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想问送大桶饮用水的师傅再要一桶水,家里的已经基本见底了,师傅的回复让我忍俊不禁:拿桶来换,就可以,想多要一桶水不好意思,桶不够了。直到下午上班,看到每层楼、每个办公室里的剩下的喝完了却又因为疫情没办法归还的桶,这才会心一笑,原来是这样。桶的稀缺,不由得想起来这三年疫情,口罩、药品、核酸等各种医疗物资的稀缺。
常言道,做事情要留有后路。反应在资源上,就是要有所冗余。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段子,也有说是面试题的:你牵着一头800KG的牛,要过一个承重量是700KG的桥,怎么过?标准答案是:直接过!按照规范来说,桥至少有50%的冗余承重量,也就是说,承重1050KG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医院排手术表的案例:某家医院手术安排太满,手术室也满,手术医师也忙,请教一个调度大师说怎么才能尽可能少的打破原定计划?答案居然是:在本就紧张的手术室资源之中,冗余出来一间手术室以供备用!细想来,其实很有哲理。
作为个人,要对当前所处的大环境大趋势有所感知。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时间安排有所冗余。凡事在分清楚轻重缓急的基础上,需要有条不紊的落实。有些事情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很紧急,那没办法,需要往前赶就往前赶。有些时间可省可不省,就需要省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有些工作可以提前完成,就看自己时间充裕程度,有时间就早点弄完,没时间甚至可以拖一拖,毕竟工作是永远不可能干得完的。
更重要的,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大脑空间留下一片冗余。读过《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这本书,让我对学玩统一、工作和休闲统一、稀缺和冗余统一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贫穷,居然是我们天天在想着怎么赚钱怎么省钱。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忙碌,居然是我们天天忙着做这做那。所谓合理统筹,合理规划,经常被过度解读成废话套路,其实不尽然。在思维层次中,我们要给大脑留下冗余的空间,要给心灵留下冗余的时间,不让自己陷入不自觉的时间流逝与虚无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的长期规划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