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剽悍行动营九期四连彭伟良
行动营报名前夕,遇上我的30岁生日,也许是上天巧妙的安排。恰逢我感觉自己停止了“生长”,思维僵化,行动固化。就如知识的根系已有力量地抓住了泥土,行为的枝叶却始终原地凋零,无法继续生长出繁盛的花果,伸向更高远的天空。
001 冻结“生长”
枝叶发黄。很多奇思妙想,但没落地执行,比如我想组织场有趣的校友聚会。
含苞未放。买了很多有趣书籍,但部分书永远在“冷宫”,最长记录买了五年未拆封;
花果不盛。别人夸我做事很棒,但过后对我没有记忆点。
002 寻找“新土壤”
当我思考这三个问题时,意识到需要“新土壤”唤醒“生长力”,就看到实践营报名推送。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申请了报名,反正试试看呗。
进入行动营当天,我惊喜发现里面的玩法超乎想象,不仅驱动你阅读与写作,还有各种评优,让你保持输出,同时获得反馈。在这种社群环境中,我“被迫”走上生长之路。
003 生长“奇思妙想”
面对22天的输出内容,我把“祖传”知识全用上了,不管是写读书感想还是拆解素材,都用新奇角度解读。开营后首次阅读《微习惯》,我就采用“攻城掠地”故事生动诠释,当天也拿到首个“最佳文章”,后面我就天天琢磨怎么写出“新花样”,采用诗歌,访谈,讲故事,人物记录各种体裁写,试过某天早上正准备刷牙,想到个好点子,干脆直接放下牙刷拿起手机码起字。
《微习惯》观后感文章004 生长“连续输出”
在行动营期间我连续更新了3万余字,让我体验了一把到哪都可以马上码字的状态。我在厕所内,高铁车上,候车室外都写过文章跟录过音,这算最疯狂的输出经历吧。难以忘记,我曾直接在高铁座位上录音,隔壁乘客用十分不解的小眼神盯了我一分钟,可能以为我在传递啥秘密消息出去。还有次我坐在高铁站外护栏旁码字,花了40分钟写完文章后,我抬头那一瞬竟出现错觉:咦,原来我还在高铁站呀,差点有在咖啡厅码字的错觉。
曾坐在这里码字005 生长“记忆点”
群里有伙伴告诉我每天看我的文章,找写作启发点。为方便老铁们及时看到,我会在每天中午11点前完成打卡。经过22天,我发现好多看过文章的老铁都来添加我微信,那一刻觉得坚持写下去那么重要。
我把“写下去”也搬到行动营一排小群里,偶尔睡前就用微信语音说段《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语录。久了,大家每晚都期待我的“全世界从他们身边路过”。记得有伙伴开玩笑说,我家全年不打烊,欢迎随时路过。短短的语音倒无意中变成我的专栏节目。
打卡文章让我认识不少朋友006 生长“挺拔枝干”
我开始将“生长”延伸到生活,重拾起“荒废”的喜马拉雅电台,以前没素材录,便懒得经营。中秋节我在群里发了一段祝福语音,没想到被管理组留意到,就邀请我参加四连电台播报,现在我的网络电台多了五条有趣的声音,还默默多了五百多次收听量。
同时,我还改变以前吃喝玩乐的见面方式,组织大学校友去优秀校友公司参访,到老友家客厅手舞足蹈谈起行动营见闻。甚至趁着周末,去给粤港澳三地创业青年分享了如何讲创业故事,参与组织了本地新媒体大咖交流会。
行动营期间,我在大小场合组织了11 场分享会。为了扩大分享范围,未来将在拥有百万关注量的职场社区平台上线即兴表达课程。
给粤港澳创业青年做分享行动营闭幕在即,思绪万千。因为它赋予我的不是力量加持,是种持续“生长”状态。一个月前我感慨知识无用,能力也在退化。
而在行动营这里,我感觉“生长”能力再次被唤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