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亲
“母亲”,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存在,在古代人们习惯于称“母亲”为“娘”或“母亲”,在现代,我们则简称为“妈妈”,“母亲”和“妈妈”之间似乎总是缺少了那么一股浓浓的味道,这就好比母亲长期以来对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以及我们对母亲的回报一样,总是隔着遥远的距离。
从怀胎十月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步入学堂,从参加工作到结婚成家,母亲都是那个最知我们冷暖的人。
小时候身体不好常生病。尤其是婴儿时期的一次重感冒,差点夺去了母亲的魂。那是一个雨夜,我发高烧,父亲半夜三更去找大夫,母亲在家抱着我,哄着趴在身旁的姐姐睡觉,父亲到村医院和医疗室去找大夫,,由于天太晚又下雨,他们没人来,最后到邻村找了一个大夫,冒着大雨来到我家,母亲坐在炕上,怀里抱着我,医生摸我体温,然后给我插针,可是却插不进去。我烧得哇哇大哭,这时母亲流着泪伤心地说:“这孩子没救了……”大夫听到母亲的话顿时火冒三丈:“你知道没救了还叫我来干嘛?”大夫说着就不打算给我治了,母亲只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给大夫道歉说好话,大夫才继续为我治疗。幸好那是一个有惊无险的雨夜,大夫救了我,彻夜未眠的母亲,第二天看到我烧退下来,脸上露出了温馨的微笑。母亲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忍受任何担忧与责骂,只要自己的孩子健康。
母亲,是一个从来不吝啬自己爱的人,她愿意为了子女付出一切,哪怕是搭上性命。记得六七岁的时候,电线杆是用洋槐树做的,电线也是普通的铁丝做成的,经常可能会因为刮大风或者下雨电线掉落。有一天因为刮风电线掉落到院子里,我的一个小姐姐不知危险去抓起了地上的电线,母亲看到立马冲了上去,嘴里喊着“我的娃!”然后两人同时被电击倒,生死关头,我三爸用木叉挑起了电线,这才使母亲和姐姐幸免于难。这就是母亲,人的本能是规避危险,可是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身处危险时,本能反应是不顾个人安危去救孩子。
上小学时家里穷,姐妹又多,在穿着方面,母亲总是把姐姐穿旧的衣服改小让我穿,但是母亲却从不吝啬给我们买本子与笔,每次买本子都是成捆成捆的批发,只要我们写完,立马又到城里批发回来。母亲没有读多少书,又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所以她对自己女儿的学业,是百般支持,万般督促。有时候我们不写作业,跑到邻居家去看电视,还不到五分钟,母亲就拿着棍子出现在了邻居家门口,这个场景,演过无数次,直到现在我都清晰地记得母亲拿着棍子,扯着嗓门喊着让我们回家写作业的样子。
高中时,我和姐姐都在镇上读高中,那时候大多数学生都用煤油炉子做饭,少数学生用电磁炉做饭,个别学生用柴炉子做饭,我和姐姐就是属于个别一类的。那个时候,母亲常常要步行二十里路,为我们送柴面油盐,有时候是父亲骑着自行车为我们带来柴,有时候是母亲为我们在家压好面条,洗好菜,蒸好馒头给我们送来,那个时候我们的零花钱特别少,我也羞于让别人知道我的贫穷,自卑又自尊的我很不喜欢和母亲一起走在街上,母亲常年劳累很显老,又因为衣着寒酸,我很不自觉地想要掩盖这个事实。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窘迫,所以总是把她远远地落在身后。
上大学,我去了繁花的广州,母亲因为我和姐姐上大学,比以前更劳累,她在地里没日没夜的干活,有事也去山上采药,有时候我一句“没有生活费了”就得让母亲为钱发愁整夜不睡觉,有一次我一个电话母亲就和父亲冒雨拉着粮食去卖钱,然后打给我……那个时候,我养成了大手花钱的习惯,因为善良的父亲母亲,以我为傲地父亲母亲,总是会为了我在大城市生活的好,而拼尽全力,让我不要显得太窘迫,虽然我也去做兼职自己赚钱,但总是父亲母亲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把那一张张钞票打到我的银行卡上。
大学毕业时,很想留在南方,可是母亲电话里头的期盼,以及我喜欢自由慢节奏生活的原因,我回来了,回到了母亲的身边,想离她近一点,更近一点,于是我到了家门口的学校任教。
母亲和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是用勤劳的双手供我们读书成人的农民,作为农民,他们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只有女儿。
记得去年,由于姐姐们的出嫁,家里就只有我需要担起顶门立户的职责,所以这成了我自由婚恋的一个阻碍。有一次因为伤心,我打电话的时候哭了,这时母亲和父亲都在我身边,母亲用低沉的声音跟我说:“你不要伤心,不管我们大人怎么样,你总归要好过,过好。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上门女婿,那么你嫁出去也可以,只要你幸福,我们也就开心了,你不能为难自己,我们也不能为难你……”那一刻,我多想扑到母亲的怀里,大哭一场,虽然有时候母亲会说“早知你们一个个都要嫁出去,还不如不供你们读书,早早地找个上门女婿在家,那该多好,还有人养老送终……”但是她却会在我最伤心时,宽慰我,给我自由,为我幸福着想。那个晚上,我蒙在被子里,悄悄地哭了很久,也想了很久,母亲是这个世上离我最近的人,我怎能离她而去。
现在和母亲的相处越来越自然了,也从不会因为母亲的衰老而觉得走在一起尴尬了,相反,我因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虽然她很吵,但是却从没有私心;虽然她很老,但她的每一条皱纹里都深藏着对我们无私的爱意;虽然我已经结婚成家,可是回到家里,依然有她为我做的饭菜,有时候还可以撒娇地嫌她做的饭不好吃……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无私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子女的老人,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却开明到让自己的女儿不论遭受怎样的境遇,都要读书读成功的女人,一个总是喜欢把好吃的留给子女,总是愿意为子女做任何事情的老太太……
“母亲”,我不曾为你做过什么,但我的爱从不曾与你分离,就像你从未离开过我一样,只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安喜乐,能够享受到你所期待的儿孙满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