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汽车大家都是抱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存在一些误解,也因此新能源车从发展至今一直受到不少冷淡和不被看好,其实新能源汽车目前对绝大多数人不适合,但发展新能源车一定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政策的鼓舞下,新能源车迎来发展新拐点,在经历了企业骗补调查、补贴退坡等一连串的打击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开始回归常态,业内专家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前景普遍看好。
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近5万辆、4万辆,环比增长超过35%、30%。新能源汽销华丽数据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火热景象。
这意味着,在走出今年初补贴退坡、准入目录重审的阴影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重回“快车道”。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日渐提升的准入门槛尤为引发业界关注。在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引导现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时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条件。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拉开序幕,补助和准入门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管理向“加严”的方向发展。
同时,在资质放开与政策鼓舞下,各路资本争相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数据称,还有近200家车企在排队申请资质,其中包括比较有名的蔚来汽车、乐视汽车等多家互联网基因的车企。
放眼“十三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由起步模式变为加速模式。可以预见,未来将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效仿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资形式,新建新的纯电动乘用车合资企业。这段时期对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个“冷静期”,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企业应利用这个时间思考发展战略与方向是否符合市场需求。面对整车厂、零配件、电池厂等争食新能源汽车“蛋糕”的局面,对于企业而言,由规模扩张转向竞争力提升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传统汽车,中国是一个落后者。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具备了较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显著,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我们要不遗余力的发展新能源车产业,企业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完成转型升级。
更多资讯请关注汽车制造频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