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05

2019-03-05

作者: 心有阳光_cbec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23:12 被阅读0次

《<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文本类型:积累型文本

授课学生: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辛锐中学初一五班

第一部分  查找资料  积累知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论语>十二章》。老师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首先来学习它,大家猜想一下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建议大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文章的课下注释,从《论语》、孔子、儒家思想等角度来思考,并以下面的句式说话。

【投影展示】

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学习这一课是让我们了解这一本古代经典。

师:那你还了解有关《论语》的哪些知识?

生:《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师:你预习得相当好。

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论语》之中包含许多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师让我们学习这课就是要让我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师:还有——

生:学习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习这一课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孔子的思想。

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孔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我记得看过鲁迅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古代的小孩子上学的时候都要先拜一下孔子,我觉得我们首先学习这节课也是拜拜孔子。

(众生笑)

师:是的,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在本册课本中还要学习到。你觉得我们首先学习这篇文章是向孔子致敬?

生:是的。

师:很好的想法。其他同学还可以说说吗?

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儒家思想对我们影响很大,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更好地了解一下儒家思想。

师:大家对儒家思想还有怎样的了解?

生:儒家思想主张施行仁政。

生:中庸思想应该也是一种儒家思想。

师:是的,中庸思想对我们民族的性格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生:我在课外书上看到日本、韩国首儒家思想影响也比较大。连外国人都学习儒家思想,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它。

师:阅读课外书能增加我们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刚才,大家对为什么先学习《<论语>十二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随着我们的学习,大家一定解开这个迷。

 

第二部分  品读虚词  积累语感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读出文言文特有的味道,这主要是一些同学并没有感悟到“之乎者也”这些词语的神韵。

【投影展示】

师:这些带“乎”的语句呈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后面都有有一个“?”

师:你从“?”中能读出什么?

生:他们都表示疑问的语气。

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两组句子,比较一下这两组句子在朗读时语气是否相同。

生朗读。

生:我觉得应该是不同的,第一组这句子是反问的语气,应该读出一种自豪感。第二组句子是设问的语气,应该读出一种思考的感觉。

师:你的语感真得很棒。那两组句子在朗读的语调和语速方面有没有区别?

生:我觉得第一组句子应该以降调来读,并且要读得舒缓一些;第二组句子应该以升调来读,读得稍快一点。

师:所以,文中的“乎”,我们要“一分为二”地读。

生齐读。

【投影展示】

始终如一的“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以上三个句子,着重体会“矣”字的语气。

生自由朗读。

师:读了以上三个句子,大家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从这三个句子中都感受到一种成功感、幸福感。

众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师:真是一个具有“幸福感”的“矣”啊!那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幸福感”?

生:在朗读时,“矣”可以延长一下。

师:那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读,“矣”字读音延长。

师:这位同学做了很好的示范,同学们再来朗读感受一下。

生自由读。

【投影展示】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个最善变的词语“而”,大家认真读一下上面的四句话,说一说应该怎样来读。

生:我觉得“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应该读的重一点,因为它后面所要表达的意思跟前文的意思是相反的。“温故而知新”中的“而”应该读的快一点。

生:“博学而笃志”中的“而”读的语速可以适中。

师:说的很好。“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要重读、慢读;“温故而知新”表示顺承关系,语速自然要快一些;“博学而笃志”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语速适中最好。

生:“曲肱而枕之”中的“而”也应该读慢一点。

师:是的,它呈现的是一种睡觉的状态,建议还是读慢一点。

师:同学们,“之乎者也”的背后往往是作者的表情与情感,读好这些词语,我们才能读出文言应该有的味道。我们才能读懂作者,读懂文章。请大家根据我们上面的学习,再来朗读课文。

生朗读。

第三部分 感知内容  积累警句

师:《论语》中的许多句子,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警醒或者激励的作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句,送给自己或者同学、朋友,并说明理由。大家可以以这样的形式来表达。

【投影展示】

生:我想把“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句子送给自己,希望自己每天也可以从多方面反思自己。

师: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生:我也想把“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句子送给自己,希望自己能真诚地与朋友交往,也希望自己能够每天反思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师:你说出了这几句话对你的具体的启示,希望你在生活中能够做到。

生:我想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句子送给自己,希望自己在学习中把学习和思考能够结合起来。

生:我想把“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个句子送给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坚定志向,广博地学习,仔细地思考。

师:看来《论语》中的句子真得触动了大家,但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用学习到的句子去激励或者规劝自己的朋友、亲人,甚至是陌生人。

生:我想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送给我的朋友王嘉琪同学,希望他在学习中能注重复习。

生:我想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句子送给我们班级的所有同学,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我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大家看一下这句话的注释。

学生读注释。

师:以前的课文将这句话注释为:时间就像这河水,不分白天晚上奔流而去。现在课下的注释变了,变为:逝去的一切就像这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所以,老师想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时间、友情、亲情……

生:我想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句子送给赵俊杰同学,希望他做一个有志向的人。

生:我想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句子送给王国豪同学,希望他能学习身边的人的长处,做一个谦虚的人。

生:我想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送给商人们,希望他们能守住自己的良心,不发不义之财。

师:我提议为这位同学的发言鼓掌。

生鼓掌。

师:同学们可以分析一下,大家对自己或者朋友的提醒或者激励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生:学习。

师:另一方面是……

生:品德修养。

师:《<论语>十二章》主要选取了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一些句子,希望大家不仅记住它们,而且要能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实践它们。

第四部分 提炼短语  集萃聚华

师:《论语》不仅富含哲思,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而且它的语言也非常的精炼。今天,人们经常从中提炼一下四字短语来使用。例如:

三十而立、不亦乐乎、择善而从、温故知新等。

下面同学们也尝试着从《<论语>十二章》提炼这样的四字短语。大家大胆提炼,这些四字短语不一定非要是成语。

【投影展示】

师:哪位同学有所发现,就可以将提炼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众生踊跃到黑板上书写自己提炼的词语。

师:好,我们看一下大家提炼了哪些词语。

黑板呈现: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从心所欲

温故知新  可为师矣    不堪其忧  不改其乐

曲肱而枕  乐在其中    择善而从  不善而改

有朋远来  不亦乐乎    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

师:这些词语凝练、精粹,很多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说话和写作中大胆使用这类词语,相信这定会让大家的语言增色不少。

第五部分  勾连原著  汇沙成塔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论语>十二章》的许多内容,我们在《论语》这本书中都能找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也就是说可以找到他们的精神血亲。

请大家看PPT上内容,将两组句子中表达的思想相同或者相近的句子连在一起。

【投影展示】

学生连线。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连的对不对?

【投影展示】

生:对。

师:原因还需要解释吗?

生(齐):不需要。

师:同学们,《论语》这本书中还有许多的对我们学习和修身具有指导意义的句子,希望大家在课下能够去阅读此书,感悟我们先哲的伟大智慧和人格魅力。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老师将《<论语>十二章》作为我们踏入初中的第一课了吧。

  生点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走进《论语》的世界。下课。

阅读 640 好看6

写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zauqtx.html