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7016/d038f40c9d5ef8cc.jpg)
北宋宰相王安石,由于他性急,在处理日常公文函件的签名上,留下一段佳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7016/fa3c6359f07bd70b.jpg)
依照唐朝旧例,宋人在公私过往的各种文件上都要签上名字,以示慎重。唐朝时所签的字,一般用草体写,写全姓名,这种签法当时叫“花书”。到了宋代,人们签名往往省去姓,只签名字,有时甚至只挑名字当中的一个字签出即可。
王安石签字,也是如此,他只在文件上快笔草书一个“石”字。他是这样写的:“初横一画,左引脚,中为一圈。公性急,作圈多不圆,往往窝匾,而横画又多带过”,“石”字是写成了,但过于草,冷丁看上去就象一个“歹”字。这样,有些不安好心的幕僚就想钻他的空子,暗地里悄悄议论说他故意要签成“歹”字,就此可以罗织点什么。王安石知道以后,就改变作风,留意签字,特别小心地写那个“圈”,以堵纰漏。
有一天,王安石给一个叫杨蟠的人颁发一道差遣命令,签字时不小心又犯了老毛病,“石”字那个圈又写扁了,他当机立断,不顾纸面整洁,用浓墨涂去原来的字,在旁边重新签好名。杨蟠看到了身为宰相的人尚如此注意细节,深受感动,就把那份命令好好地珍藏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7016/c795b8901784ad6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