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拜访一位行业内前辈,我们聊到一个话题是为什么某产品的设计费可以收到几百上千万?而很多公司有一流的设计水平却只能收三流的设计费用。
原创设计的"前/钱"途在哪裡?混迹设计界15年,不止一次思考这个问题。以前看不懂觉得10万和1000看起来都差不多,甚有怀疑是他们吹的毛球疵。
在我身边的本土市场,有的公司会给客户吹出一朵花来,最终做出来的却是不符合市场的一坨牛粪。企业家们满怀憧憬,最后直呼上当,继而对设计行业不信任,最后变成先看方案再付款,这样的状况让多少原创望而却步。所以大量低成本的比稿、抄袭现象涌现,这些对实干型的设计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看着别人家公司做一个case几十万,好眼红的。直到后來自己参加项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个项目可能要耗费1年才能完成,如果遇到甲方部门太多,走流程改方案走项目款才是个更更磨心的事。多么让人艳羡的项目,到最后统计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成本更是件揪心的事。
做手术,主刀医生是关键,做设计,主创设计师解读信息和数据的能力是关键,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就像一对适婚年龄的男女,女方想找个好老公,男方也要有能识别贤内助的眼光。不要约会一次,就被女方刻意地性感打扮、撩人身段迷昏了眼,这行头打扮的,都是一夜情的居多。
我说自己好,未必是真好,他们说我好,才是真的好。所以完全没必要在客户面前提着装B的最新款超极本侃侃而谈自己曾经的方案做得有多么好,一般还是建议想看作品的客户去各大专卖店,商超网店参观,特别是专卖店或专柜,更能看到设计团队长时间的表现能力。能上市场的作品至少都是半年以前的案例,只有被市场检验的作品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作品。
农夫高端水系列,花了3年的时间请5家国际顶尖设计公司经历58稿300多件方案后最终选定方案。最终的方案是第一年提交上来的,项目花了3年的时间不停论证,农夫给的米当然是多多的,同时我也认为sarah pidgeon简直是设计界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曾一时兴起搜罗了很多horse工作室和日本山宅一生,中国的陈幼坚韩家英等等大师团队所有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作品在表现自己特性的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保持作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一点应该才是企业愿意买高价单的真正原因。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我们还能说出仅仅是几幅画,北上广插画师花几千块也能做出来,那不免显得有点鼠目寸光了。
再拿男女双方来举例,每个人都想嫁得好或娶得好,只有两个人都能持续拥有让自己和对方美好的能力,仿佛在婚姻中才能更长久的走下去。我们也有服务5年以上的客户,看着它慢慢立足本土,走出本土走出国门,才真正明白什么才能叫做一起成长。没人会愿意跟弱者合作,想靠别人来赢利是永远靠不住的。一个CASE的成功,也不在于合作的对象一定要是像农夫山泉这样的大客户,而是在于我本身自己有几斤几两,和谁搭配更为理想,更能提升竞争优势。优秀的设计师是优秀的企业家培养出来的这句话是一句真理。只是这样的客户寻找起来比找心仪的男朋友还困难,也只能靠缘分咯。
归根到底,最本质的是要把自己的专业做好,自己牛逼了,机会才会更快更早的来临 。
机会越多意味着选择越多,而价值的增长在于能拥有多少选择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