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无情的人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今天早上我刚发出去什么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就有一位听众评论到冷漠无情的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在回应这个问题之前,讲一讲我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非常负责的leader,ta在日常生活中有善良,很在意身边人的感受,会默默地照顾他人,比如会亲自烧菜给朋友们吃,会在阳光明媚适合出游的日子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海边、公园或其他有趣的地方。他能够听懂你的难处,并在你困难的时候会伸出援手,如偶尔朋友之间的小小周转。但是,在工作中,当你遇到困难,郁闷、痛苦时,他却不会过分地共情你,因此他工作中共事的伙伴们常常会抱怨他冷漠无情。
有一次他在谈及自己为何这么做时,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想要突破困境,突破他的成长困境,我就没办法在泥潭里和他共情。”
我回应他,是否也因此承受了很多攻击,显然,有时坚定地推着他人破除某种重复时,是需要力量的,而且必定要承受很多的攻击,否则,另一个人没有办法相信你,会离开你的团队。
心理咨询中,在来访谈及一些强烈的情感时,心理咨询师没有和来访一起掉入情绪中,反而稳稳地待在那里,有时看似十分无情,但可能那也是来访需要的,如果咨询师被来访强烈的情感卷入,在某些时刻可能就会被勾住,成为来访的剧中人,不能够觉察自身的反移情,会使咨询陷入困境。
在《精神分析技术的基础》中关于有一段很适合于说明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冷漠”。
时刻记住分析者的看似和分析家有关的大量想法和反应,实际上和分析家毫无关系。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把别人对我们的想打和说的话当成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的做法是,学会不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批判(或者玩笑,讽刺或贬低)的实际对抗,甚至是对别人的赞扬也是如此,而在分析设置中,这样会更有用。鉴于分析者并不把转移体验为“只是一种投射”,反而把他对分析家的厌烦视为真的和分析家有关,分析家必须非常努力地不要把批评放在心上,也不要针锋相对。若果分析家做不到,那么分析家最终会和分析者争辩,反驳分析者的指责,反击回去,或者只是生气。相反,分析家必须设法是自己处在不同的水平,分析家必须学会如何不表现得就像ta是屁片的真正对象,而且要时刻记住(至少努力这么做)ta正在处理转移。
因此,这种“冷漠”也可以解释为,咨询师不会轻易卷入那些与ta毫无关系的大量想法和反应,ta坚持在他工作的位置,不动摇,稳稳地在哪里,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感在那里。当然,有些人他可能并不是心理咨询师,但是ta在他的工作中也会被解读成“冷漠无情”,或许,那也是因为他没有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位置上,正如我的那位好友,可能在工作关系中,无法回应他人更多地超额的情感需求,是因为他不是他人的心理咨询师,ta要带着伙伴们在工作中取得进展便已经是一位很好的工作伙伴。
当然,咨询师也需要警惕过度的情感暴露,因为有时来访表面上好像需要你情感反应丰富一些,但实际上,当咨询师和来访一起哭泣时,他可能会认为你太脆弱了,无法承受更多的情感张力,而能够去接住来访的情感张力,可能是来访更深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