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昱晨湛空法师开示:通向幸福的三条途径

昱晨湛空法师开示:通向幸福的三条途径

作者: 风雨丽人行 | 来源:发表于2017-01-16 18:41 被阅读0次

    愿祈佛手双下垂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佛陀告诉当机大士韦提希夫人求生西方的下手用功之法,在这之前古印度的王舍城发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儿子(阿奢世)要杀父(频娑婆罗王)弑母,夺取王位,韦提希夫人深陷牢狱,痛感世事无常,苦厄流殇,哀求佛陀示其解脱之道。

    佛陀为韦提希夫人开示净土法门,亦就是告诉未来世的一切众生。

    从初发心到圆成佛道离不开此此净业三福。

    什么是业呢,业,苦本故,唯是因也;净业,就是纯粹的圆满的力量。

    愿意往生安乐国土的人,当修三福,最初下手的修行方法,应当修三种福。这是总的目标,指出三种道路,下面一桩一桩的说明。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孝养父母,无论四生(胎卵湿化),都是以过去世的业识为内因,以父精母血为外缘,条件具合,故有今生,以此斯义故,父母恩重。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襁褓啼哭的抚育,叛逆少年的操心,及长大远行的牵挂,所以父母的恩重。

    第二、奉事师长,教示礼节,学识成德,因行无亏,乃至成佛,此犹师长有教育之恩,没有师父和长辈的教导,为人的知识、技术、一切做人的本领,统统没有。故应该报父母恩、报师长恩,应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不修,即为十恶业。修十善业是佛法的基础工夫。《大乘起信论》曾经提到修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如何去修?修真如三昧,要一念不生,则真如现前,但是以修十善业为基础,因为不修十善业,则造十恶业,何谓十,身三口四意三。此句特提到要修慈心不杀,即身业第一种,因为世间所有的行为中杀业最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对父母师长要有恭敬心,对有情众生要有慈悲心。慈悲心者,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佛法以慈悲心为根本,要度一切众生成佛,怎么能杀害他们的生命呢。众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个,若把它独一无二的生命断了,那它是最痛苦的事,所以造杀生业,是最重的一种恶业。

    慈心不杀于佛制戒律,第一不许杀人,若是杀了人,便犯杀戒的重罪,不通忏悔。第二不要杀害畜生,发大慈悲心,利益众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生,倘若没有能力的话,也至少应做到不吃众生肉。不管是否信佛,是否皈依,都应以吃素为主,特别是菩萨弟子们,不要去吃众生的肉。如果做不到这点,作为大乘修行人,是很值得惭愧的,因为此举间接损害了很多众生。

    杀害畜生,山珍海味,其实是人类的一种经验和一种习惯。

    人类文明发展就是对残忍的减少。有时,我们有一种轮回的过瘾。认为畜生就是为给我们而享口福而存在的。

    十恶业中以杀业最重,先叫你发慈心不杀。再进一步修十善业,就是十种恶业统统不做,变成十种善业,这是修学佛法的基本工夫。这是第一条通往圆满之路,也是人世间最大的福报。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是第二种福,戒福,是出世间的福。第一受持三皈,皈依佛、法、僧,受三皈,受了还须能持,故说受持三皈。三皈依是初入佛门的第一步工夫,它是佛教的总纲,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要受持三皈,因为三皈,通彻全体佛教。“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具足众戒中,包括四众弟子的戒法。在家二众戒,先受三皈依,然后进受五戒(八关斋戒)和在家菩萨戒。出家二众戒,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八十四条和大乘菩萨戒。不犯威仪,威者,庄严和庄重之意,不作威猛讲;仪者仪则,规则也。出家人受持具足戒法,行住坐卧,都有一种威仪,统名四大威仪,详细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为什么单指出家人讲?出家人是人天师范,不但为人作师父,还要为天人作师父,行住坐卧,不庄重怎么行呢。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同于大乘菩萨修的法。第一要先发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第二要深信因果,若是错了因果,背了因果,就造了罪,故当深信因果。

    “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深信苦乐因果也”。

    在凡夫的因果层面,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信因果,这是浅位因果,若能了知因果通三世者为深信因果,若不知道因果通三世,而只顾现世因果的话,见一个老好人生活的很艰苦,以因果说应当享福,而有的为恶之人,理当受苦,他却生活奢侈,因此对因果便生怀疑,不敢相信。对于凡夫,讲深信因果之“深”义,以能相信因果通三世,可算是深了。若较诸二乘圣人的因果,能相信修四谛、十二因缘法,超三界,脱六道,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位,这个信心就深了,比凡夫通三世因果更深信了。大乘菩萨的因果,若和二乘因果比较起来,二乘圣人那还属于浅信,大乘因果,就是因地作菩萨,果位能成佛。作菩萨修的什么呢,修六度法门,开万种行门,能相信此等因果,才可谓深信因果。

    大乘又分权教大乘和实教大乘。权教大乘是权巧方便,为二乘人令回小向大,说的权巧方便大乘法,他们修的六度法,是依事相修的;而实教大乘是真实的大乘,他们修六度是按理性起修的。依自己本具之佛性起修,那才是真正成佛之因,真能证得到成佛之果,要相信这个道理,才是深信因果。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的工夫,自利利他,发了菩提心,信了因果,那只是个信心,要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了解呢?学佛法有四个步骤:信、解、行、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属信;还得胜解甚深的佛法之理,要求解。求解从哪里求?读诵大乘,对本曰读,背本曰诵,先对着大乘经典读,若有认为读诵大乘是着文字相,那是不懂佛法不着文字相的道理,佛法说不着文字相,是即文字而离文字,不是根本不读大乘经为不着相。有的众生业障重,给自己找借口,不想读诵经典,说那是着文字相,其实和一般愚痴的众生一样,只能说是无明烦恼作祟。读诵大乘,是自利的行门,大乘经要利他,所以说劝进行者,是利他的行门。劝是劝导、劝诱。众生不信大乘法,我要劝他信,这叫劝导;劝导他不听,必须用方便引诱他信,就叫劝诱。进者将众生接引到佛门里来,叫做引进,再进一步,劝他努力修行,叫做精进。

    行者就是修行的人,此指新学的菩萨。

    先进的老菩萨,对未信大乘佛法的众生,劝导他信仰大乘,既信之后,再劝勉他努力修行。

    若能做到这般,此乃是佛子行。

    本文来源:昱晨湛空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

    湛空,字昱晨,山西大同人,千禧年披度于省城太原。曾在农禅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求学。毕业后在广州主讲净土、禅法和观音学。著有《走进普门》《缘起的相逢》,发表诗歌三十余首,在佛教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昱晨湛空法师开示:通向幸福的三条途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up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