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两个人,如果无法照顾好自己的需求,无法照顾好自己的伤痛,就会无意识的向对方索爱。
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委屈生气抱怨指责失去耐心,从而让关系绷紧,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这会让自己和对方感受到伤上加伤,让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年幼时,从父母那儿,我们会得到关心照顾认同连接,这是我们感受到爱的方式。长大后,如果我们还是想从他人那里得到父母对待孩子般的爱,那就代表我们内在某些部分还没有长大。可是,这不正是我们进入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吗?
所以这种情况,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亲密关系的本质:
·通过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需要被连接,被疗愈,被整合的部分。
·通过伴侣,我们可以帮助彼此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爱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生的练习。
通过练习,把连接、聆听、抱持、善意…带到自己内在资源匮乏的地方。通过练习,就会体悟到,无论对方怎样回应,那些“有条件的爱”,都已经是最美好的爱。因为在关系中,Ta已经给予你,Ta能够给你的一切,Ta没有的,既不能给自己也无法给你。
另外,通过对方我们会看到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的需求负起责任。这会帮助我们踏上一段意识进化的旅程,这是一段疗愈整合成长蜕变的自我实现的历程。
吉利根博士的文章,与大家共勉:
无论我做什么,
这个世界上,
大部分的人都会不喜欢我。
知道这点不是很好吗?
以前,
我以为不喜欢我的人是因为不了解我,
只要他们了解,我就会喜欢我,
于是,我尝试做很多事情,
让更多的人明白我。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不喜欢我的人,也是了解我的人。
知道这一点真的是令人震撼,
但,也是一种解脱。
事实上,他们不是不喜欢我
他们也不喜欢自己,
所以也无法喜欢我……
知道这个真相真好……
带着觉察,带着慈悲,
学会放下讨好别人喜欢的需求,
开始练习聆听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疗愈自己,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