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朋友们对[轮回]的真相了解得更加透彻,下面节选一段雪漠老师《空空之外》书中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7916279/944ea052ca6f6003.png)
雪漠:轮回的真相
▼雪漠作品 | 《空空之外》节选
当你见到世界的真实面目、品尝到真心的滋味时,千万不要光顾着沉浸在那片朗然空寂之中,而忘记了保持觉性,保持警觉。因为,假如把所有心思都用来享受空寂之乐,忘记了警觉,你就有可能会生起另一种贪恋,比如对喜悦和逍遥的贪恋。这种贪恋会形成另一种牵挂,也容易变成冷水泡石头般的无记和顽空。你会像梦游人一样,无法敏锐地感知世界,更无法让智慧生起妙用。一旦受到刺激,你的宁静就会赫然倒塌,你仍会因为幻象而痛苦。除非你及时醒悟,重新发现那虚幻的真相,安住无执的真心,否则,你就会像任何一个不曾觉悟的人那样,陷入失落、失望等痛苦的假象当中不可自拔。你甚至可能在欲望的支配下,做出一些与善的原则冲突的事情来。
轮回源于心的迷乱。当你不能认知真心,迷乱于当下,迷乱于外部世界,时时牵挂外物时,就会堕入轮回。轮回本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后被佛教袭用,便成为了佛教的内容。佛教认为,众生历经连续不断的生死,在六道轮回之中不断流转,忽而为畜生,忽而为恶鬼,忽而为修罗,忽而为人,忽而落入地狱,忽而又为天人,这不是高天之上某个神秘存在的随兴之作,而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因果循环,更是每个人心灵的显现。
我常说,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浊世实际上就是娑萨朗净土(这是香巴噶举传承中所说的净土),但能否明白这一点,也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比如,贪婪者看到的,往往是充满诱惑却求之不得的世界;愤怒者看到的,往往是没有爱的世界;计较者看到的,是充满了计较和算计的世界……世界就像镜子,会真实地映照出每个人自己的心。你感知到什么样的世界,正好说明了你心灵的境界。一切唯心造。一个人眼中的世界,永远高不过他自己的心。要是我们看不穿假象,永远执幻为实,就会永远无知。执幻为实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地拥有智慧和慈悲。
我们的真心之境中,俱足了我们需要的一切:勇气,善良,真实,光明,信任,尊严,智慧,爱……
世界虽有物质的显现、现象的显现,但是对每个个体生命来说,却只是他们心灵的展现,心灵决定了他们将会面对什么样的世界,所以,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心变了,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改变。当我们能认知并安住真心时,世界究竟怎么样,对我们已不重要了。我们的真心之境中,俱足了我们需要的一切:勇气,善良,真实,光明,信任,尊严,智慧,爱……
轮回也是一样,轮回同样是心的倒影。轮回并不仅仅发生在死后,一旦我们被欲望控制,那妄心呈现的一切,就是六道轮回。
如果不能认知并忆持真心,人的一生都会在六道轮回中起伏,贪婪的时候是恶鬼,嗔恨的时候是修罗,无知的时候是畜生,善良的时候是天人,痛苦不堪的时候便在地狱,在理性与欲望之间纠结便是人。
可见,能拯救一个人超脱痛苦轮回的,只有智慧;一个人痛苦的真正原因,便是无知。反之,远离诱惑,远离无知,远离烦恼,远离污染,安详清净,无着尘染,便是保持了心灵的洁净,清净的双眼看到的就是涅槃。可见,涅槃也是不离心性的。
真心是明朗空寂的,它不被任何概念所束缚,脱离任何二元对立,它是归于空性的。因此,从究竟意义上说,所谓的轮回和涅槃,也是心造的幻象,是概念对心灵的束缚,只有连这种束缚都能挣脱时,人才能完成终极超越,获得一种完完全全的心灵自由。就是说,人只要能学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念头,如何看待念头所触发的情绪,如何超越情绪所触发的心灵惯性,就能超越过去、当下和未来,安住在一种超越苦乐对立的境界之中,实现涅槃的清净之乐。
——摘自《空空之外》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年8月份出版
感恩雪漠老师
感恩佛法僧三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