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间翻到《围城》,还未读完,但实在是感叹这位国学大师的文采,所以这次,想写些我所了解的钱钟书。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钱钟书是一个沉着冷静,不苟言笑的文人,但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睿智可爱的老人家。高三的那段紧张时间,只要遇到作文,我凡事都写钱钟书,写杨绛,写钱瑗,我对他们的喜爱,不止是文章,还有为人。而这一次,是我时隔八个月后,再次提笔写钱钟书先生的琐事。
说到钱钟书,那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才华,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被推崇者冠以“钱学”,绝不是空穴来风。我认为,比起先天优越的自身条件,他更是凭借后天努力。他海纳百川,博闻强识,无论是清华还是牛津,在校期间,几年如一日的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好像除了读书,他什么事也不干。反复的阅读使他不断获得新知,并添补到笔记本上,到最后,他的笔记成了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天书,夫人杨绛曾在回忆录中写道:“钱钟书在撰著《管锥篇》时,为他整理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功夫,装了几大麻袋。”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大文豪,墨水瓶倒了需要夫人扶,鞋带散了需要夫人系,毕生只将精力放在学习上,没了夫人几乎就成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钱钟书是个“狂傲之人”,当年,他凭借数学不及格,英语特优的成绩被清华破格录取,初入清华,他的疏狂自傲便开始显露,放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毕业后校方让他留校,他却撂话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钱某人的导师”。不仅如此,他对于同辈文人,也不乏臧否。他对胡适派的文学史考证表示不满;嘲讽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称“卖笑成了文人的专职”;对王国维,说一向不喜欢此人的著作;对陈寅恪,说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对张爱玲,很不以为然;对鲁迅,说他的短篇小说写的很好,而最受世人称道的小说《阿Q正传》却被评价为应加以修改。我想,文人中唯一没有被钱钟书批评的,也许只有他的夫人杨绛了。放在当今来看,他毒舌又显摆,似乎有些狂的不讲礼貌,可是他的狂,狂在才气,狂在学识,狂的汪洋恣肆,狂的令人折服。
虽然如此,钱钟书却是个淡泊名利,懂得取舍的人,拒绝,成为了他常做的事。声名大起时,他不是借势想要赚取利益,而是闭门拒客,潜心研究。他辞谢了慕名而来的读者;婉拒了十多家电视台联合为他拍摄名人录;多次谢绝了国外的重金聘请;他拒绝了华中师大为其先父作百年寿诞;拒绝了法国政府授其的勋章;他把《写在人生边上》的稿酬全部捐献;他把电视剧《围城》的稿酬全部捐给国家;他病重时不同意乡亲们为他修建纪念馆;他留下遗言,说不开追悼会…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敬佩和感激。
高中时的同学总是开玩笑,说我是钱钟书的脑残粉,其实我并非是对钱钟书了如指掌,也非读过他的所有文章,于我而言,我对他所有的喜爱,全部来源于书籍资料和老师的指引。作为一名学者,他就像他的名字那样,一生钟情于书,沉醉于文学,他睿智渊博,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一尘不染,有人评价他“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足以表达对他的所有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