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林徽因与梁思成 徐志摩 金岳霖
对林徽因的评论:气节与人格

对林徽因的评论:气节与人格

作者: 姚啊摇啊摇 | 来源:发表于2015-07-12 13:12 被阅读2254次

转自韩众城的博客

林徽因个性鲜明、争强好胜、疾恶如仇、才思纵横。她生于1904年,死于1955年,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三朝;在那种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个人的命运紧紧地和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

林徽因是一个美女、才女;但又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更是一位极有气节的高级知识分子。无论说民族气节、爱国气节、学术气节、人格气节,林徽因都表现的格外突出。。。

。。。

。。。林徽因在民族气节、爱国气节上是如此,在学术气节、人格气节也是这样。

最能代表林徽因的也就是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个富贵不能淫(迷惑)其志,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志的“大丈夫”。

在三十年代,林徽因的生活条件相对非常富足,在那样的情况下,她为了钟爱的古建筑研究事业,自愿陪伴梁思成在当时极为落后的穷乡僻壤进行野外考察。她不顾自己不太好的身体状况,骑驴坐骡车,住鸡毛小店,甚至在泥泞路途长距离步行。在那些年久失修的庙宇里,作为唯一的女性的她和同事们一起爬上爬下,去丈量、测绘和探索中国古建筑做法,而乐此不疲。

也就是所谓“富贵不能淫”也。

抗战期间,林徽因主动随丈夫一起携全家南渡逃亡,并无任何抱怨。国难当头,她认为个人吃苦受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逃亡途中,梁家不仅缺衣少吃、困愁交加,还经常遭受空袭带来的死亡威胁。对此林徽因并不以为意,显然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她说:“我们太平时代(考古)的事业,现时谈不到别的了,在极省俭的法子下维护它不死,待战后再恢复算最为得体的办法。个人生活已甚苦,但尚不到苦到‘不堪’。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的典型,租到两间屋子烹调,课子、洗衣、铺床,每日如在走马灯中过去。中间来几次空袭警报,生活也就饱满到万分。”

等到在四川李庄长期停留下来以后,在缺医少药、衣食不济、极端困顿的时候,林徽因彻底病倒了,从此开始了长达六年之处的卧床生涯。在病榻之上,林徽因一直坚定支持着梁思成的学术事业,关心着中国营造学社的发展,扮演着营造学社总设计师的角色。

因此,梁思成会说:“她虽罹患重病,却仍葆其天赋的机敏与坚毅;在战争时期的艰难日子里,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和士气得以维持,主要应归功于她。”

也就是所谓“贫贱不能移”也。

抗战胜利复员后,林徽因一家回到了北京清华园,她先后帮助梁思成筹建建筑系、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工艺美术探索,并且参与北京市政建设。

建国后,新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一些单纯的学术问题、都市规划问题、文物建筑保护问题等都打上了政治的烙印。

建国之初,北京市急于基本建设,损坏了一大批文物与古建。林徽因在发表的文章中,大声疾呼保护祖国的文物建筑;在会议上慷慨陈辞,对着北京市委领导痛切指责。

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林徽因在1953年夏的一次欧美同学会聚餐中,她指责当时负责北京城建的副市长吴晗破坏文物建筑,据与会的陈从周教授回忆:“林先生的感情更冲动了,她指着吴晗先生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嗓失音,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1954年,林徽因抱病专门去北京市委当面辩论,对着北京市委领导的面,她义愤填膺地说了那句千古名言:“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真可谓掷地有声!

在梁思成和她自己的建筑思想和学术追求被错误批判之时,林徽因不畏强权、不避人情,坚持独立客观的学术主张,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和一身正气。

林徽因做事干脆利落、毫无退缩、不留余地、锋芒尽现,她不低俗、不媚上、不逢迎、不矫揉,她坚守正义和信念,尊重事务本身的发展规律。无怪乎陈占祥说她是“敏捷锐利、鞭辟入里,不是不让须眉,简直是让须眉汗颜!”

也就是所谓“威武不能屈”也。

林徽因的哭、林徽因的骂、林徽因的愤怒、林徽因的失落,都不是小女人般的惺惺作态,而是一种从大处着眼的学术方向、建筑历史观、和针砭时政,是一个有良知的建筑学家遭到不公平对待时的不屈抗争。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林徽因对关于被批判的建筑思想和理论,一直都想不通。她明显地感到困惑与彷徨,她已经疲惫不堪。在医院里,她甚至拒绝吃药,用生命和沉默来表示无声的抗议。。。

林徽因并不是在意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因为“所有这些,对于诗人淡泊的情怀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她主要是心疼那些保存了几百年文物建筑,质疑“正义被践踏,信念被摧毁”。因此,在她死时,“她只是总在遗憾:‘当我去了,还有没有说的话。’”

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待一个人是否有价值,要看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对于文化或文明传承是否有意义?对于国家和民族是否做出了贡献?在这一方面讲,林徽因无疑是精神的巨人,中华民族的文明守卫者。

相关文章

  • 对林徽因的评论:气节与人格

    转自韩众城的博客 林徽因个性鲜明、争强好胜、疾恶如仇、才思纵横。她生于1904年,死于1955年,在她短短的一生中...

  • 我用一生来回答 3

    - 不难看出 林徽因对别人的吸引 靠的不是讨好巴结 而是她的才学与人格魅力。 - 林徽因与梁思成可谓是志同道合 情...

  • 人格不可低贱

    低贱何解?低贱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和气节。人格不高,气节很低,这就构成了人的低贱。 人格低贱的人,通常都有这样的...

  • 人格不可低贱

    低贱何解?低贱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和气节。人格不高,气节很低,这就构成了人的低贱。 人格低贱的人,通常都有这样的...

  • 由简友的一篇文章想到的...一些想法

    前些天看了篇简友发的关于林徽因的文章,发现一个现象,在评论区很多读者对林徽因有很多争议。(相关的文章:https:...

  • 【骨气与血性】

    骨气代表人格操守能反映气节正直与刚毅引申出气度与风骨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直面困难与挑战丝毫无惧色勇于负责与担当好汉都...

  • 关于人格的评论

    冲着人气下载了这个APP,第一次打开看的时候:我靠!这么多正能量!什么努力,什么社交,什么规则,什么性格。。。 突...

  • 《林徽因传》有感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梦,今天我看了《林徽因传》读懂了林徽因对爱情做出的正确选择。 徐志摩与林徽因相识于...

  • 如果可以直起腰来说话,谁又愿意矮下身子呢?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成为无数人书写文章的例子,他保住了自己的人格与气节,留下了传诵古今的故事,却在贫...

  • 真正的爱情不是你尊我卑,而是势均力敌

    那个年代的文人之间的爱情充斥着后人眼中的浪漫与诗意,无论是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痴情终老,还是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林徽因的评论:气节与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su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