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作者: 海洋珠玉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21:39 被阅读0次

    《三十六计》是一部兵家谋略典籍,蕴含着丰富的谋略知识,很多人喜欢谋略,谋略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开启成功之门;谋略能帮助人们赢得别人的尊重,获得应对艰难生活的从容……善用谋略是智慧的象征,而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三十六计”正是智慧的结晶。经典作品总是给人常读常新的感觉,陆续给大家分享《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赏读

    不敌其力,而削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今译

    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弱敌人的趋气势,再乘机取胜。釜底抽薪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阳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日:“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贱其将成之功也。                        (节选)


解析

    水沸腾靠的是火的热量,烈火中的沸水,是阳中之阳,锐不可当;柴草则是火的魂魄,是控制火力的主宰,柴草之于烈火和沸水,是阳中之阴,靠近它也不会受到伤害。烈火与沸水,虽然力量凶猛不能直接阻挡,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削弱它的气势。尉缭子曾经说过:"士气高涨则投入战斗,士气低落则避而不战。"削弱敌方士气的方法,主要在于从心理上进攻。另外,当敌人之间相互斗争时,我方应该乘机直捣交较强一方敌人的薄弱环节,使其即将取得的胜利归于破灭。


计策应用

周亚夫后路抄敌

    公元前154年的汉朝,吴王刘濞野心勃勃,他串通楚等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兵叛乱。他们首先攻打忠于汉朝的梁国。汉景帝派周亚夫率三十万大军平叛。这时,梁国派人向朝廷求援,说刘濞大军攻打梁国,他们已损失数万人马,快抵挡不住了,请朝廷急速发兵救援。汉景帝也命令周亚夫发兵去梁国解危。

    周亚夫说:"刘濞率领的吴楚大军素来强悍,如今士气正旺。我与他们正面交锋,一下恐怕难以取胜。"汉景帝问周亚夫准备用什么计谋击退敌军,周亚夫说:"他们出兵征讨,粮草供应特别困难,我们如能断其粮道,敌军定会不战自退。"

    荥阳是扼守东、西二路的要冲,必须抢先控制。周亚夫派重兵控制荥阳后,兵分两路袭击敌军后方:派一支部队袭击吴、楚供应线,断其粮道;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袭击敌军后方重镇冒邑。周亚夫占据冒邑,下令加固营寨,准备坚守。

    刘濞闻报大惊,想不到周亚夫根本不与自己正面交锋,却迅速抄了自己的后路。他立刻下令部队迅速往冒邑前进,欲攻下冒邑,打通粮道。刘濞率数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扑向冒邑。周亚夫避其锋芒,坚守城池,拒不出战。

    刘濞率军数次功攻城,都被城上的乱箭射回。

    刘濞无计可施,数十万大军驻扎城外,粮草已经断绝。双方对峙了几天,周亚夫见敌军数天饥饿,士气低落,已经毫无战斗力了。时机已到,他立刻即调集部队,突然发起猛攻。

    精疲力竭、软弱无力的叛军不战自乱。叛军大败,刘濞落荒而逃,在东城被杀。


心得

    在斗争中,釜底抽薪又是一种"兜底战术",主要是从对方的幕后去下功夫,侧面暗算,扯其后腿,拆其后台,使其不知不觉间变成一个泄气的皮球。不管在战场、商场还是政治舞台上,此计大有用大笑效,小用小效。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记住“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谚语,遇到问题要寻找根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之道,才能无往而不利。


来源:漫画《三十六计》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2021-12-05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

  •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

  •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原文是:“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兑下乾上,天泽履,为六十四卦之履卦。履卦...

  • 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注释】①敌:对抗,攻击。力:强力、锋芒。②消:削弱、消减。势:...

  • 《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是一部兵家谋略典籍,蕴含着丰富的谋略知识,很多人喜欢谋略,谋略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开启成功之门;...

  • 三十六计-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底层逻辑: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找到它的核心点,解决。沸水抽薪 斩草除根在管理上的应用: 把学校做...

  • 「三十六计」混战计——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如果在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就可以转而削弱其力量的源泉。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

  •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该篇在古今事例中都得到了很广范的应用。该计的重点是“薪”,首先要找到敌人的薪,然后抽掉。为什么要抽薪,主要因为...

  • 10

    第四套 混战计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衣钩 斧头劈柴火做成衣钩 (薪在古文...

  • 记忆⑩

    第四套 混战计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衣钩 釜的底下用衣钩抽出了薪柴。 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sh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