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这不由让人想到一个著名的禅宗故事。
是有风吹幡动,一僧认为是风动,一僧认为是幡动。而六祖慧能则认为:“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风吹幡动这一客观事实是不变的,而三人观之,所思所感却又不同。
人生亦是如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幸福还是痛苦,取决于人的感受。
这本由塞利娜·贝洛克所著的《与叔本华一起穿越痛苦》从叔本华的哲学精髓出发,为我们寻求一条幸福之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a79281edb3b4f913.jpg)
一、为何痛苦?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上出现了一个词——人艰不拆。
人生如此艰难,何必互相为难?总觉得幸福都是别人的,而自己的人生总是痛苦,那么,我们究竟为何痛苦?
生老病死,聚散离合,贫贱富有,人生的痛苦莫不源自于此。
但我们总认为这些痛苦,最后都会被克服或者能够解决,于是我们努力生活,拼搏奋斗,完成一个目标,又出现一个新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
而叔本华则认为,痛苦是无解的,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活着这一事实本身,令人痛苦的根本原因是对生命虚无的体验。
我们的生活从来不是“当下的”,而总是在路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74eeab57a31c6322.jpg)
二、幸福的幻觉
你的痛苦又来自哪里?
我们都在追求幸福,却不明白幸福是一种幻觉。
通常情况下,让人觉得幸福的两种方法:一是欲望的满足,二是享受美好的时刻。
然而平静的生活总是可望不可即,强求幸福反而会使我们忧心忡忡,备受折磨,最后甚至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对幸福有一个预设目标,遇到灵魂伴侣、从事光鲜亮丽的职业、拥有舒适的房子、和睦的家庭,每一条目标实现时,我们总能感到幸福,然而短暂的幸福之后,又产生了新的目标,意料中的圆满结局并不持久。
我们为着圆满结局的每一次努力都可能遭遇重重障碍,以致于最后目标实现时已精疲力尽,即便胜利也已厌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73e7f7703d7a1318.jpg)
三、放下
三毒贪嗔痴,简而言之都是痴念和执着。
太过执拗的人,总是更容易钻牛角尖,陷在某一种情绪里,不得解脱。
而叔本华为我们指出了最有效、最令人振奋的疗愈之路——看破。
当我们不再执着,随遇而安,会发现其实这世间还有许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发掘,一时的纠结和漫长的人生比起来,如尘埃一般微不足道。
我们所缺的不过是一个放下的契机,放过自己,不再执着于自我、痛苦、焦虑。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922ffea91805bc6d.jpg)
人生短促,转眼成空。
活在当下,享受现在才是最为明智的。过去已已、未来未来。
无法改变的不用去想,还未发生的何必去想?
过好每一个当下,做好手头每一件应做之事,结局自会到来。
追随着叔本华的脚步,穿越痛苦,放下执着,才是幸福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