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微信公众号:漫夜潜行,欢迎关注。
之前一直有写文字的习惯,但处理得十分随性。赶在2019年伊始,立下两个目标:一是日常要认真对待用文字记录思考和发现,另一个是每到年末要对这一年的思考和发现做总结。
1.少些戾气和执念
年前见了一个做基金的朋友,他说现在专注研究几个领域的本质规律,比如烟酒跟中国人文化相关所以经久不衰。发现本质规律后,通过详细调研和数据分析而形成投资报告,帮公司选了一支股票。结果几个月腰斩,说自己那几个月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投资人常谈论如何探索行业本质,跨周期看待行业,依靠自己严谨的投资逻辑做出投资决定。赚到钱的可以到各大论坛做“事后总结”。没有赚到钱的,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拼命熬过投资失误带来的低谷。
创业者常谈论产品方法论,痛点和刚需是常备词汇,期望自己化身产品狂人。有足够多DAU的产品负责人可以开发布会讲述自己如何寻找刚需和痛点;DAU比较寒碜的团队则只能躲在小黑屋里继续苦苦思索。当然也有马桶MT&多闪这样的团队,即使没有DAU也能够依靠造势出现在大众面前。
我们听到的故事总是别人期望我们听到的。我倾向于相信世界本没有路,不去迷恋有绝对正确的方法论,但不反对有些方法论在实践层面有助于提升效率。这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了些戾气和执念。
2.数字广告领域进入平台期
数字广告领域已经好几年没有听到新故事了(更多的是换瓶不换药),我已不是一次跟朋友说它已经进入平台期。数字广告核心组成,包括媒体平台、广告主、第三方企业、受众。广告主花钱向媒体平台购买受众带来的流量,众多第三方企业在各环节提供技术或数据服务,已成固定模式。尽管市场预算仍保持逐年上涨,但由于各环节极度细分,且公司众多,足以冲淡甚至蚕食预算上涨所带来红利。
数字广告对传统纸媒和电视广告的冲击是一次大变革,这发生在10多年前。在这次变革出现之后,快速出现了各种企业填补了市场的衍生领域,如:RTB、PDB、DMP、Tracking… 最近一两年里讲的程序化户外、程序化电视、第一方DMP等,都是市场充分发展之后,大家寻找和创造的细分领域。未来几年可见的趋势是,大型媒体平台牢牢占据主要利润,广告主预算持稳有增,第三方企业充分竞争,受众持续被动接受广告(吐槽下小米电视,没有VIP基本上就在看广告)。我了解到还有新的DSP公司成立,应该是对未来市场预算的增长还保持着较大的信心吧!
近年来我参与的区块链广告应用,针对常年不被广告行业所关注的受众利益和数据利益,算是一次不小的创新尝试。经过很多项目持续一年多的探索,目前看起来并不理想。但它对现有广告利益结构发起了冲击,天然带有革命和颠覆的潜力,不得不保持关注。
3.互联网对实体世界的三次冲击
2018年有幸结识了侯宏老师,他的微信公众号《侯宏文存》对我认知当前火热的“产业互联网”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互联网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大家都能感受到。接下去还会怎样改变世界?《产业互联网演进的阶段性矛盾》和《有互联网以来商业图景变迁及平台模式的绩效表现》2篇文章令我拍案叫绝。
互联网为什么成为了21世纪最热门的领域?因为互联网的典型成功应用,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C端(Consumer,区别于B端),而人决定了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
除了互联网,支撑这个社会运转的行业还有很多。因为自身从事数字(互联网)广告的关系,加上在舆论和生活中互联网相关事物占比很大,容易形成“天下武功唯我独尊”的回音室效应。产业互联网是一种“狂妄”的表现,互联网的典型成功应用抢占了C端心智后,开始要把触角伸向B端了。
凭什么互联网这么“狂妄”?
互联网对实体世界的第一波进击。互联网早期做为通信技术的一个分支,从技术创新开始找到了众多面向C端的成功应用。如门户网站(新浪、网易等)、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等)、搜索引擎(百度、bing等)、网上商城(淘宝、京东等)… 短时间内,历史悠久的话音和短信服务短时间内便溃不成军。纸质报刊、CD/VCD、软盘、胶卷、黄页等充当信息媒介的产品也随着互联网兴起而示微。这个时期,互联网连接和传播的主要是信息,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廉价信息传播优势。由于面向的使用主体主要是C端用户,且具备平台式的网络效应,因此也被定义为消费互联网。
互联网对实体世界的第二波进击。由于在第一波进击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人们很快开始思考互联网做为一项技术,除了在资讯、娱乐、购物等场景中发挥廉价信息传播的价值外,还能否在实体世界中进行更大范围地应用。共享汽车(uber、滴滴等)、O2O(美团、饿了吗等)、共享房屋(airbnb)、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平台(小米)…连接的内容本质仍然是信息,只不过产生信息的实体扩展到实体商品如汽车、美食、房屋甚至是电灯泡和空调。
互联网对实体世界的第三波进击。互联网的第二波进击可谓小有成就,人们又不知疲倦地提出了产业互联网。我认为原因有两个。其一,以技术革命和技术文明的标准来衡量互联网,它需要具备成为泛在要素并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巨大潜力,优化那些从没有涉及的领域,如农业和工业(当前互联网主要应用范围,在信息产业和部分服务业)。其二,经过互联网前两次进击,互联网企业面向C端的应用场景机会看似已经枯竭,优秀企业家和战略家天生不拥有坐吃山空的特征。
这里就能与前面提到互联网所表现的“狂妄”呼应了。互联网“狂妄”是有资本条件的,是有光辉背景的,同时也是企业和社会求发展所推波助澜的。但是,如果看过侯宏老师的文章,会发现从第二波进击开始,互联网神奇的平台网络效应一直呈衰减状。对于产业互联网,由于B端决策理性和流程较长,主力军会是传统企业,IT和互联网企业是推动力,这是一个漫长且网络效应不清晰的方向。当触角伸展越远,互联网的神奇,看似正在慢慢的消失。
4.信息过载不存在最优解
信息爆炸带来信息过载的问题,一直是我思考如何解决/优化的问题。更准确的说,起源于思考“如何实现广告信息和受众的高效匹配”。信息过多只是表征,信息有效性才是本质。有效性涉及信息效率和信息质量,如何主动或被动地高效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我认为谈论信息过载话题的意义所在。
信息过载,一定不是互联网带来的问题。据有效记载,多年前出现书籍和报纸时,信息过载的问题就常被提及。纸媒时代创造信息是少数人的权利,而且需经过严格的编辑审核。互联网的出现,由于第一波进击产生了大量被广泛使用的C端产品,极大降低了人们进行信息创造、传播和获取的成本。可以说,互联网加剧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解决信息过载的第一种尝试,搜索引擎。用户主动在搜索框中展现自己的意图,机器通过搜索可链接的信息进行匹配和排序,返回相关的信息。除了信息链接广度、智能程度等可持续优化的问题外,这以是相对效率较高的解决信息过载方式,但解决不了“人经常处于不知道自己想要/需要什么信息”的棘手问题。
解决信息过载的第二种尝试,算法推荐。由于搜索引擎存在“不自知”的缺陷,算法通过主动推荐信息给用户,经过冷启动后可识别和沉淀用户的兴趣爱好。比如经常看IT相关的资讯,今后被推荐IT相关信息的几率会逐渐加大。用户看到的信息都实现了个性化,只需要在少部分时候去主动搜索信息了。可由于商业有用户增长的需求,冷启动的资讯通常需要满足大众口味,最终导致巨大的信息茧房和信息娱乐化问题,成为kill time的地方。
解决信息过载的第三种尝试,订阅+算法推荐。通过用户主动订阅信息,沉淀其主动意图(相当于搜索引擎主动表达意图),并通过算法推荐挖掘更多关联信息。岂不是就能解决了搜索引擎的不自知,也缓解了算法推荐信息娱乐化的问题?Pocket通过用户主动收藏信息,再推荐相关资讯;即刻APP通过用户主动订阅的细颗粒度话题,再推荐相关信息。但信息过载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一是内容好坏不具备标准答案,算法推荐需要足够精准的评判指标,导致推荐精准性和相关性并不好。另一个是用户主动意图始终是稀缺的,当主动意图稀缺时就会面临算法推荐相同的冷启动问题。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人的本性是不愿意学习(阅读)的。若要做大众阅读产品,要么使用算法推荐提升效率,忍受内容质量降低;要么做一款精心维护内容质量的小众产品。借用这个观点,“算法推荐”模式应该是前者,适合大众阅读产品;“订阅+算法推荐”模式是后者,适合小众阅读产品。
解决信息过载的第四种尝试,社交关系+算法推荐。“微信看一看”使用的是社交关系链推荐,用户可以看到好友推荐的公众号文章。在“微信看一看”出来之前,我曾一度看好并期望试验基于社交关系+算法推荐的产品。如今颇有些失望,它沦落为资讯获取方式的一种补充,仍未能成为更高级的一种形态。内容的好坏是很难评判,这个法则再次应验。
四种尝试都各自存在不完美,让我寄希望于随着更大范围的数据追踪和数据孤岛的打破,会出现解决针对大众信息过载问题的机遇。但大概率只会是个想象了,此时此刻,信息过载并不存在最优解。这也侧面应证了“认知是为了求存,而不是为了求真”的道理。
对“广告”这类特殊的信息,常年存在消费者需求和广告信息在时间、内容上错配的浪费。在数字广告进入平台期后,我转而思索如何提高广告的信息有效性问题。因此发现了一个正处于襁褓中的项目。
口令电话,用户可给自己贴口令(标签),用户与用户之间根据口令进行匹配和社交。官方表示期望通过这种模式高效连接用户,实现信息与服务地传递。口令电话在试图解决机器或朋友对你认知不足的问题,通过自我标榜可以降低猜测成本。口令电话正处于冷启动期,还缺乏高效的用户匹配机制以及更有效的应用场景支撑。广告产业一直是企业和用户信息不对称的产物,这类自我意图和兴趣的表达,为广告的效率提升和生产关系变革保留了一丝丝的期待。但人们骨子里是厌恶广告的,这类产品又很有摆脱不了小众产品的基因。
5.数据主权带来的生产关系启蒙,只是昙花一现
数据会成为像石油和黄金一样的资产吗?至少舆论是这么宣传的。数据成为资产的问题,在区块链最热的2年中被放大。但现在数据还没有成为资产,数据主权的技术和法律基础设施还很不成熟。究竟存不存在这种权利,还未形成共识。区块链为数据资产赋能的运动几乎已经全军覆没,说明这个领域并非只是依靠从下到上的创新就能发展的。
数据主权延伸出生产关系启蒙。数字世界是由于用户的参与,才塑造了大型平台的辉煌。为什么钱都被平台赚了,用户只成为了被喂养的猪?答案很简单,平台提供了近乎免费的服务。区块链的共产主义宣言并没有真正引发革命,足见旧势力对用户掌控力之强大。用户压根就不会思考这个问题,除非把巨大利益放在人们嘴边,否则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生产关系启蒙,还没有指导并生产出杀手级应用。这是弱势力最喜爱,旧势力十分关心的故事。看起来胜算不大,但不能忽视这类具有变革性的机会。只能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跟数据有关的法律,值得长期关注。比如在GDPR用户有权掌控自己的数据规定压力下,Google、Facebook、Microsoft甚至Wechat(海外)已开放了用户个人数据。有很多朋友问用户下载和掌控自己的数据有什么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只是我们还看不清影响罢了。个人数据银行有没有可能?我不知道,是2019年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6.数字助手的一瓢冷水
Siri、小冰同学、小爱同学是我常接触的数字助手。我对它们的关注热情,起源于张翼成教授在《重塑》一书中对数字助手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期望,深化于Siri创始人对语音交互做为下一代人机交互革命的描绘,消退于《人工智障 2 : 你看到的AI与智能无关》一文的掏心掏肺。
数字助手的愿景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智能是对其基本的期望。不求像钢铁侠中的Javis那样无所不能,但它至少得在购物、出行、旅游、看电影等场景帮它的主人解决选择困难症。它做为机器,理应在数字世界里比人类更加如鱼得水。但现状是你很想开除这个助手。
为何数字助手当前看起来很傻?我总结成三个原因:
第一是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存在巨大局限性,特别是当语言带有复杂的情感场景时。交互换成文字输入同理,因为不论是语音还是文字最后都会被转换成机器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码。
第二是当前对话系统的本质是填表,即能够处理的任务需要事先编码。这意味着它还不能通过自学习提升技能。如果仍然是填表的方式组织对话/反馈,使用深度学习和更多的数据进行训练都减缓其智障程度。
第三是数字助手背后需要连接的数据库资源,受限于商业利益导致的数据孤岛。
三个原因是有先后关系的,解决了前一个,后一个困难就会凸显。
语音交互是下一代人机交互革命?从逻辑分析是可能的,前提是其依附的后端智能水平要高。图形交互的优势是需求下达流程化,确定性强。语音交互针对图形交互的优势是需求下达无规则但效率高。用户最关心的是需求下达后得到的反馈,当数字助手背后的智能至少提供与图形交互相同的确定性时,语音交互的优势就有机会被放大。语音不是关键,智能才是关键。
从诱惑型中介转变为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数字助手?最主流的平台模式常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撮合商家和消费者,而且因为向商家收费而更加倾向于帮助商家,诱导消费者不断买单。按张翼成教授的观点,平台若更倾向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帮助消费者选择最优的商家服务,可以使得各方的利益均扩大。这类数字助手,不一定基于语音和AI技术,甚至不一定拥有固定的产品外形,只要它保持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不偏移。这个观点十分具有启发性,但如上述分析,数字助手的落地存在多个难题。如何摆脱数字助手落地的技术和工程困难,局部实现和实践创新,以观察其潜力?这也是2019年需要更深入探索的问题。
7.创新团队的难题
有两本书推荐过给朋友,《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在经历了多个团队做创新业务后,认真思考过什么样的团队具有创新能力,以及什么团队适合自己。
不论是大公司的创新团队,还是小公司的创业团队,创新都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做极度不成熟的业务,团队管理是第一关。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我觉得解释得十分到位。
- 缺乏信任。一个团队中通常会有陌生人,没有长达几年的工作和生活,很难建立真正的信任。
- 惧怕冲突。受教育的影响,我们在绝大部分时候均希望表现得温文尔雅,特别是在双方缺乏信任时。工作中常会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为避免冲突最终通常会形成强势弱势方分明的情况。
- 缺乏共识。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或只是表面上形成了一致意见。
- 逃避责任。只做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其他同事或部门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是负担。
- 无视结果。将自己所领导的团队放在第一位,将项目整体目标放在第二位。
当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面对创新业务时,可能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 不用掩饰自己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最大化容错文化氛围,用最坏的结果推演每个成员的收益。
- 大部分试错,并不会导致最终的失败;而过于畏首畏尾,却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在商业中,只靠推演和思考而不行动,是一种无效和浪费资源的事情。
- 改变别人是很难的。有时需要懂得放弃一些人,甚至一个团队。
我不知道创新力的发挥,需要环境具备多高的容错率。只知道有些团队做创新,真的是煎熬。
8.销售和广告很像,都关乎人性
商业落地的环节是销售。销售和广告很像,都拥有目标客户分析、寻找,诉说产品价值等关键环节。两者的反馈周期也趋同,品牌广告对应着大订单销售的长周期,效果广告对应着小订单销售的短周期。
销售很不成熟和很成熟的产品,都能发现销售的智慧。销售一个处于上升期的产品,是销售的甜蜜点。销售关乎人性,客户关注和需要什么,销售就可以卖什么。广告也如此,它诉说的都更偏向故事,而非事实。聪明的销售,从不只卖产品具备的能力。
大订单销售跟小订单销售有不小的差别。大订单需要更注重人脉管理,尽快接触最终决策人。通过需求挖掘和解决方案引导让客户觉得满意。《销售巨人:大订单销售训练手册》中提到的SPIN提问法,值得深入的训练和使用。销售也不是万能的,销售只是好产品的锦上添花。就像广告不是万能的,广告只是好产品的锦上添花。但好产品也需要广告和销售,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IPhone。
罗斯福说,不当总统就去当广告人。我说,努力的人都应该去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
9.注定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人类拼命赋予生命意义
春节期间重看了《人类简史》,心里有一种纵观人类发展的豁然开朗,也有一种意识到个人生命的狭隘。
人类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宇宙这一大框架下的。地球生命体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当前的信息革命。从意识自我存在,到发展语言和贸易,再到如今形形色色的政权和商业体。人类与其他生命拥有相同的开局,却拥有迥然不同的现在。一切并非冥冥中注定,而伴随着众多的偶然性才导致了当前的地球格局。
人类如今所建造的社会,在几万年前智人刚出现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人类发展了虚构的故事,追求着早已超出自身生存所需的事物。从这个层面看,现代商业社会谈论的刚需,准确来说其实是欲望。欲望存在于人类的脑海里,商业将其吹捧成了刚需。
当上升到生命发展层面,个人、团体、人类的行为,都显得渺小和无足轻重。我们不过是在注定走向衰亡的过程中,拼命赋予生命意义,从而演绎出了科学、商业、权力、亲情…但我们所演绎出来的一切,很有可能不会像《流浪地球》中一样,在N年后地球或太阳罢工时拯救我们。我们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10.2019如何观察世界?
人类社会层面。《世界观》这本书已尘封已久,了解更多关于人类社会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必要的,这可以让自己再少些戾气和执念。
现实生活层面。类似互联网第一波进击的平台机会,目前看几乎不存在了。需要关注“提升效率和转变生产关系”的事物。
- 个人数据银行
- 提升信息效率的产品
-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助手
- ...
不要忽视风口和趋势的力量,不要忽视产业互联网长期的影响。尽管产业互联网还存在很多困境,但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很难有更好的机会真实并深入了解几乎不熟悉的产业了。
结束
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中写道:“人不仅会犯错,而且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2019年,我期望自己能够坦然的接受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