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昨天在大理公馆雨花斋与“师兄”老板近四个小时的对话,关于佛教轮回,让我浮想联翩。
一是,人的一生就是轮回。
从子宫—小床—家—幼儿园—各阶学校—社会、工作—退休—衰老、退行—疾病、意外…—死亡,回到黑暗。
从哭着来到世上,所有需求完全仰仗喂养者,需求感受以及情绪表达只能靠喊叫、哭闹;然后到可以自己吃饭、蹒跚学步、探索周遭;然后走出家门、来到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工作上班,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看世界、闯世界、改变世界…经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成败得失。然后年华渐去,退休、慢慢离开社会舞台的中央,让给下一代。
然后衰老退行、各种疾患,注意力、精力越来越多的放在养生、保命上,一如刚出生时,人生的使命慢慢回到最初状态:怎样更好的吃喝拉的睡,怎样活才能延年益寿,多活几年、活的舒服,怎样少生病、少痛苦。
最后,自理自立能力衰减,甚至失智失能,回到一隅房间、回到床上,回到原初需要仰赖他人才能存活。
小时候的依赖天经地义、理所应当,因为是物种延续的必需;老人失智失能就是负担、累赘,毫无尊严,因为对于人类社会没有了增量价值和意义。这,也许是天道。天地不仁,不讲人道。
二是,佛教关于人的轮回
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跳出六道轮回。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要犯错,每个错都是业力、都是影响轮回结果的因(所以应该积善行德)。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人们害怕来世入地狱(东西方不约而同的都有这个逻辑),就必须当好人做好事。
不得善终、死入地狱恐怕是每个人最根本的恐惧(因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贪婪与恐惧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人性。宗教、统治者都对此心知肚明、了然于胸。信仰和统治的基础根植于这
——死后上天堂/到西方极乐世界/摆脱轮回到达神界,是否是人性贪婪?
——不作恶(免除暴力、杀戮,让社会太平);多行善(和谐社会、统治成本低);臣服命运、适应社会不反抗更是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否则下地狱、堕恶道、永世不得翻身是否是最大的恐吓?
那么,轮回就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叙事,一种管理自身的工具,一种安放内心的良药?
三是,真的有轮回吗?
如果有轮回,宇宙大爆炸之前以及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寂灭后还有人类轮回吗?
或者、恐龙时代、人类占领地球前存在轮回吗?
或者,轮回是造化造人的时候制定的诸多底层运行机制之一?(源代码当中的一个)
那么,人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直至今日的80亿,人道兴旺、其他物种灭绝多多,是人类积善太多?而且畜道里投胎到人道的也越来越多?
想到这里,我对自己五次堕胎的恐惧似乎减轻了不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