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媒体投资理财做自己的理财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作者: 吴毅的金融江湖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23:54 被阅读39次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

    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

    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

    1

    最坏的年代

    中国正面临一个冷热不均,充满矛盾的时期。

    最深切的痛苦莫过于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GDP增长速度掉头向下的情形,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中国经济“L”形底,重点在于躺在地上的那一横。

    宏观总体上的一丁点细微变化,对于产业结构来说可能是翻天覆地。面对人口红利丧失、电商崛起、“去产能,去杠杆”宏观大背景等多重冲击下的传统低端制造业全面陷入泥沼的困境。如果不能熬过寒冬,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话,只能被无情的踢出市场。

    风雨飘摇的传统制造业正在逐渐走向衰落,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当私企倒闭潮开始后,直接的影响是,无数人因为私企倒闭而失业。其中,从农村到城市的务工人员,因为薪水低,很少有在大城市买房的,因此往往会因为没收入而回农村老家。

    无论你是否接受,时代的巨轮都时刻不曾停歇地滚滚向前,无情的碾压过一切传统力量,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如果我们再把镜头调转回到都市中的白领头上时,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头上不知何时笼罩着一层叫做焦虑的乌云。他们在这个时代下越发无奈、被动和迷茫。

    最极端的负面典型是去年的“中兴辞退跳楼事件”、“华为清理35岁以上员工事件”,我当时听得无奈,相信你们很多人与我一样,担心不知类似的事情会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我们不禁也要问,为什么一个拥有技术的工程师就因为中年失业,便选择用跳楼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除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巨大的焦虑外,我觉得,年轻人的焦虑不必中年人少,比如很多父母在焦虑的传染下,使得他们的孩子从小变成了“学霸”。为什么会这样?

    前一个问题我们又要从审视这个时代背景上来寻找答案,过去我们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和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老百姓被动变穷的结果导致。

    若要在一线城市定居,身上不背负几百万债务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其实也就是新闻里经常提到的居民加杠杆的问题,一旦背负很高的债务,又突然断了现金流,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除了房贷,还有医疗和教育两座大山同时压在他的身上。

    后一个问题答案也很简单,是整个社会安全的缺失以及焦虑的情绪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更快的在社会中传播。

    《爱丽丝梦游仙境》书中的红皇后说:我们必须全力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为了赶上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不想被落下,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再上一个阶层,如果从自己身上看不到希望了,那就从娃娃抓起。

    所以在任何时候,特别是觉得岁月静好的时候,都要瞪大眼睛看社会变迁,都要时时刻刻有危机感,要不断地学习成长,要有一身能耐,对过去坚决抛弃,对未来,不给任何被抛弃的机会。

    2

    最好的年代

    有意思的是,传统产业的衰落下行和新兴产业的如火如荼在同一个平行时空下同时演绎着。阿里巴巴用13年实现了曾经沃尔玛用54年才达到的零售额。小米仅用5年就完成营收从0到100亿美元的奇迹。支付、微信等电子支付平台正在引领全社会无现金化的新浪潮,滴滴美团每天承载着数以亿计人口的出行和就餐。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时代。再渺小的个体,也有鱼跃龙门的机会,再阴暗的环境,也能在夹缝中照入微光。不断上演小人物从草根到明星的崛起故事。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又和时代的脉搏捆绑在了一起。

    而这个时代的主流脉搏便是技术革命,这是我观察过去5年TMT行业的一个基本结论。

    近年来,有一个特别明显的趋势,就是全球范围内,传统精英群体,正在迅速丧失话语权。而越来越多的平民大众,开始活跃在一线,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渠道,把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才华,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金钱回报。

    在以前,社会传播渠道集中在各大电视台、出版社、广播手里,他们代表了权威,对于观众来说给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全踏马都是大哥!对于内容端来说,他们拥有信息传播最上层的话语权。普通人要获得认可,获得高回报的唯一路径,就是找个大平台当靠 山,比如读名校,进名企,总之就是各种有名的标签加身。

    普通人要想登台在广大群众面前唱个同仁堂?老铁你洗洗睡吧。

    后来你发现,卧槽!怎么你家隔壁的狗蛋变网红了,尼玛150万粉丝?

    而且周围的人,都不看电视了,不看书了,不听广播了,都在刷那个海草舞。

    只要是某方面有才华的年轻人,或许是幽默搞怪的娱乐精神,又或许是某方面的天赋,甚至只要有颜。在扁平化的信息海洋里,总能获得一部分人的关注。 有了这些关注,就有可能为你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百倍的收入,即全新的个人成长体验。

    没有移动技术导致的互联网往移动端的迁移,就不会有「草根」崛起的机会。也不会有各种网红,各种定制化品牌。不会有papi酱,不会有雪梨,不会吴毅,也不会有喜茶。

    与此同时,我发现许多传统精英的认知还是没有很明显的提升。

    不就是个做直播的嘛

    不就是个网红嘛

    不就是个写公众号的吗

    不就是个小鲜肉吗

    我比这些人高级多了,一群Low逼。

    但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年薪连那些网络、公众号狗、小鲜肉的一个零头都不足。

    这样的人,格局是真真不够啊。

    3

    关于选择

    在2013年的时候,美国一位护士做过这么一个调查。她负责照顾很多临终的病人,她问他们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其中排名第一的回答是:我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

    为了不在人生中留下遗憾,有的时候,我们虽然知道成功的概率不高,但是我们还是得做。

    就像电影《飞越疯人院》中麦克同其他病人打赌自己能到市中心看世界大赛的直播,打赌自己能搬起沉重的水泵砸破窗户逃出去,但是纵使使尽力气,青筋暴起也没能动水泵分毫。最后他说,去他妈的,至少我试过了。

    就是这句:“去他妈的,至少我试过了”。恰恰是整部电影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人们往往不会因为尝试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后悔,但会因为从来没去做过而后悔。这是因为,如果不去做,它隐含了更大的机会成本在里面。

    下面对于做选择,谈谈我的看法,其中很多道理我也是近些时候才想通的。

    1、你要从正确的事情做起,而不是从可接受的事情做起。

    比如假设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你会选择哪个学校?北大还是蓝翔?你会从事什么工作?考公务员,还是做电竞选手,还是创业?这才是你心中真正的选择,而不是看似简单和稳定的那个选择。

    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所说的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2、评估成本和优势

    在找到了你最喜欢的事过后再去考虑成本收益、优势竞争力等问题,而不是把顺序反过来,否则你将经历患得患失的痛苦。

    这里的成本不仅是指直接付出的成本,也包括机会成本。比如你去考公务员,你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失去了一个成为小老板、科学家、明星等的诸多可能性。不仅包括物质和金钱成本,也有可能是时间成本。

    在冒险之前,要确定你做的是一件风险不对称的事情,即下行风险(万一做失败了承担的损失)很小,上行收益很大。就像当年蔡崇信加入什么都没有的阿里巴巴,如果阿里巴巴成功了就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如果阿里巴巴没有做成,他还会回去做自己的投资。

    更重要的是,我不建议你去做一个(有)愣(勇)头(无)青(谋),你得确定你是否具备做这件事必要的知识和实践的沉淀,是否对自己所做的这件事有深刻的理解。不然仅仅是像傻逼一样去坚持也是不行的。你要不断向自己提问。

    3、决定好了,马上开始行动。

    如果一件事已经被你确认为终极目标,是非做不可的,在你自己做好准备之前就开始做这件事情,因为对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准备了。从当下开始,从现在开始,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就拿写作来说,我个人体会是,写作这件事难在开始,其实只要开始写,5分钟之后你就忘记了害怕,也许已经写得停不下来。事实上,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小说家以外,大多数我们熟悉的作家都不是与生俱来就会写作的,最重要的是立刻开始写,日复一日的持续写下去。

    4、学会让巨头为你赋能

    近一年有一个词非常就行——赋能,什么意思呢?

    在过去的很多年,出现了几家互联网巨头企业,他们搭建了各自的平台,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平台当做互联网中的基础设施,就和我们日常见到的水、电、天然气、高速公路是一样一样的。在未来整个创业的思路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要学会利用好这些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挥自己个人的价值。

    比如早年一大批在淘宝上孵化出来的淘平台开始陆续提交IPO,一大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应用(如一条、云集微店、趣头条、拼多多)也成为了独角兽企业,像这样利用好“赋能”一跃而起的项目未来会越来越多。

    4

    我眼中的未来——微信公众号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之前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下一步,离开微信公众号? ”,主要说的是很多大号抱怨道:

    ①掉粉,已经是微信公众号生态中的全行业难题。

    ②一篇爆款10万+的文章所带来的增量粉丝远远小于过往。

    ③流量快速向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迁移

    发生这个情况背后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移动端的渗透率到顶,流量获取的成本越来越贵,整个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博弈的时代。

    难道微信公众号真的已经没有机会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思考下面3个问题。

    1、整个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池到底在哪里?

    2、用户使用时间最长的、打开频次最高的APP是哪个?

    3、抖音、快手、斗鱼等视频平台真的能取代微信公众号吗?

    前面两个问题众所周知,微信作为月活跃用户10亿的超级应用,是可以直接等同于整个互联网的存在,要知道淘宝的月活跃大概为5亿,其中相差的5亿用户到底差在哪里?我想微信作为一款社交属性的应用,一定是触及到了连马云爸爸都触及不到的用户群体,根据梅特卡夫定律,互联网产品的价值等于用户数的平方,这也是未来微信远超其他应用的价值所在。

    短视频这种全新的娱乐模式也是我极为看好的未来,特别是如疯狂生长的抖音,似乎要干掉一切,即使对微信这样的超级应用也产生了威胁感,逼得腾讯只好对其进行封杀。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本就是两个维度的东西(文字和视频),偏要以抢夺用户时间将他们说成天敌也未免言过其实了。

    此外,对腾讯这家公司比较了解的老铁们,不难注意到腾讯2017年年报和四季报显示核心业务(游戏)的下滑引起的市场担忧,同时遭到了大股东Nasper在腾讯上市以来首次减持(就是那个在早年投资了腾讯后一直不闻不问糊里糊涂发了财的南非大鳄MIH)。

    从去年开始力推小程序看来,腾讯对这个问题是早有洞察的,未来仍然会持续的将目光聚焦到微信生态的开发和变现上来,以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未来的12个月里或许会出现一些比较喜闻乐见的版本功能升级。

    所以我一直认为,基于微信生态的这一波机会还远远没有结束,公众号和小程序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据统计,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个,看似竞争激烈,实则经不起检验。

    在过去只要随便会写一些东西,就能轻松获得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粉丝,而现在,这个躺着涨粉的时代即将过去,大浪淘沙的新纪元已经到来,最终真正有才能的人在这个时代才能脱颖而出,因为即便是2000多万个公众号,真正优质的内容仍然非常稀缺。

    吴晓波最新的一本书名字叫《水大鱼大》,我觉得应用在今天最后的话题上正好合适,平台水大了,鱼才会大,新的序幕已悄悄拉开。

    如果喜欢就关注我的公众号吧(myzbyyl)

                                                           金融江湖,不做猎人,便为猎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7d20fe261c86:分享好文章是为了让大家学到知识,好文章值得点赞,也欢迎关注“东宇有话说”,每天也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改变自己如何快速赚钱的思维和项目。

      本文标题: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wb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