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庆,最早接触的是2014年陕师大70年校庆。那时,初入大学的懵懂,高温炎热的不适,无处诉说的乡愁,加之庆典在长安校区举办,身处雁塔校区的我们对师大七秩华诞气氛没有太多的感触,唯一的印象大概是学校发了一件印着图书馆轮廓的红色T恤,以后再穿它的机会大概会更少,只好权当纪念。
而三年后,我实习锻炼的吴忠中学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校庆前奏较长,组织休整花园,排练校庆节目,录制视频、拍摄照片,以及包括师父在内的许多忙忙碌碌的身影,都在为那一天的到来做着精心的准备与安排。10月9号如期而至,不想天公不作美,气温骤降,但文体馆依然洋溢着很多温情与感动。当苍颜白发、伛偻而行的老校友们陆陆续续莅临会场时,现场涌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此起彼伏。最感人至深的莫过于陈育宁老先生给他的高中班主任王文钧老师深深的一鞠躬,那一幕不禁让我潸然。诚然,那深深的一鞠躬里包含了一位学生对昔日恩师的感恩,对赋予他的才华与品格的吴忠中学的感恩。我想,在陈老先生成长成熟成功的人生旅程里,他一定也遇到过很多很多修养与学识俱佳的老师,但就是在高中老师的教诲与帮助下,陈老先生通过吴忠中学这一有力的跳板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从而奔向了梦想的新起点。庆典当天还有许多小感动,比如班里面同学关心入场找不到位置的老爷爷,也有同学为站着看节目的老奶奶让座位。孩子们的善良、体贴、乖巧很令人欣慰,我想,能够成为这些孩子们的实习老师,我是极其幸运的。
习近平曾经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可以说,吴忠中学的学生,吴忠中学,吴忠市的老百姓都是幸运的,自进入学校的那天起,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前辈们的尽职、尽责与敬业。以三楼候课室为例,郭满有老师临近退休之年依然站好最后一班岗,终以不困;冯玉东老师呕心沥血,以生为子,以校为家;马慧琴老师查单词查笔记查听力,从不懈怠,以及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的几位免费师范生学长,虽初涉从教之路,也在兢兢业业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正如师父所言,是他们成就了这所自治区一级示范高中,成就了一批批学子的梦想。
能够和有学识、有责任、有情怀的老师们共同庆贺吴忠中学的70岁生日,与可爱的弟弟妹妹们共同度过三个月的实习时光,既是缘分,也是荣幸,惟愿吴忠中学乘风破浪再创辉煌,成就更多孩子的梦想,愿在吴忠中学生长的弟弟妹妹们学习进步、诗意成长。
待到明年我的高中母校彭阳一中60年校庆时,不知道自己又将在哪个角落。但是,不论我在哪里,都将向吴忠中学的前辈们学习,手持教鞭,眼中有光,不丢理想,不失信仰,去圆更多孩子的大学梦,更是我毕生的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