”的控件集合。这对于ERP 产品来说很重要。
另外,考虑到速度与效率方面。Play Framework可以预编译好所有的模板,需要的时候将模板脚本运行,其实也就是将其包含的字符串填上占位符并全部输出即可,没有复杂逻辑。而直接输出HTML 的作法,其实也是读取文件并将其输入到服务器的输出流上。更何况在加载完页面之后还需要第二次通信将数据填补到页面上。
明天有机会的话去问问开发这个框架的组,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