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终于做了一个选择,终结了自己纠结了很久的事情。
本来明天要参加一场考试,但几天前得知明天还有一场自己非常感兴趣讲座。至此我陷入了两难境地,考试时间已经安排好,不可能改变。但是进行讲座的教授又是自己仰慕已久的业内名人,不仅学术水平很高,而且讲座的内容本身就是自己喜欢的。到底去考试还是去听讲座,真心让人纠结。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就想有个牛人出来指引点迷津。自己好像很久都没有陷入这样难以选择的境况中了。当一个人很少出现选择困难这个21世纪三大绝症时,是否说明这个人的生活已经脱离时代了。纠结了半天没依然无法得出答案,便开始翻书,无意中看到曾经自己曾经得出的感悟:“如果学习没有以目标为导向,会很容易陷入到一越学越焦虑的心态中,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的接触到与所学的内容有一星半点联系的知识,你会认为这些知识必须要掌握,会想要将所有这些知识都学会,但是时间精力上又不可能做到。于是会开始否定所学的内容,甚至否定学习本身。在自我否定中除了增加挫败感让自己执行无能之外,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笔记中的以目标为导向一下子就击中了我,联系到自己去听讲座,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于是也可以看这种方法是否能够实现目标来进行分析。
自己之所以会这么想要去听讲座,第一因是为讲座的教授是业内有名的学者,之前读过他写的书,觉得很不错,这次有机会通过本人了解其学术,也是之前的一个小愿望;第二是因为明天的讲座一定去得大部分是渴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内人士,可以认识进步人士,与他们交流工作中的困难与心得,也是让自己持续提升的一个方法;第三就是讲座本身的内容是自己近期想要研究的,如果听了这个讲座,对自己这方面的研究会有所启发。
至于考试,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其实如果不是因为与讲座相冲突而引发自己思考,我还真没有想要到底为何会去参加这样一场考试。首先是家里人想自己考,其实没有什么兴趣;其次考试通过后拿到证可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是证明具备了处理相关事务的入门条件,并不能证明具备了相关的业务方面的能力,而且现实中很多人即便没有证件,能力也并不差;再次是自己对考试后可能从事的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又没有相关的经验,即便是拿到了证件,处理相关事宜时,客户还是会倾向于找更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最后,这个考试今年后半年还有别的场次,就算这次没有去考,还可以在几个月之后考加下次考试,错过这次考试,自己无非就是白白贡献了百多块钱的GDP而已。
想到这里的时候,自己已经清楚明天该去干什么了。按理说思维应当是在这里就打止的,但是不知为何自己会不自觉的多思考一点。在上面的分析中,自己是以短期目标为导向的,如果以长期目标为导向会怎样。如果没有这样一场讲座与考试时间相冲突,自己还会这样进行分析么?从长远来看,自己还会去考试么?自己在思考了相关情况之后,又对照上面关于考试的分析,发现原来自己根本就不该报名参加考试。或许现在自己还有点迷茫,不知道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拿到证件之后要做的事情决对不是自己内心想做的。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初始动机就是拿到一个证件,证明一下能力而已,至少还可以让自己多点竞争力、多点机会。这是不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你的竞争力只有靠别人给你的证明才可以体现出来么。是不是从小到大我们得到的证明太少了,长大了才会拼命的在别人的眼光中证明自己。就像努力赚钱,买房买车,达到世人眼中的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形态,才可以心安理得的说我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你看,我赚到钱,买到房、车了。如果你的努力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或世俗的标准,那就不是对的事情。道理说出来谁都懂,但是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又会将道理抛诸脑后,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就像很多人说自己在没有遇到喜欢的人之前不结婚,但是却依然有大部分人在年纪渐长时找了个过得去的人在一起。在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前做出更多的选择前,是没有机会对世俗的标准说不的。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应对,就是拼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牢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断前行。
两难选择 目标导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