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友人轧马路
突然她问我:你有没有想过,30岁的时候一事无成怎么办?
说实话,听到这句话,想骂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反应是这样。
30岁,好像再转两个身就到了
之所以这么恐惧是因为离得太近,感受到了威胁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78934/4c0667444510bcd0.jpg)
步入社会,大家聚在一起,很默契的回避“理想”这个话题,因为我们发现,谈“理想”有点嘲讽。
工作之后,我们的热情燃烧的太快,随即枯竭。
然后每天想的是下班、吃饭、假期。
或见朋友或玩游戏或迷迷糊糊睡过去
再开始重复的一周。
等到某个特殊的日子,蓦然发现,荒废了时间,被内疚、自责、焦虑,这种躁动的情绪萦绕,痛苦又不安。
可是,转眼就忘了
直到被下一个“2017再见,2018你好”重新刺激。
总觉得大多数人是不长记性的
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数次。
于是,跌跌撞撞,到了30岁。
为什么是30岁呢?
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对社会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有一定的为人处世原则,有了成熟而独立的思想。
所以,当谈到30岁,一事无成的时候。
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深深叹口气
自己比谁都明白
应了那句话:
现在的一切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都你自己选的。
仔细观察身边的人,30岁?
一抓一把
好像一事无成是他们,也不是他们。
问题关键就在于人们是怎样界定“一事无成”的“成”。
有车有房有存款?
有价值有地位有尊严?
还是寻得人生伴侣,父母安康,工作顺心,生活安定?
当然,这是没法界定的。
我想更多的时候这个“成”是相对自己而言的
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接纳
就算有所“成”吧。
每个人都自命清高,就算很多时候都知道自己只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但内心深处,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机会肯定会发光,也许,有的人会带着这样的想法活一辈子,到死都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我们畅想未来的时候
还是希望它是明亮的
这样才有走下去的勇气与必要
我们担心又害怕
怕30岁的自己对不起现在的踌躇满志
还是怕现在的不上进会让30岁的自己难堪?
说不清楚
总之,它会不急不慢的到来
不管你冷漠还是热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