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社会都聚焦于成功,你是否也被集体意识裹挟着,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鸡娃呢?
以下是爱和自由教育机构安长喜老师讲座内容摘录。或有错漏,敬请指正。
你如何支持到孩子,取决于你自己是否能对曾经自己经验失败的创伤的疗愈。当未曾疗愈的创伤情景再次出现时,你会仍然把自己锁定在失败里,并传递给孩子。
安老师分享自己的案例:
关于人设:是一种约束,持续一个状态的假象。
例1:午后,讲座台下观众离场、困倦。千人场剩几百人。
面对台下场景,自己开始产生与成功相对抗的情绪能量:懊恼、羞辱、气愤,进而感觉到失败。
当往更深处探寻,看到底层的感受:在自我价值层面上,认为“我不够好”。
调整:以播放视频及提问的方式,给自己一点空间调整
回看:一场失败的讲座,并不能影响再次站上讲台。
例2:台下观众表现出对讲座的不需要,甚至被胁迫、对抗、蔑视、浪费时间。
感受:尴尬、恼怒
调整:尽量理解那个场域
自己的改变:
每次再开始前对自己说:
是的,该来的人都来了,该听到的都听到了,该睡着的都睡着了,该离开的都离开了。
获得礼物:选择站在讲台,这样的情况是讲台的一部分。自己也是一个参与者,体验者。站在讲台、被人追捧,不意味着等同于成功。
顺利、挫败都存在,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事物。
分享建议、方法:
做一件事前,清晰的增加一个意识,事件是一个完整的历程。过往,不去追。
做一件事情,是去经历,去完成。
完成:从开始到结束完整的经历,有开始、缓冲、高峰、低谷,并不只是意味着成功。
自己未完成,会在孩子发生相似历程时,拽孩子回到那个点,卡顿在那里,让孩子再次经历自己的那个创伤。
例:安子健拼乐高
从小乐高爸爸拼、自己玩,到自己开始拼。
拼错、少配件、看说明书,气愤、哭闹、扔打、诅咒、骂玩具。释放。
陪伴时,看着,等待,在孩子没有提出需要帮助时不介入。
反复不断释放情绪、发现问题、自己调整,还总结经验,不再全部拆掉,:“看,只拆到这里就可以修正了”
14天之后,经历各种情绪、痛苦,完成了。
有多大的对成功的渴望也会经历多大的失败和痛苦。
生命如是。当不是预期的状态,可以告诉自己:是的,事情不是那么理想,事情是完整的。
善待自己的过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