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粥(故事)
.
是五十年代末还是六十年代初,记不清了。那年, 王启明 26岁。他一家四口,爹妈,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王启亮。
那时候,大队办大食堂,家家户户都不做饭了。一大早王启明就拿着瓦罐去大食堂打早饭。那里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
食堂里有三个炊事员,两个阿姨打菜,一位姑娘盛饭。姑娘叫王素芳,是王启明的恋人。
早饭是按人口分的,一人一碗粥。终于轮到启明了。素芳说:“启明哥,你家都是成年人,迟点打饭没关系,让你后面的人先打吧!”她想等其他人都走了,给王启明多盛一碗。
这一等竟然等到了最后。素芳给启明的瓦罐里盛了五碗粥。王素芳说:“你以后晚点来吧!”王启明点点头,刚想离开,忽然,刚才排在王启明前面,打好了离开的那位姑娘突然返回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356228/f7f35dabb89ba344.png)
“给我也再盛一碗吧!”她带点命令口气道。她叫王巧芬,23岁,家里有6口人,爷爷奶奶,爹妈,还有个弟弟。王素芳刚才给她盛了六碗粥。
王素芳道:“这可不行,巧芬,你看这大锅里还有三碗粥吗?我和两位阿姨都还没吃呢!”王巧芬道:“你煮的时候不能多放点米吗?”王素芳道:“这是大队里——不,是公社里定量好的,哪里想多放点米就多放点?”王巧芬道:“这我不管。我知道,王启明家前几天把彩礼送你家去了,你其实已经是王启明家的人了。你想想,你这样做性质很严重的,我要往公社里一告,你吃不了兜着走。”
王启明赶紧说:“我罐里的盛一碗给巧芬吧!”王巧芬道:“我不要你罐里的,我又不是你家的人。”王素芳无奈,只得给王巧芬又加了一碗。
王素芳把剩下的两碗粥给两位阿姨送过去。粥都不太满,两位阿姨都有点不高兴:“你是多分了还是多吃了?”“你盛粥的时候,把碗稍微仄一下,就会多出不少粥来。你真是傻到家了。”
王素芳的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她知道自己有错在先,一句话也不敢说,饿着肚子干活去了。
王启明和王巧芬从大食堂出来,在门口踫到了王启亮。启亮埋怨道:“哥,你打个早饭这么久?爹妈吃了早饭还要下地干活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2356228/3aa26d505308c72a.png)
“你哥他不高兴呢!”王巧芬道。她面露喜悦之色,朝紧绷着脸的王启明瞟了一眼说:“启明哥,你的心眼也太小了,这不就是让我沾了你一点光吗?”
王启明说:“我没怨你,我是看到那大锅里真的没剩多少粥了,素芳她们怎么吃啊?”
王巧芬道:“你瞎操心啥?她还没过门,你就担心她饿着了?你别看我打了七碗粥,我们全家就能吃饱了?还不是照样饿肚子?嘻嘻,我明天就在这里等你,以后每天与你一起去打饭。”
她得意地准备回家,谁知刚一抬腿就被石头绊倒了,“呯”的一声,瓦罐摔破了,粥撒了一地。
王巧芬顿时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王启亮道 :“摔也摔了,哭有啥用?”王巧芬哭道:“都是你!”王启亮诧异地问:“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王巧芬道:“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回家的时候来。这么小的弄堂,我为了让你才摔倒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2356228/d5df88b8adccbf38.png)
这是哪儿跟哪儿啊,王启亮一脸无奈地摊了摊手。王巧芬依旧不停地哭:“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爹很凶的,我这样回去,我爹非打断我的腿不可。”
这王启明兄弟站也不是,走也不是。过了一会儿,王启亮道:“好了,好了,别哭了,要不把我家那盆粥赔给你吧!”
王巧芬一听,立即止住了哭声。“虽然你家那份数量少些,但总比没有好。你家四人全都是青壮年,挨顿饿问题不大,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是经不起饿的。”她从王启明手里夺过瓦罐,扭头就走。
她走着走着,一种不安的心绪慢慢地涌上心头。她忍不住转过头去看,见王启明兄弟俩正在用摔碎的瓦罐片刮那些撒在地上的粥。
几十年后,这世上有了我,王启明是我爷爷,王素芳是我奶奶,王巧芬是我的小奶奶。
爷爷告诉我,那天,他和小爷爷都不敢回家,坐在弄堂边的石条凳上发愁。后来,奶奶寻来了,说小奶奶回家后,把瓦罐里的五碗粥分成了十个半碗,给我家送来了四个半碗。小奶奶自己的那份送回食堂里,给了奶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