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那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豆瓣上对蔡崇达《皮囊》的介绍是:一部有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可我觉得,这是作者的自传,作者用一种极其冷静的方式,述说着自己的人生。
读过一些关于成功励志的书,大多数作者都像一个扛着设备的摄像师,走遍大江南北,纵览世间百态,摄录鲜活生动的图景,让我们能轻松地去浏览窥视,尽力与自己的思想或履历对接。而后,或一声喟叹,或半日激情。
《皮囊》远非如此。《皮囊》是一本小巧精致的书,而这十几万字带来的却是一次并不轻松的旅程。蔡崇达是一个充分认识自己和社会病态还勇敢写出来的勇士,他将自己的笔幻化为一把精巧的手术刀,剥开皮肉,将本已经结痂的伤口剖开,让别人看到那些刻在他骨头上的故事,这种经历必定是艰难甚至痛苦的,但是只有这样去思考探究,去感悟成长,才能还原人的本真。其实生命中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用他的方式组成你的人生,而用文字记录他们,还原自己,无疑是一种看清生命的最佳方式。
《皮囊》中,外婆的母亲将自己悟出的对生命的超脱,传递给了年少的作者;《母亲的房子》中,母亲将从不言说的爱用一种执拗的方式表达得酣畅淋漓;《我的神明朋友》中,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巨大的情感冲击中逃脱。这几个章节,憋着的是来自家乡、亲人、苦难的一口气,从前到后,从强到弱喷薄而出,给人的震撼和颤动都是从皮肤里撕裂的真实感。但凡有过故乡有过苦难有过亲人有过相濡以沫的人,都很难从中抽离出来把它当成局外人的故事,“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大量存在却很难能体会到的身不由己的冷漠。蔡崇达通过克制的写法,还原了苦难家庭中的亲人关系和情感表达,甚至用现代文明定义为愚昧的方式来决定鬼魂的去留,那是千千万万平凡人对死亡无能为力的一种无奈。到了后面几个章节,味道渐渐变了,他做回了老本行,用新闻体来写那些在青春成功路上摔得头破血流甚至没了命的人。《张美丽》的悲情则是在当下变革冲击下的一个无奈的缩影;《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少年朋友,毫不掩饰地晒出了我们在成长中隐藏于内心常常不敢示人的梦想、欲望、迷茫和挣扎。而作者作为参与其中甚至能改变他人走向的人一直用冷漠旁观的表情看着他们,终成遗憾。这些故事,有的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实际上却发生在我们周围,甚至主角就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没有如作者般积极勇敢地探寻罢了。
《后会无期》里的一句“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似旁观者的疏离,欲言又止的理性,让他对生死的告别,多半都是遗憾。
如果用比较温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就像一条发源处喷薄而出,中段迂回曲折,后段回流干涸的江。而这些是我们终能看到的人生,写作的人都加以不评论,命运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皮囊,有的皮囊并没有真正地承载鲜活的心,而一颗真正活着的心不能舍弃皮囊,它会把皮囊照亮,与他人、与世界、与人生、与情感触碰感知。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过:“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在静谧的夜晚,捧起《皮囊》,用一本认人、认心的书,将心点亮,映照彼此,温暖彼此,体会皮囊包裹下心的羁旅。
最后,用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的唯一反抗。
文/不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