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析《荷塘月色》

分析《荷塘月色》

作者: 唐尼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2-03-16 15:34 被阅读0次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真可谓是一句接着一句,第一句讲“弥望这田田的叶子”,第二句是“叶子出水很高”,第三句是“层层的叶子中间”,环环相扣。

第三句开始讲叶子中间的花,列举“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之后便是对花儿的比喻,将花儿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之后应用了触感和嗅觉,“微风过处”、“缕缕清香”,有用比喻的手法将它们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下一句写“微风过后”的景象,再一次重新提到了”叶子与花”,把“微风过后”“叶子与花”的“颤动”比作“闪电”,“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是结果。

下一句又单写叶子,应用了对比的手法,叶子原本“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在“微风”、“颤动”之后,“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承接关系,逻辑十分严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给人一种紧凑感,正如文章结构一样十分紧凑,让人读起来格外舒服。

下一句写“叶子底下”,拓展了视野,写被叶子遮住的水,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写出了一些看不到的东西、事物背后被遮挡住的东西。“流水”中的一个“流”字把“水”写活了。

最后一句又回归到叶子上,夸了一下叶子,叶子更见风致了,点题,收尾呼应,呼应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整篇看下来,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没有一句废话。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一个“浮”字很有灵性,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天哪,真是怎么才能想到的呀,把叶子和花比喻成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真是太美了,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是那么的不真实。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将有淡云笼罩,不能朗照的满月比作“小睡”,虽然没有看到朗照的满月,但是淡云遮罩的满月又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场景描写,让人觉得身临其境。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巧妙。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写得很优美。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将树比作是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突出了杨柳的特别。

只有些大意罢了”形容远山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与上一句中热闹的蝉和青蛙作对比,表现出作者的失落之情。

第7段写作者由荷花联想到的采莲。兴盛于六朝,是从诗歌里知道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析《荷塘月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up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