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买手机,往往同一款手机会有高配版和低配版。我们人也是一样,表面上看都差不多,可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就能迅速体现出能力的差异。换句话,我们的认知能力也有高配和低配之分。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由认知能力决定的。换句话说,让我们受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内在的认知能力。你觉得是困境,别人可能觉得完全不是问题。
但一个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我们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不断自我塑造出来的。不同的是,普通人是误打误撞,事倍功半;而高手常常是借助工具,事半功倍。
可以说曾国藩强大的认知能力,也是借助工具实现的。
什么工具?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这个工具就是
日记本
曾国藩每天“写日记”,把一天他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会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对,深刻反思,做出改正。
“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
曾国藩每次与人聊天后,他都要在日记中写下聊了哪些内容,一犯“虚伪”之病就自我痛责,绝不轻轻放过。
写日记,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一个细节上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能垮塌。所以,写日记就是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长期写日记的一个结果,就是你能获取大量的数据,大量关于你自己的数据。没有写日记习惯的人,就不具备这些数据。
我们今天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所谓高手就是拥有大数据量的人。不管是老中医还是老司机,都是具有数据优势,并能将数据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人。但是老中医、老司机不仅是拥有大数据的人,他们还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算法。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一个观点:
在未来世界,只有1%的人掌握算法,而其他人,99%的人,只能提供数据,沦为毫无用处的人。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未来社会将变成两个部分,一类是提供算法的人,一类是提供数据的人。
如果你不拥有算法,你的的生命就会被有算法的人切碎,剁成肉沫。看剧、闲聊、逛淘宝,刷抖音,对自己一点节制都没有。有多少生命都可以填进去。你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产出了大量的数据,让别人的算法不断迭代,而他自己仅仅是数据。
但是从曾国藩写日记这件事来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算法,而且门槛很低很低——写日记,是一件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
但我们也看到了反面,坚持下来很难很难,最后其实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就是“成功”的光明之处,也是它的残酷之处。
有一个字用来形容“认知”,特别有意思——
荒
什么是荒地?荒地不一定是寸草不生,很多是长满了无秩序的杂草的地方。它看起来甚至是欣欣向荣的。只不过是没有秩序。
那什么是不荒呢?上面生长的植物有指向性——比如全是小麦或者水稻,可预期,这就是一片不荒的庄稼了。
我们普通人每天产生了那么多数据,但因为没有记录、没有整理、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了一片荒地。
“荒”加上竖心旁,就是“慌”,慌乱,意思其实一样:慌乱的内心不是什么都不想,可能想法特别多,各种念头随起随灭,以至于上头长了什么,你反而说不出来。
让你回顾过去一个月干的事情,你整个状态是荒芜的,多,杂,没法形成记忆和指向,就是一堆非结构性的混沌数据组成你自己都不知道的状况。
但是呢,你又操心很多事情,但这个运转是杂乱没有指向的,除了产生各种非结构性数据,其他都是折磨和困扰你,但过后又回忆不起来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的认知当中没有形成结构性、指向性的东西的话,这个运转速度是很快的,数据量会很大,但没有结果,认知效率很低,这就是处于慌乱状态,或者说是有数据没算法的状态。
认知一定要避免和远离这种有数据没算法的状态。要升级我们的认知,必须完成从数据到算法的过程。
但是建立和优化算法必须要接触大量数据。写日记是获取数据,反思是形成算法。
曾国藩说:
“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
就是面对眼前的东西既不瞻前也不顾后,面对当下的场景忍受一种痛感,不会在心里始终迷恋着某种退路和舒适。“不杂”——算法清晰、明了、简单。
算法的三个特点是:底层中立、潜在无头脑、结果有保障。
1、底层中立:对什么人都是一个态度;
2、潜在无头脑: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不掉入到你的框架之中。
3、结果有保障:行为和思维是能够预期的。
只有做到上面这三点,才是有算法,或者是有原则和规则的人。
曾国藩做的所有的事都符合这三点。曾国藩是在不断地记日记中,完成了从数据到算法的迭代。
所以,“日记本”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迭代自己算法的工具,它整合了我们人生的各种数据数据,我们把它输出成一个更好的结果。
在这里,向大家特别推荐一本书,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最牛的地方就是,他把自己每一天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全部事无巨细,每一分每一秒都忠实地记录下来。
这种记录有两个最大的好处:
1、它能使你一天时间的使用,完全客观的暴露在你面前。
2、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精确。
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作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奇特的一生》
可以说,曾国藩就是中国的柳比歇夫。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记录的重要性,可是做记录的人并不多,包括我自己。即使我现在已经能把“做记录”这件事,讲得头头是道,但我现在依然也无法坚持每天这么细化的记录。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这种记录并不轻松。你不但要时刻有对自己行为的记录的意识,还要不断进行整理、分析,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这是很多人不愿记录或者无法坚持记录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听到这里,可能会说,把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念头都记录下来,“没有必要吧!”
对,正是太多的“没有必要”,才造就了我们认知的高配和低配之分。
《乔布斯传》《史蒂夫·乔布斯传》里面曾经有讲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乔布斯的父亲是个木匠。当时在市场上,大部分柜子的背板,就是靠墙的那一面,用的都是比较廉价的胶合板。但是乔布斯的父亲在做柜子的时候,做背板也会选择好木材来做。乔布斯问父亲:“柜子的背板我们又看不到。为什么还要用好木材呢?”乔布斯的父亲说:“虽然大家看不到。但是我自己知道那不是用好木材做的。”
父亲这种死磕“没有必要”的事,深深地感染了乔布斯,让乔布斯对“工匠精神”有了深刻地理解,并体现到了日后苹果的产品中。
曾国藩为什么能把“写日记”这件事坚持了一生,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做圣人。
他有一句名言: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而我们普通人怀抱着太多的“不必要”,对自己的要求越降越低,活得越来越粗糙。
曾国藩一生都在坚持写日记,其实是在不断地扩大自己数据量,数据量越大,最终形成的模式就越精准。而我们普通人,往往数据量太小,以至于模式非常粗糙,甚至没办法形成模式。这就像20万像素的照片和4000万像素的照片之间的差别。
对自己数据量掌握的多少,是我们和牛人之间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写日记,很多人会觉得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因为你写在日记上的东西,并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你本身就知道的。所以,这是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的原因。
但是曾国藩一生都在坚持写日记,可以说曾国藩的每一次认知升级,都和他写日记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日记”是一个强大的认知工具
它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没有智慧含量的东西,但是我们通过写日记,就能实时监测、调整我们的行为,知道我们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它把我们的认知从主观化变为客观化,而“客观化”对认知非常重要,重要到必不可少。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叫思维?
思维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大家想一想,当你进入思考状态的时候,是不是就出现了两个你:一个在问,一个在答,甚至两个人在辩论。
培根说过:
“思考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
写作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一句话,当你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进入了一种思维状态。表面上,你是一个说话者,但你同时也是一个听话者。
你在写的过程中,是不是经常发现你说不清楚,然后你会马上调整你的思维,再去修改。
所以你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说话,在跟自己进行某种辩论,这就意味着有一个主观的你和一个客观的你,在进行对话。
写日记,就是这个道理,你的思维不断变成语言,写在日记本上,它就变成了一个客观化的东西。你就成了自己的听者,开始自己跟自己的对话,开始了一个思维的游戏。
把你的思考写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争辩、商议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监测、评估的过程。
如果你不写出来,只是在头脑中想,就如同一个人没有棋盘,你的思维没有抓手,就没办法下棋。
一旦把你的想法写出来,你就变成了一个自己的评判者,它实时在对你的思想进行监测、进行评判。
要提升认知,最重要的不是把我们的认知告诉别人,而是要把我们的认知告诉自己。
写日记就是把我们的认知告诉自己的过程。
迭代这个词很流行。什么叫迭代?
迭代就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不断去优化。
不断地重复,就是不断地将其客观化,不断地让它成为一个对象、一个客体,你就能更清楚地知道它的错误和缺陷在哪里,你就有了方向,就能有意识的去改进,当它反馈回来成为你的主观认知后,你继续将这个认知客观化地表达出来,直到形成一个相对优化的认知。
写日记,就是这样一个认知迭代的工具,它能让你的认知沿着更优化的方向前进,最终优化成一个模式、一个产品。
我们经常喜欢“打卡”,就是一个典型的工具。比如健身打卡、早餐打卡、读书打卡等等。不论是在朋友圈、微博这样的网络社区,还是只有自己看得到的笔记本上,把每日目标的完成做一个记录,看似简单到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对最终目标的达成往往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很多时候,半途而废的原因就是人天生的惰性和短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上没有进展的原因,常常是那些“我们不以为是缺陷和障碍的东西”。
而打卡这个简单的工具,带来的短时成就感抵消了达成长期目标的枯燥。让人在不知不觉间一步步走下去,最终达到那个大目标。
曾国藩“点了翰林”,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官运亨通。翰林之中,也要激烈竞争。成功者,叫“红翰林”,可能很快升迁,成为“天子近臣”。失败者,叫“黑翰林”,可能几十年还窝在翰林院里走不了,或者外放随便一个地方官了事。
翰林官员升不升官,是黑还是红,主要靠什么呢?说来有意思,和学生升学一样,也靠考试。
翰林院有一种叫翰林大考的考试,每隔几年考一次,所以翰林生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准备大考。
为了考查翰林们的真实水平,翰林大考是不定时的,每次都是突然袭击,临时通知。你别看翰林们平时戴着金顶,挂着朝珠,穿着紫貂,成天不用上班,过得非常逍遥。但是突然听到要大考,很多人会吓得魂飞魄散。因为考试成绩直接决定命运,不是说你不想升官就行了。考得不好的,可能降级、罚俸,甚至罢官。
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散漫无恒,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但是立志“学做圣人”之后,再加上“写日记”这个认知工具,曾国藩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提高。
最近几年,有一个很流行的管理工具,叫OKR。是英文的“目标”和“关键结果”的缩写词,叫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首先是目标,然后是关键的结果。
曾国藩立下的目标是——做圣贤
紧接着他又在日记当中,他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学习的标准——关键结果。
一是早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二是静坐。每天静坐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三是读书不二。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论遇到任何问题,绝不改变。而且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四是谨言。就是时时警惕不乱说话,每句话都要慎重。
五是节欲节食,就是节制欲望,说白了,就是节制房事。节饮食,吃饭也要有节制。这是养生的办法。
六是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就是记笔记,找一个笔记本,起个名,叫茶余偶谈,专门记朋友们聊天时谈到的各种有启发的事情。聊天也不能白聊。
七是每个月要做几篇文章,写几首诗,有固定任务。
八是练字。每天早饭之后,要写半小时的字。
最后一条是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要出门找朋友瞎聊天。
这十二条日课,很多都与翰林大考有关。日课第十一条要求自己每天早上起来写半个时辰的字,这是因为考试时书法好坏,是翰林大考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曾国藩留下来的小楷作品,功夫非常深。
第十条要求自己每个月要按翰林大考的标准作数首诗文,以为常课。至于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也都是为大考做准备。
科举考试就有点像KPI,是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你必须通过秀才、举人、进士、翰林,这一步步的进阶,才能最终完成目标,是一种行为上的约束。
而翰林大考更像OKR,是一种目标制定和检验目标达成的方法,是一种结果导向。曾国藩制定了“圣人”这个目标,然后通过“十二条日课”做为关键结果,来检验目标的完成情况。
翰林大考和科举考试不同,考的不再是八股,而是考查一个人的学养和见识,所以必须知识广博,而且要能活学活用。所以,翰林大考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并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试。
当别人还在以KPI的方式对待翰林大考时,曾国藩已经开始了自己的OKR模式,对考试的准备自然就比很多人要充分,在众多翰林中脱颖而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