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刘媛媛的书《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
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的矿产分布图吗?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矿产丰富的区域,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开采?
大概想一下的话,会有三个选择:
第一,可以用手挖;第二,用铲子挖;第三,你可以去买一台挖掘机。
聪明人肯定要用挖掘机,挖掘机使用杠杆原理,让你付出更少的辛苦劳动,挖到更多的宝藏。
还有一些人,根本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他们会徒手挖掘,并且被自己的辛苦感动。
我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杠杆,让我除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之外,去撬动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这并不是鼓励大家投机取巧,而是要习惯用这样的思维去想事情,如何“搞定一个,撬动更多”?
以前我们总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是鼓励每个人都要勤奋,本身意图没有错,但是按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方式去努力的话,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纯靠一分一分地出卖自己的脑力、体力去获得价值,那么,如果想要收获更多,就只能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
我可以做到“一个人顶两个”,或者“我二十四小时不睡觉,能顶别人三个”。
然而时间是有上限的。
时间的上限,决定了我们收获的上限,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模式的缺点。在这种模式下努力的话,你每天都很累,但是收获的东西很少,最重要的是,你看不到出现变化的可能。
这个模式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增长的速度很慢。
我们正常人的增长曲线一般是这样的,横轴是时间,从22岁开始工作,到65岁退休,纵轴是我们的收获,我们的增长曲线是一条斜向上的曲线。
图片《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一开始的时候,月薪五千,年薪六万,这条线的角度就会平缓一点,增长缓慢一点,到了后来,年薪一百万,这个角度就大一点。对一个低起点的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增长方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爆发式增长,才能完成低起点的逆袭。
怎么实现爆发式增长?
就是把我们“投入一,得到一”的模式,变成“投入一,得到无穷”的模式,加入杠杆。还是那句话:搞定一个,撬动更多。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只要给我们一个支点,给我们一根足够长的杠杆,连地球都是可以撬动的。如果把杠杆运用在人生当中的话,就可以让我们付出同样的努力,但是得到数倍的收益跟影响力。
怎么给自己的人生加杠杆?
先拿我自己来举例,我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加了很多次杠杆。
在读高中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成为投资银行的经理,出入高大上的CBD,因为我那时候没见过世面,所以能想到的最好工作就是那样的。
但是以我当时的成绩跟当时的身份,不可能接触到这种机会,尤其是有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在学历方面要求非常严格。
所以我就给自己加上一个杠杆——“北京大学”。
只要搞定北大,就能在我身上附加北大的名气和资源。
对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个世界上认可北大的人比认可我的人要多得多。实际上,上不上北大,我的能力变化没有那么大,我还是我。即便在北京大学,能跟老师学习到的也有限,更大程度的开悟,要靠自己学习。
但是加不加“北大”杠杆,差别就大很多了,北大帮我撬动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些机会可能是那些不读北大的人得不到的,或者很难获得的。
那我当时要做的事情就很明确了:集中全部的力量,去冲击考北大这一个点。
最后通过搞定北大,完成了第一次爆发式成长。
后来我发现,加上这个杠杆还不够,小时候真的很天真,认为一路拼命,逆袭一个名牌大学,就能前途无量。
等我大学毕业之后才发现,从一个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考到北大,确实是完成了一个跨越式增长,但是这时候你的终点,可能只是到达城市小孩的起点而已,这也是那么多寒门学子后来会面临悲剧的原因。
许多年轻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成长阵痛,发现自己不是盖世英雄,只是普通人。因此到社会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实现梦想,而是赚钱养家。
我看到过许多努力的农村孩子,终生奋斗在城市里终于安家立命,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房贷和车贷。
这太让人难过了,要知道,这些对某些人来说,只是人生的标配而已。
我不想这样,我不想在我最好的二十几岁,被钱绑死。
毕业了一次我就明白了。
其实我们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把所谓的好工作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然而好多问题也不是好工作就能解决的。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开始拼命寻找其他出路,读研期间,就遇到了《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
如果我不参加《超级演说家》,我的演讲能力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超级演说家》给了我一个上台训练的机会,给了我一个集中思考的机会。但实际上这些能力在以后的人生当中,我也会慢慢获得。
《超级演说家》厉害的地方并非“演说”二字,而是它电视节目的形式,同时还有网络传播,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
加上《超级演说家》的杠杆,也会事半功倍。
在这之后得到的合作机会,可能几倍、几十倍于之前我没有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
如果没有《超级演说家》这个舞台,我的演讲能力可能最多用在给领导做汇报工作的时候了,虽然这个能力肯定有利于我的升职加薪,但是跟《超级演说家》带来的能量却没有可比性。
参加完节目的我打算开始做课程。
这个是我在校期间就一直在做的事情,我的第一门课并非在所谓的知识付费元年做出来的,而是在校期间做的。
那时候我就对学习这件事情无比感兴趣,在北大期间我很喜欢采访我的同学,问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甚至会为此请他们吃饭。
收集了许多学习方面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最终,我做出了一门关于学习方法的课程。
那个时候,我模糊地意识到,这门课程必须加上互联网杠杆。
如果做线下课程,一套课需要讲三天到五天,然后一年内不休息,最多可以讲个几十次,就达到上限了。
打开上限的方法在于,必须要给这套课程定很高的定价。
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或者获取经验越来越方便和便宜了,知识和经验没有那么值钱。
小时候我去听李阳的讲座,现场他会用高亢的声音营造热烈的气氛,也会使用一些心理战术,让大家花几千块去买一套英语书。
但是英语书本身的定价只有几十块而已。
与其说人们为了知识付费,不如说是冲动消费。
而且李阳真的很辛苦,他每年在全国各地来回跑,全靠自己这样一场一场去卖课。
互联网技术则可以让你一对多授课,多到几万、十几万都可以。
然后再通过合作,加入渠道杠杆,放到别人的平台上,用别人的流量来扩散,这样的话,我们的一套课程就可以撬动更多的人来听,这个课程只要放在那儿,只要还有人愿意来听,它就可以自动地为更多人提供价值。
在上课形式上,其实线上跟线下内容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而加入杠杆就可以让一份付出被无限放大,回报也会大大地增加。
听众只要付出百元以内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课程,而我只要讲一次就可以完成授课,不用一年365天在全国各地奔波演讲,只要集中精力去研究更好的课程就可以。
图片: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