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在坚持写作,当然自己的文字更多的是围绕自己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也是可以比较流畅的写出些文章来的。
但是,换成单位的新闻类写作,我总会感到巨大的障碍和压力。
总有种无话可以写的感受!
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要试着“写下来”。
首先,自己对于新闻类文字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每次看到别人的稿子,总感觉用语要高端大气上档次,才是新闻稿的基本范。
而自己脑海里却总是找不到类似华丽的语句和词语。
于是,心里总有被别人嘲笑的景象浮现,怕了!
其次,对于新闻报道必须基于事实的要求,有不适应的感觉。自己总觉得找不那个点:即报道事实中的关键。
新闻完全写实的基础要求上,特别考教作者对事实报道的切入角度。
不同的视角,会给同一件事实染上完全不同的颜色。
新闻就是用文字引导读者,从作者找好的视角去看待其报道的事实。
第三,写新闻稿是自己的“不舒适区”,恰恰自己又可以不负责任的躲回“舒适区”。
因为我所在的单位恰好有写新闻稿的人才,我每次都会将机会让给他们,自己心有不甘的躲回自己的“舒适区”。
我的“舒适区”是:写口语化的说理文章,总是围绕自己的经历感受来写,当然是简单多了。
就像现在写的这篇文章!
一、新闻写作真的那么难吗?
我是这样理解新闻的:写出你知道的客观事实。
通常新闻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写完这五大要素,只是基本写清了新闻的客观事实。
二、写完了新闻的基本要素,就是新闻稿了吗?
当然不是,让读者知道某个事实,并不是新闻的目的。
让读者对你报道的事实感兴趣,才是新闻的价值。
作者需要在新闻的事实上进行挖掘的,只有你挖出的价值被读者感兴趣(需要),你写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
所以,新闻稿在下笔前,作者应该认真思考你要通过新闻传递给读者的价值。
小学老师会叫这“中心思想”。
三、如何传递价值,在于你对新闻事实的观察角度。
这个几乎决定着新闻稿的生死,但这个没有人可以教谁,全靠作者的独立思考。
因为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作者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选择合适的视角切入新闻事实,才能找出读者会感兴趣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