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语故事:纲举目张

成语故事:纲举目张

作者: 墨殇一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7-22 11:36 被阅读0次

【纲举目张】gāng jǔ mù zhāng,指提起大网的总绳一撒,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带动一切。

最早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

“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吕不韦曾在邯郸经商,后来为秦朝的相国。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他在“用民”一文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

他接着写道:如果“义”不足以让人民为国家效力而死,“赏罚”不足以让人民弃恶从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吕不韦说,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国,到商汤时至少也有三千,这些诸侯国之所以没有存在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处理与人民的关系。 

吕不韦又说,人民不听君主的话,不受国家的使用,是因为赏罚不严。如果说商汤和武王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 

吕不韦总结说,人民所以听凭国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这就是:“用民有纪有纲,一引起纪,万民皆起;一引起纲,万目皆张。”这里说的纪和纲,也就是调动人民积极性,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gāng jǔ mù zhāng,指提起大网的总绳一撒,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

  • 亲子阅读打卡day9

    林汉达成语故事 明天考试,今天看会儿成语故事 希望考试顺利!

  • 守株待兔,兔会再来?

    今天领惠惠学习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也是她听了很多遍的成语故事。 当我提问说:这个农夫在这儿继续等待兔子...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有AABB的成语故事,比如说大大小小,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最近我就学了三个AABB成语故事。

  • 行走的课堂2---车牌与简称

    贝贝最近迷上成语故事,一醒来就听成语故事,一有空就听成语故事。故事听得如痴如醉,成语的含义却一知半解!听的很多,...

  • 闻鸡起舞

    今天早上是第三组的刘栋同学为我们讲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是闻鸡起舞。 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祖逖...

  • 驼鹿落网

    今天是邢耀奇给我们讲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是驼鹿落网。 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在山林的飞禽走兽中,最狡猾的就...

  • 成语学习-G纲举目张

    改步改玉,步有不同,玉声随异。 甘棠遗爱,称颂廉明官吏的仁政。 纲举目张,抓住主要环节。 割臂之盟,指男女私定婚约...

  • 成语故事,

    最近我学的成语故事,有刻舟求剑,熟能生巧,成风破浪,狐假虎威,我最近学的成语故事了。

  • 成语故事……家喻户晓

    成语故事……家喻户晓 【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成语故事】: 家喻户晓是家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故事:纲举目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em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