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全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疫情期间,为杜绝聚集性感染,停工停学、居家隔离成了生活日常,在此期间,各行各业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全国除湖北外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经实现“十五连降”,从2月3日的890例降到2月18日的56例,肺炎疫情稳步得到控制,企业正在陆续复工。2月底企业复工率可达60%-70%,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有望在3月下旬开始步入正轨,预计二季度经济将恢复正常状态。
经济复苏之后,各大企业需要直面疫情带来的短暂或永久性改变,思索如何调整运营、重整战略,在经济复苏期积蓄力量、积极备战,以期在疫情结束后快速发力,获取先机,赢得更大发展。

在疫情期间,虽然社会消费总体大幅下降,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如此。
不变刚需,例如:粮油、奶粉、生鲜等这类大众民生类消费,并不容易受疫情影响,需求相对稳定,虽然受囤货或购买便利性影响,有一定波动性,但总体的消费需求并没下降。
由于疫情期间避免外出及社交接触,有些需求明显下降,例如:餐饮、旅游、日常服装、家政等。
也有一些需求被延迟了,例如婚宴等事务宴席、形象服饰、家装、医美等,这些会因为疫情期间活动或购买不便,需求暂时抑制,但疫情结束恢复常态后,消费也将随之释放。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在疫情期间的需求被放大,例如: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生鲜配送、在线服务等,这些在一定程度替代外出、社交接触类消费的需求,在短期内需求暴增。

今天要说说的是,在疫情期间需求被放大的行业,在疫情内短期增加的需求可能形成长期消费习惯,在疫情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重大改变?
生活服务行业
疫情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种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几个平台在此期间都出现了订单量暴涨。
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春节节前单量的2-3倍,京东生鲜配送到家业务相对节前环比增长370%。
据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数据显示,除夕至初四,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春节后随着快送配送人员到岗,配送到家各业务将进一步增长。
疫情期间,线下需求转到线上后,各大电商和O2O平台获得了一批新客户和潜在客户。
尤其是生鲜电商,很多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才开始接触生鲜电商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线上平台获客成本高企、获客难度加大的紧张局面。
在疫情结束之后,人们线上买菜的行为并不会减少,因为这已经成为了的人们的一种购物习惯,之后只会更加的深刻,企业要做的就是完善配送、保证质量,让用户成为忠实“铁粉”。
在线教育行业
因为突发的疫情,全国多地的中小学校均推迟了原计划的开学时间,2亿中小学生几乎瞬时从线下涌入线上。
线上教育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需求,不少的在线教育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整合优质资源,推出线上课程。
据某在线教育专家说:疫情对在线教育是必争机会,新产品爆发,需要技术成熟,也需要市场推动力。
疫情加速用户对线上教育的认知,渗透率和转化率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长远看是加速了OMO(线上、线下融合),也能够提升教育培训行业整体的数字化程度、迭代速度和运营效率。
抓住这个机会,拉新和留存并重,把短期消费转化为习惯性的长期消费。
也就是说,在未来,在线教育将会更加深入人心,被大众所接纳。不少的教培机构已经看到了这个前景,通过优质靠谱的内容付费SaaS技术服务商,如创客匠人等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做好迎接这个大好市场的准备了。

疫情既是考验也是机遇,例如,58到家的家政业务在这次疫情中受到重创,但企业及时调整,随着复工潮的到来,于2月17日宣布推出企业消毒服务,面向写字楼、酒店公寓、众创空间、学校及中大型办公场所等人流量大或空间密闭的公共空间,由专业消毒团队实施消毒服务,保障学生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助力学校和企业复工后的疫情防控,预计这一业务将成为企业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新增长。
可见,企业在挑战中寻找出口,抓住机遇,并且能够有长远的目光,就能够在危机中挖掘到新的宝藏。生活服务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都是在这次疫情中挖掘到新机遇的行业,把握机遇,迎接更长远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