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食堂,炊烟袅袅
他们憋足了气,要唱昨晚学的战歌
黝黑的脸庞,映着晚霞的光
一道道那么闪亮
染红了心
也染红了伤痕累累的臂膀
连长举起手打拍子
有力的拳头划破空气
唱起来,唱起来
不失豪迈,传出信念与忠诚谱写的声腔
翻找泛黄的日记本,王徒在扉页看到这首诗,万千记忆如潮水一般,顿时涌上心头。
……
2009年腊月,北方新年。
万家灯火通明,纷飞的大雪中,人们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鞭炮声、欢笑声,传出很远。
正是奔小康的时代。
孩童穿了新衣裳,年夜饭摆了八个盘,哥哥姐姐买了新的诺基亚手机……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个人脸上。
年后,剃了锅盖头的王徒,骑着自行车穿过不太平坦的柏油路,与发小一起赶往新华书店。
压岁钱可供支配的不多,除了买几本钟爱的漫画书,剩下的,就只能到小卖部去拿两包老北京方便面了。
这个时候,一部名叫《士兵突击》的电视剧依然很火,大街小巷都在放。
他俩靠在柜台上,仰着头,眯着眼,紧盯那从未接触过的画面。
一群穿着迷彩绿的人,在泥水潭里抗木头,一边高举,一边呐喊。
这一幕,就像是有人在作一副画,用了很多颜料,一股脑地涂抹过来,浓厚的色彩就直接印在脑海里了。
那神态与嘶吼,和泥巴染过的红色旗帜,以及,忘不掉的绿,橄榄绿。
小时候,在姑父家见过,他很早的时候当过兵,房间里有一张极为珍贵的老照片,就是穿着这种颜色的军装。
看着,看着,王徒忽然说:“你看,他就是许三多。”
电视里,正好是许三多做单杠卷腹那一幕,他憋红了脸,眼神倔强,汗珠子跟下雨一样。
发小点点头,把袋子里的方便面全部倒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我知道,我看过两遍。”
“许三多呀,太傻了。”顿了下,他又添了一句。
“不傻,他们保护咱们呢,多伟大。”王徒争辩说,脸蛋已经红了。
回家的路上,一颗杨树被雪压倒,躺在了田地里,有工人用柴刀把枝杈砍掉,仅留了光秃秃的树干。他们四个人一起抬,废了好大的力气,才给装上车。
还是那些士兵厉害,两个人都能抬很粗的一根。
王徒在心里默默比较。
其实,当一种特殊情绪感染到思想后,就会很难再产生改变了。种子扎根,在一种叫做“崇拜”的念头推动下,人生已下意识的作出了抉择。
王徒要去当兵,得到了家里人的大力支持。
姑父更是把王徒叫过去,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一杯酒下肚红光满面,想讲两句时,笑容中就带有严肃了。
“当兵好,光荣。但在部队,得能吃苦,一定要当个好兵。”
“恩。”面对这位老兵,王徒重重的点了点头。
……
2010年12月,鞭炮炸响在县武装部大院里,送行的人群散开一条路,载满新兵的大巴车缓缓驶出。
有人不舍,有人哭泣,离别总是格外伤感。
车窗外景物交替,车轮在漫长的路途中带走的,不仅是平静的生活,还有记忆中熟悉的家乡。
从北到南,从小县城到大都市,从陌生到慌乱。
一支笔,在辽阔的祖国疆土上勾画,一撇又一捺,写下两个字——中国。
王徒知道,在那些看的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都会有绿色的军营、小小的哨所,和无数个“许三多”,他们穿着一样的衣服,有着一样的名字(士兵)。
汽车转火车,铁轨延伸在秀丽山河之上,视线所及,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天空蔚蓝,大飞机翱翔而过。
太空之外,神舟、天宫火箭直指繁星。
还见到其他的画面。
孩童在嬉戏玩耍,青少年带着红领巾走向教室;工人们如同蚂蚁一样,攀爬着、忙碌着,为建设新时代奉献力量;教师、邮递员、医生……各行各业都在坚守岗位。
恍然间,还能听到歌声在唱响。
“我们劳动人民最快乐。”
校园里、大街上、闹市中,属于一个伟大国家逐渐升起的朝气,正覆盖到每个角落,党旗飘扬之下,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一片祥和。
莫名的,王徒低下头,抚摸着还没佩戴任何军衔标志的迷彩服,忽然觉得肩头更沉重了一些。
他虽然还不知道士兵职责,但他清楚军人的使命。
大红花别在胸口,鲜红得如同朝阳,也更像是一颗纯净的心脏。
……
从遥远的记忆中醒来,笔记本上的文字映在眼中,依然是那么的清晰与熟悉。
这首王徒写在军旅时期的无名诗歌,记录着一些士兵在军营里的点点滴滴,虽无太多话语借以描述,却是军营生活最为生动而深刻的真实写照。
把日记本再翻过一页,还有一首诗歌记在纸上。
夜在灯下痴迷
老兵卧床听雨
谁又往着远方独自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9334/23a46efd680179ea.jpg)
同样是无名诗,时间是——2018年12月。
从2010年12月,到2018年12月。
并非特殊的历史节点,只是一名士兵从穿上军装到脱下军装的一个简单记录。
战友有的退,有的留,抉择是继续扎根军营,还是返乡创业,并不会很困难。
大漠荒原、高山之巅、江河沿畔……脚印深深地印在路上,一同留下的,还有算不完的青春与汗水。
八年并不长,正如王徒当初想走进军营,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荣未来一样。
时间只是为了完成梦想而定下的期限,如果不够,三年就再加四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9334/afa94f9816ebc6cb.jpg)
中国军人,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纪律如铁坚,每个都一样,同时也都不一样。
许三多傻吗?不,他一点也不傻。
他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会努力去做到极致,这种思想行为,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宝贵的。
王徒身边有不少的老班长,退伍回家后,充分发挥才能,在各个领域成为了佼佼者。
祖国发展正处于大好的时期,春风吹面,精神焕发,机遇无处不在,凭借吃苦耐劳、勇敢坚韧、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还有什么困难无法克服。
有一句很常听到的话——部队是个大学校。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哪怕是扛枪睡泥地的普通士兵,也开始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学习更为高端的知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信息化战争。
中国人为了强国梦在努力奋斗,士兵为了强军梦在刻苦训练,而王徒,也有自己的梦。
翻过日记本的最后一页,仅写有两行字。
……
在部队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兵,
在社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的视界我的中国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5510d62f613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